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承勇 三甲
刘承勇 主任医师
南医三院 神经外科

大雪纷飞季节,注意防止脑中风

3533人已读
2009年12月世界各国元首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大会,正当他们为了全球气候变暖而减少碳排量而争得面红耳赤,很难达成协议之时,一场百年不遇的寒流袭卷了欧洲各国,人们不禁要问:“全球气候是变暖了,还是变冷了?”。同样,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遭受多次寒流的袭击,给人们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给人们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正值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大雪纷飞、冰天雪地之际,某些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寒冷的冬季,与寒冷有关病其发病率占该季节总发病率的71%左右。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地区,受寒冷季节气候的影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患者人数比其他季节多出3倍-5倍,其中,脑血管疾病约占神经系统疾病的80%~90%,而脑出血则占脑血管疾病的20%~30%。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以及复发率高等特点。脑血管病75%的存活病人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后遗。目前,脑血管病被认为是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
最近,记者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了解到,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有脑出血的,有脑梗塞的,有大脑半球的出血,也有脑干出血,轻者头痛和头晕,重者偏瘫、失语,脑疝和死亡。为什么天气越寒冷,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呢?
首先,由于气温降低和气压升高,可以导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失调,人体内为了应激反应,过度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反馈性地引起毛细血管的舒缩反射异常,毛细血管的阻力加大。这对于原有的循环系统的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原发性高血压等等都是极为不利的。天气寒冷亦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毛细血管亦可能发生硬化,甚至造成小动脉持续痉挛,突然血压升高,或者血流速度减慢,都会造成脑血管的破裂出血,或者梗塞而引起脑中风,这就是天气寒冷时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的主要原因。
其次,高血压病是脑出血的重要病因,病人一旦情绪激动和各种压力过大,就会出现血压急剧升高,超过了脑血管壁所能承受的压力时,血管极易破裂出血,形成脑内大小不同的出血灶,严重者发生基底节区大量脑出血,发生脑疝而死亡。其中中老年男性,工作应酬多,生活压力大,男性患者发病较多,并且多在活动、劳动以及暴冷时发病,少数可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生。
再者,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一些变化。由于冬季气温较低,二十四小时内温差变化较大,昼短夜长,人们的生活方式亦会随之发生改变;睡眠时间延长,膳食中荤腥油腻食品的比例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超额“摄入”,明显大于“支出”,使得体重逐渐增加,血液中的血脂含量逐渐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体对于过度寒冷的刺激不能适应,则可以导致冷热平衡系统的机能发生障碍,皮肤的冷热感受器将冷刺激传给下丘脑,下丘脑又支配脑垂体引起机体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而在此基础上可以引起一系列疾病。
专家提醒:寒冷的冬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对于原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和血管病的病人,要做好预防工作。在冬天,人们应当注意防寒保暖、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合理饮食,少吃油腻食物,保持生活的规律性。此外,还要记得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防止过度疲劳。脑血管疾病的 “防”远重于“治”,做好脑血管病预防才是与这种疾病斗争的最好手段。
同时,专家还特别提醒对于高血压病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控制好血压,并避免过度饱餐、剧烈活动、过度用力排便等可能诱发血压升高的因素。如果出现剧烈的后侧头痛或项部痛、一侧肢体运动感觉障碍、眩晕或晕厥、鼻出血、视物模糊等可能是脑出血前兆,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患者一旦发生脑溢血后,家属应进行规范的家庭紧急救护,及时打“120”急救电话,使用脑出血的病人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
来源:http://www.brain123.com/news_view.asp?id=196&cid=17&scid=32
刘承勇
刘承勇 主任医师
南医三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