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劲源性头痛的概述鉴别

发表者:何海峰 人已读

头痛是临床疼痛科诊疗时遇到的常见病,其病因很多,其中有一类头痛伴有颈部压痛,而且与颈神经受刺激有关,发生率颇高,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头痛的持续时间长,治疗较为困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此种头痛在以往曾被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耳神经痛”等。以往认为此种头痛是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因而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非甾类抗炎药物、头部针灸、理疗、按摩、头部痛点注射和头部神经干阻滞(包括枕大神经或耳大神经阻滞)。但有相当数量患者的病情并不好转或治疗效果不持久。形成“患者头痛,医生也头痛”的局面。这一临床现状推动着对此类头痛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在1983年Sjaastad首次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后,迅速得到多学科专家的重视。在1990年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颁布了关于颈源性头痛的分类标准,目前颈源性头痛已经在临床上广泛被人们所接受。

近年来对颈神经解剖及其末梢的中枢传入机制的研究,以及对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发非菌性神经根炎的机制取得的研究进展,不断加深了对颈源性头痛发生机制的认识,并指导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改进。1995年Bogduk 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他认为颈源性头痛也可称为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近来亦有学者将颈源性头痛称为高位神经根性颈椎病。

本文是何海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