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热惊厥(热性惊厥)与癫痫的关系
概念:
年龄大于1个月的患儿出现的与热性疾病相关的惊厥,排除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电介质紊乱及代谢性疾病。热性疾病是指患者的体温高于38.4度。
发病率:
热性惊厥(februke seuzurs,FS)为小儿常见病,我国儿童的发病率为3.9%,男性略高于女性。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6个月-3岁,高峰年龄为18个月。7岁以后常不发热。
部分患儿具有高危性
1.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热性惊厥史
2. 新生儿时期监护超过30天
3.发育迟缓
4.正在观察治疗的患儿
复发:
第一次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将有1/3的会再次发作,10%以上的有3次或更多的发作。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热性惊厥家族史,首次发作年龄小于18个月,以及发作时体温的高度。
与癫痫的关系:
研究资料显示:2%-10%的热性惊厥患儿继发为癫痫。另外,15%的癫痫患者(儿童和成人)有热性惊厥病史。近年的研究发现热性惊厥在导致海马硬化和成年颞叶癫痫的发病机制中有病因意义。40%的难治性颞叶癫痫的成年人中,在幼年时有过多次热性惊厥史,热性惊厥后颞叶癫痫的发生率大约为25%,颞叶内侧癫痫伴海马硬化的发生率为32%-67%,这些数据均提示,延长的热性惊厥与颞叶癫痫的发生有很大的关联性。海马是脑中对缺氧最敏感的组织,惊厥可导致海马缺血缺氧性改变,神经元坏死,胶质增生,导致海马硬化,萎缩,成为癫叶癫痫的病因。
治疗:
大多数的热性惊厥发作短暂,数分钟内停止,不需要应用药物治疗。但对持续时间长的或正在发作中的惊厥,应立即给予处理。热性惊厥和惊厥伴发热是不同的概念,诊断时必须排除颅内感染。需腰穿CFS检查鉴别。
本文是赵永青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