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雁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无痛人流的药物学及进展

发表者:蔡雁 人已读

一、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是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根据妊娠子宫大小及其他因素,一般采用吸宫术、钳刮术、水囊引产及子宫切开取胎术。妊娠6-8周多应用负压吸引法,10-14周可用钳刮术。
二、人工流产对病人生理的影响
支配子宫的内脏神经主要来自T10—12,Ll-2交感神经支及S2-4副交感神经主要分布于子宫颈,并在宫颈旁内口形成宫颈旁神经丛。在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传出纤维中同时会有传入的感觉神经纤维,感觉神经末梢在宫颈口内尤其丰富,术中扩张颈口和吸刮子宫壁时均会产生较强烈痛感,同时因交感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反射影响病人血压和心率,严重时出现人流综合症。病人表现心率过缓,心率不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头昏、胸闷恶心呕吐、身出冷汗,甚至可出现抽搐、昏迷。
三、人工流产镇痛术
人工流产手术简单,需时短暂,吸宫术顺利时3-5分钟即可结束操作。但术中扩张子宫颈和刮吸子宫内膜时可使病人感到极度疼痛和不适,强烈性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心率、血压变化。虽然多数症状于病人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但对原有心肺疾患病人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如何采用适当方法使孕妇在安静、平稳、无痛的状态下平安完成手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近年来以受到普通关注,镇痛的方法也日臻完善。
人工流产镇痛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全身用药:通过口服、肌肉或静脉注射镇静镇痛药物可以缓解受术者的精神紧张, 提高痛阈,减轻人流不良反应。?
2.局部麻醉:人工流产可应用表面麻醉或宫颈旁组滞麻醉。?
3.硬膜外组滞:麻醉平面足够手术需要,能完全消除术中疼痛,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但因操作技术要求高,有发生并发症的危险,而且麻醉恢复时间长,不适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手术,一般仅适用于住院条件下的特殊病例。?
4.全麻:由于手术特点,以全麻方式提供人流镇痛要求选用起效快、苏醒快、镇痛效 果好、醒后无不良后遗作用的麻醉药物。?
下面重点介绍几种药物的药理作用:?
氧化亚氮:
又名笑气为无色具有甜味无刺激性气体。是不爆炸、不燃烧的气体麻醉剂,但有 助燃性质。诱导和苏醒迅速平稳,单独使用常造成缺氧意外。
(一)、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可很快被抑制,镇痛效应明显,嗅觉减弱。对皮下中枢有有所影响,延髓中枢不受抑制,呼吸量有些增加,但咽喉的应激性减低,咳嗽反射受抑制,呕吐中枢不一定受影响,但呕吐几反流常因缺氧而易出现。麻醉作用极弱,不能单独用来做全麻,临床上常规需和氧合用,吸入30-50%笑气有镇痛作用,吸入80%以上方有麻醉作用。笑气有升高 颅内压的作用,对脑肿瘤病人吸入60%笑气时平均颅内压可升高3.6Kpa(26.7mmHg)。
(二)、循环系统
对心肌无直接抑制作用,对冠状血管张力没有直接影响,不改变冠状血管血流量。对心率、心排血量、血压、静脉压,周围阻力和全身血量均无影响。但往往受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或高氧血症所影响,静脉有扩张,使皮肤温暖,穿刺容易。
(三)、呼吸系统
对呼吸道无刺激性,亦不引起呼吸抑制,可降低喉和气管的应激性,很少发生喉痉挛,粘膜分泌也少。但术前用镇痛药的病人硫喷妥钠诱导时产生呼吸抑制,再吸笑气时增强呼吸的抑制作用。
(四)、笑气的肌松作用差,对消化道的张力几活动度无影响,对肝肾功能及代谢的影响小,但对造 血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有抑制作用,长时间吸入氧化亚氮,能抑制骨髓内颗粒细胞增生,并有动物致畸的报道。?
氯胺酮:
是一种非巴比妥类速效静脉全麻药,根据它的表现,有人称此为“分离麻醉”,意思是一种完全无痛,同时伴有浅睡眠的状态,诱导时病人对周围的环境改变不再敏感,意识和感觉分离,镇痛和遗忘显著,肌松不佳,和传统的全麻不同。?
(一)、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地作用于中枢系统,主要抑制丘脑一新皮层系统和大脑的联络径路,对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影响较轻,全麻过程中一般都出现有倔强或僵木状态,表现为不动,体位反射消失,骨骼肌张力增加,其时即使四肢的运动和感觉已经消失,肌张力仍有增无减,全麻转浅时,意识清醒,出现睁眼,凝视和眼球震颤等,但无痛或遗忘仍可持续30分钟左右,苏醒时可出现谵忘、兴奋、幻觉或多梦等。
(二)、心血管系统:氯胺酮是唯一具有中枢性兴奋心血管的静脉麻醉药,促使血浆中儿茶酚胺升高,但对心肌局部起着负性变力作用,所以对危重衰弱病人可能出现心血管抑制效应。多数病员有暂时性血压升高,一般在原有基础上再升高20-30%,历时约5-15分钟,同时还伴有一定程度的心率增快。再次给药,心血管方面的改变不及第一次那样显著,同时还拮抗心率失常,氯胺酮引起心血管反应,可具有a-受体阻断性能的药,如氯丙嗪等予以控制。血压高和心率快,一般认为是由于兴奋了血管收缩中枢,于是压力感受器的敏感度改变,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内儿茶酚胺增高所致,与病种和注药速度等无关,氯胺酮麻醉中极少发生心血管方面的意外,现以证实,氯胺酮对心肌有抑制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及左室功能下降,但在个别病员偶有血压下降和心率过缓的表现。
