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网络看病靠谱吗?--兼论如何在网络咨询医生

发表者:沈凌 人已读

沈凌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它对人类生活正在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无从回避当然也无须回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以好大夫网站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正是适应了这一潮流,架起了连接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但是网络看病这个话题仍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有的人为之叫好,有的人却充满怀疑,当然诚如好大夫网站所言“好大夫提供的是以医患沟通平台,医生使用这个平台为患者提供基于病情的建议,而非诊疗。”目前网络看病还充满许多不可靠和不确定性,但是却又是充满着希望和有无限提升空间的领域。
网络看病靠谱吗?让我们先相像一下,你觉得通过网络做手术靠谱吗?什么?手术通过网络?不是开玩笑吧?的确如果是几年前我也不敢相像,但是互联网的技术已经开始发展到了这个阶段,甚至在中国也有顶级医院开始尝试了。在美国有一种手术系统叫“达芬奇”,医生并不是站在手术台上,而是坐在下面的凳子上,通过视频操纵机器来手术。同时今年年初的《周一清晨》有一集中美国本土的外科医生也通过网络视频指导战地的卫生员对伤员进行手术治疗。这相信这一切也终将会在中国大地上发生。
好了,如果手术都能在网络上进行,那么我们日常的诊疗呢?想要了解我们能否通过网络来看病,那么首先要了解我们医生日常是如何看病的?或者说如何进行临床分析的?首先我们的临床经验都来自于具体的接触病人,如问病史、查体,然后开出各种化验单和影像检查单。就是这些看似寻常的日常工作却可以在不同的医生中有很大的差别。就举个病史吧,我每周查房两次,结果发现每次都有很多病人的病史我问出来的和下级医生问出来的有很大出入,同样病人的表述由于不同医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的理解不同,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诊断和判断。既然同行之间都有如此大的差距,更不要提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且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患者了。很多患者在提供病史的时候非常简略,他不知道要如何表述,比如有人跟我说呼吸困难,我需要了解的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时间有多久,什么情况下出现,什么情况又能缓解,有没有逐渐加重的过程;这些信息基本上是要不断地询问中才能知道。
至于查体,即使是同行,每个人查体的习惯和标准流程掌握程度不一,熟练程度也有差别,甚至于有不少同行都会省略掉一些体检流程。而说实话我个人认为一个疾病70~80%的信息是在病史和查体中的,也就是如果你认真询问病史并结合查体,你基本上会有大概明确的方向,这在我一系列《临床要重视基本功》中有提到,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而这一块是病人无法提供给你的,也是网络看病最致命的弱点,所以我有不少病人都是要通过网站和我联系后约好时间要亲自见面查体的。
当然后面的化验结果也很重要,很多化验结果不要说病人了,就是医生如果对化验结果的意义不是太了解的话也很容易忽略,这在我的一篇《如何看化验单——血嗜酸细胞的意义》一文中就提到,而最近我又遇到反复咳嗽气急而嗜酸细胞增多的病人,前一位医生都没跟他说也没让他进一步检查,而通过肺功能检查后证实他是哮喘。所以如果你要咨询医生的话,就不要说都好,最好的方式是拍下来给医生看,让医生来判断。
最后是影像学图片,对于呼吸科医生来讲这真的很重要,不要只拍一个结果给我看,我就跟你实说吧,那报告结果我只拿来参考,没有太大意义。为什么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如果你没见过我,又想通过别人那里了解我的模样,怎么办?让对方说一下样貌,戴个金丝眼镜,长着寸头、国字脸,小眼睛。可能不同的人会画出不同的样子出来。或者换个方式直接拿张相片一看,留在你们脑海中的我想就会比较一致。正是如此同样的CT片让不同的影像科医生和呼吸科医生读出的结果肯定会有偏差,这在我们日常的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何况病患呢?所以拍张清晰的图片传上来比花时间打字描述更有意义,记住要一张张拍,不要遗漏。除非你是学医的也懂得看片,不过这可能性实在太小。
前面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我就能在网络上给你看病了,诊疗过程远远没那么简单,我只是提供一些建议,如果你觉得不惜万里要找我看病,我当然会尽力为您服务,只不过这样的代价更能太大。更重要的是希望与同行们互相交流,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网络看病靠不靠谱,你说呢?

本文是沈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