周柯宁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美国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病理学会公布 2013 版宫颈癌筛查

发表者:周柯宁 人已读

美国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病理学会 (ASCCP) 近日公布宫颈癌筛查和癌前病变管理共识指南。指南的制定和完善得益于医生和其他同仁为改善临床技能和患者预后而做出的孜孜不倦的努力,得益于为降低生殖道功能紊乱等疾病而做出的持之以恒的研究、预防、诊断、和管理等各方面的进步。针对以下常见问题,ASCCP 给出了回答,告诉医生该指南将对目前的临床实践产生怎样的影响。指南全文见www.ASCCP.org/Consensus2012

为什么现在更新指南?

2012 年发布的针对 30 至 64 岁女性的宫颈癌筛查指南指出人类乳头状病毒 (HPV) 检查及细胞学检查双管齐下是可行的方法。目前,双管齐下的检查方法遭遇了挑战,一些检查结果自相矛盾(如,HPV 检查呈现阳性,帕氏检查呈现阴性[HPV+/Pap-],或者 HPV 检查呈现阴性而细胞学检查显示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 [HPV- /HSIL])。指南制定者需要就出现矛盾结果的情境中如何处理给出答案。

超过 100 万就诊于 Kaiser Permanente Northern California (KPNC) 的女性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初癌(宫颈上皮内瘤 [CIN] 3+)在经过不同的筛查异常后风险随时间增加。风险相似的女性应予以相似的管理。

ASCCP 指南指出,对于细胞学检查报告对于“证据不充分或错失了子宫颈内或转化区域部位”的女性患者的管理不可能得出一致的共识。新研究显示已存在异常的危险程度比以往认为的小,并为 HPV 检查的应用提供了指南。

不同推荐青少年进行筛查。数据分析显示 21 至 24 岁的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低,但 HPV 暴露及 HPV 相关损伤却处于高风险。

HPV 分型检查是可行的。这种检查虽并不必需,医生选择予以检查时需要基于指南,并清楚何时检查,如何检查,及检查结果会怎样影响患者管理。

指南是如何更新的

指南的更新是基于一般文献综述和证据加权以及利用 KPNC 的观察数据对不同的管理策略进行风险评估。

ASCCP 召集了一个指导委员会并从国家专家组织,政策机构,以及咨询机构邀请代表参与指南修订。

先制定指南草稿,在线发布征集公共意见,如必要则作相应修饰,最后在马里兰州 Bethesda 共识会议上讨论。

指南所有条款均由 66% 以上的委员投票赞成通过。

如何获得新版指南?

访问www.ASCCP.org/Consensus2012

相关解读文章参见www.jlgtd.comandwww.greenjournal.org

指南撷英:

(1)宫颈癌筛查应从 21 岁开始,年龄<21 岁的女性不应行巴氏试验或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

(2)年龄在 21~29 岁之间的女性应每 3 年做一次巴氏试验;该年龄段女性不应进行 HPV 检测,除非巴氏试验检查异常者。

(3)年龄在 30~65 岁的女性应每 5 年行巴氏试验加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称为“联合测试”)。这是首选的,也可每 3 年行一次单纯巴氏试验。

(4)年龄>65 岁、定期巴氏试验结果正常的女性,不需行宫颈癌筛查。一旦停止筛查,不应再次进行。有严重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女性在确诊后,即使持续筛查时>65 岁,也需至少测试 20 年。

(5)行子宫切除术但切除原因与宫颈癌无关的女性,没有宫颈癌或严重癌前病变的女性不应进行筛查。

(6)已接种抗人类乳头状病毒疫苗的女性也遵循针对所属年龄组的筛查建议。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