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发表者:刘建惠 人已读
内生软骨瘤为手部短管状骨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发病年龄在儿童期多见,但相当一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年龄较大时才发现,部分患者在出现无痛性肿胀或发生病理性骨折后才就诊治疗,可单发或多发。作者自2004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手部内生软骨瘤5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本组共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0岁,平均32岁。单发46例,多发10例。单纯发生于指骨者36例,单纯发生于掌骨者10例,同时累及掌、指骨者10例。就诊原因:其中46例因患处肿大畸形就诊,10例因外伤致病理性骨折后出现疼痛而就诊。
二、 方法
本组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刮除、同种深低温冷冻骨植骨,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内生软骨瘤。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气囊止血带,手术入路应选择在X线片上显示骨皮质薄的一侧进入,或选择在骨皮质不连续的一侧,以减轻对骨支架的破坏[1]。掌骨取背侧切口,指骨取尺侧或桡侧纵切口进入,注意保护肌腱及血管神经,暴露肿瘤骨。如畸形不明显的,术中纵行凿开骨皮质形成骨窗,用大小不同刮匙、从多个角度反复搔刮瘤腔干净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用95%酒精灭活瘤腔30分钟,注意保护好周围软组织。术中X线透视,观肿瘤刮除彻底,将制备好的同种冷冻骨骨条填入瘤腔,尽量填满填实瘤腔,将原来开窗处骨片放回原处,缝合骨膜。术中再次X线透视,确认同种深低温冷冻骨已填实瘤腔。如病指骨膨胀畸形明显,可行瘤段骨切除,大块同种冷冻骨修整外形合适后植入,并行克氏针或微型板内固定。合并病理骨折时,刮除植骨后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或微型板固定。术后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支具固定3~4周后,逐渐加强患指功能锻炼,术后4周左右拔除克氏针,术后4月左右拍X线片,以决定是否取出微型板。
结 果
本组56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经1~6月随访,同种深低温冷冻骨植骨术后均未出现排斥反应,骨愈合良好。在随访期内复查X线片,肿瘤无复发、无感染、无恶变等并发症发生。按kazuoki(1971)[2] 手部内生软骨瘤术后功能评定标准,优38例,良10例,优良率86%。
讨 论
一、内生软骨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必要性
内生软骨瘤为手部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可单发,也可多发,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又称Ollier病。发病年龄10~50岁,在手部,近节指骨是最好发部位,约占40~50%,其次是掌骨,约占15~30%,中节指骨约占20~30%,末节指骨较少见,约5%。肿瘤生长缓慢,早期不易被发现,相当一部分人在外伤拍片时发现为病理性骨折。后期因肿瘤较大,影响外观及关节活动,因此强调该病仍应早期诊断,早期刮除植骨治疗,不应过长时间等待。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是1899年由Ollier首先提出,故又称为Ollier病,它是一种非遗传性良性肿瘤,发病年龄大多10岁以下,男性多于女性,为多数分布于骨内的软骨病灶及骨膜下沉积。成人多发性内生软骨瘤发生恶性变的可能性较大,恶变率约为5~25%[3],因此强调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应早期诊断、早期行肿瘤骨刮除同种深低温冷冻骨植入术。
二、手部内生软骨瘤的诊断
内生软骨瘤典型的X线表现为:骨内呈膨胀性卵圆形透亮区,骨皮质变薄,其间有间隔或斑点状密度增高磨砂玻璃样阴影,有时合并病理性骨折。大体病理主要为呈浅蓝色的透明软骨,质地坚实,但也可因粘液样变性而变软,肿瘤骨皮质常有膨胀性改变,骨皮质菲薄。故肉眼下很有特点。依据手部无痛性肿胀、内生软骨瘤典型的X线表现及大体病理特点能明确诊断。术后仍需常规送病理切片检查,以防肿瘤恶性变漏诊。
三、 瘤腔植入材料的选择
手部内生软骨瘤病灶刮除后,可供移植的材料有自体骨、同种深低温冷冻骨、人工骨及骨水泥。自体骨是最理想的植骨材料,但供区手术取骨会给病人增加新的创伤,许多患者难以接受。骨水泥不具备血液供应,对手指骨性愈合不利,且术中操作时易流至周围软组织,较少医生采用。有报道采用磷酸钙生物陶瓷(人工骨)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术后随访8个月,人工骨与自体骨均完全融合[4]。作者通过本组病例发现,同种深低温冷冻骨具有使用方便、无排异反应、无感染、术后骨愈合快、使用安全等优点,因此建议使用同种深低温冷冻骨植入内生软骨瘤刮除后的瘤腔。
四、治疗方法选择
治疗方法上有单纯刮除术、刮除植骨术、受累骨切除术和截指术。单纯刮除术应注意严格选择适应症,仅可用于瘤体小,对骨强度影响小的病人。作者认为内生软骨瘤起病较隐匿,早期不易被发现,大多病人到医院诊治时,肿瘤已长得较大,对骨质破坏较大,骨的强度明显下降,肿瘤刮除使骨的强度进一步下降,植骨对骨的强度恢复及促进骨愈合起重要作用。因此主张内生软骨瘤病灶彻底刮除、灭活、同种深低温冷冻骨植入术。本组56例病例随访,疗效满意,优良率86%。截指术仅适于病变巨大,畸形严重,手功能丧失,术后多次复发或有恶变趋向者,这类病例十分少见。内生软骨瘤术后应定期随访,以防复发时未作出及时诊断,延误治疗。
(本文摘自本人于2013年07月发表于《中医正骨》第25卷07期)
本文是刘建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