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崇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发表者:王宝崇 人已读

本症又称为头顶部穿掘性蜂窝组织炎,是一种少见的头皮慢性化脓性皮肤病

【病因及发病机理】

脓液中可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双球菌等,常与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并发。目前认为此病可能是一种和感染有关的免疫反应所致局部组织的破坏。

【临床表现】

好发于成年男性头部,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发展为脓肿、结节、肿块,有时多个脓肿互相连接,脓腔贯通。病损处毛发脱落。易发生于头项及枕后部,严重时可布满头皮各处。病程缓慢,反复出现新的皮损,愈后留有疤痕。

【病理变化】

初起为毛囊周围炎,并形成脓肿,并可形成窦道,有较多肉芽组织增生,肉芽肿形成。愈合区内可见广泛的纤维化。

【治疗】

1.系统治疗

(1)系统给予抗生素,可与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合并使用。

(2)13-顺维A酸0.5~1mg/kg/d,一般6周后头皮脓肿缩小,12周后治愈,对复发者可再次用药。也有报道连续用药9~11月可痊愈。

(3)自家疫苗及多价菌苗可以增强抗菌能力。

2.局部治疗:

(1)对有波动的脓肿切开排脓,脓肿间窦道也要切开,且需用石炭酸烧灼窦道的内壁组织。

(2)局部也可涂布抗生素软膏。紫外线局部照射可促进病情恢复,X线脱发后涂搽杀菌药,并对脓肿切开引流被认为是较好的疗法。

(3)曲安奈德+庆大霉素皮损内注射。

本文是王宝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