(三)、呼吸系统:绝大多数病员呼吸不难维持正常,偶有通气量微增的。大量快速静注或肌注,可引起暂时性呼吸减慢,潮气量低,甚至发生一过性呼吸暂停,多在3分钟内恢复。尤其是麻醉前用了阿片类药,发生的机会更多。氯胺酮对咽喉反射的抑制极轻微,全麻中除非喉头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才发生喉痉挛;如需做气管插管,还得借助于其他用药。该药能明显降低气道阻力,扩张支气管,并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引起支气管收缩作用,因此有人提出氯胺酮是支气管哮喘病人的理想药物。?
(四)、其他:氯胺酮全麻中分泌物增加,肠胃扰乱多,颠茄类药物能预防麻醉后恶心和呕吐,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该药可引起血糖轻度升高。氯胺酮能促使颅内压和眼内压升高,用于神经外科和眼科有一定的限制。?
(五)、毒性和副作用:氯胺酮的毒性低,半数致死量要比临床用量大5-10倍,全身毒性反应很少见,但反复肌注可引起局部疼痛。氯胺酮的副作用,除了对一过性的心血管系统反应外,最突出的是在苏醒过程中,因对脑神经还有短时间的残余神经兴奋现象,成人约有5%出现噩梦、幻觉、谵妄、兴奋或躁动,一般仅维持数分钟,多至一小时,不超过数小时。给予小量的安定或速效巴比妥类药,即可有显著改善,但有个别病员,反复噩梦可达6周之久。小儿的发生率比成人低,此外,还有极少数病员,注药时出现皮疹,广泛的或孤立的红斑,数分钟后自行消退。也有个别失明的报道,但都可在短期内恢复。
(六)、吸收:分布和排泄,氯胺酮在体内的经历还不很清楚。氯胺酮静注很快分布到脑和全身各组织器官,主要在肝内分解代谢,大剂量的氯胺酮的使用可改变肝功能,对肾功能无影响。
乙咪酯:又名依托咪酯?
(一)、中枢神经系统?
乙咪酯确切作用部位和机制不清楚。静注后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是白蛋白迅速渗入脑组织,乙咪酯起效性,起效时间与硫喷妥钠类似,病人可在一次臂-脑循环时间内迅速入睡,其作用强度4倍于戊炔巴比妥钠,12倍于硫喷妥钠。乙咪酯仅能催眠,无镇痛作用,但有加强其他麻醉药镇痛的作用。该药对缺氧引起的脑损害有保护作用,并可制止由于脑缺氧引起的抽搐。?
麻醉后的脑电图波与硫喷妥钠相似。睡眠开始时常伴有兴奋作用,脑血流减少,颅内压降低,颅脑外科手术可选此药。?
(二)、 心血管系统?
此药对心血管的毒性很低,影响很小,麻醉过程中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变化,静脉注射0.3mg/kg,可使动脉压轻度下降,末梢阻力稍减少,心排血量和心脏指数稍增加,心率略减慢,最大的效应发生在注药3分钟时。心血管稳定是乙咪酯的突出优点之一。剂量增大时,心率可加快,但未见心率失常。麻醉时对心房肌功能和传导系统无抑制作用。心肌耗氧量增高的主要指标,一般认为是心率加快。乙咪酯麻醉时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可以使左心室的耗氧量降低。对冠状血管有轻度扩张作用,使其阻力减少,血流增加,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收缩力一般无明显改变,这对心肌氧供或血供受损的病人有利,与此相比,氯胺酮、硫喷妥钠麻醉时对心肌耗氧量依次提高78%、55%。乙咪酯麻醉时冠状血流量增加19%,同时冠状血管阻力减低19%,故冠状动脉灌注压保持稳定。对不能借助冠状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仍能增加心肌血供者这点很重要。
(三)、呼吸系统
静脉注射乙咪酯诱导后,大多数病人先呈过度换气,持续时间很短,然后转为平稳,故一般认为对呼吸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可能出现咳嗽和呃逆,在较大剂量或注射速度过快时,偶有呼吸暂停;个别长达45秒钟,但亦有报告用一般剂量后呼吸暂停发生率高达30%,平均持续30秒,由于紧接注射肌松药,以便气管内插管,无临床意义。必要时用手压胸臂法人工呼吸数次,可用呼吸囊辅助呼吸,便可使自主呼吸迅速恢复。
(四)、肝肾功能?
在小手术,平均剂量1.2mg/kg的条件下,手术后直至第13-15天未发现肝功能试验有异常改变。对肾功能的研究报告不多,但肾灌注量并不减少。?
(五)、肾上腺皮质功能
乙咪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一定的抑制:这一点已引起注意.一般认为单次注射或短时间应用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并无明显影响。但长时间给药,例如在ICU病房内镇静,脑外伤病人降低颅内压,或神经外科手术中及手术后应用,由于乙咪酯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死亡率可能增加。推论认为此药对肾上腺皮质内类固醇的合成有直接作用,实验证明它是一种较甲吡丙酮更强的类固醇合成抑制剂。临床研究也显示静滴乙咪酯后血浆皮质醇,包括醛固酮均减少,而用硫喷妥钠者增加,且明显高于乙咪酯麻醉的病人。此外,乙咪酯也可抑制催乳素的产生,此激素在外科手术后和在应激反应时升高。提示乙咪酯麻醉的病人应激能力下降,因为血浆醛固酮水平也降低,故认为乙咪酯主要是抑制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合成的早期阶段。
(六)、过敏反应?
一般认为乙咪酯与其他静脉麻醉药不同,并不释放能导

本文是蔡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