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驰
副主任医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
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成功个案
2884人已读
陈XX青年男性,因尿毒症于我院维持透析治疗。为了更好、更方便的透析治疗,患者2+月前行左侧动静脉内瘘术。1月后,患者开始使用该瘘口进行透析治疗。开始使用时,效果良好,血流通畅,血压足够。但是,随着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发现瘘口血流缓慢,经常出现血流不畅导致透析终止的情况。因为长期不能有效、规范的透析治疗,患者的身体情况每况愈下。所以,患者不得不再次接受深静脉置管,然后透析治疗。但是该种办法,并不是长久之计。深静脉置管不能长期使用,需定时更换,且容易出现感染导致不良后果。这种办法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随之患者开始自暴自弃,放弃治疗。
患者的父亲多方打听找到我科,万分悲痛的告诉了我们这种情况。希望我们能有办法帮助他的儿子。我们决定给患者进行再次造瘘手术。但是患者入院后,我们行血管彩超发现:“左侧桡动脉与头静脉瘘口通畅、头静脉近心端血栓形成”。这种情况,再次实施造瘘手术可能行小,且远期效果仍然不佳。故我们决定为患者实施“造瘘口造影+球囊扩张术”,重新开通血管,让患者原有的瘘口能够再次使用。
术后患者瘘口通畅,现已经可以再次使用,且透析效果良好,患者又重新建立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编后语:该项技术在国外已广泛采用,甚至在多数发达国家均常规为透析患者定期治疗,国内实施该项技术的医院较少,我科系四川省首家使用该技术的医院,目前已开展多例手术,并获得较好的疗效。
本文是崔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