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梅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媒体报道

@她不如直接去找她

发表者:孔庆梅 人已读

来源:《医药界身体地理》 2013年8-9月合刊P84-85

关键字:手机,烦躁,微信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想@她(他)不如去找她(他)吧。

今天是大家俗称的“黑色星期一”,小编一大早起来就赶着上班。和往常一样,在上班途中拿出微信“刷一刷”,微信界面始终处于“连接中……”,这让小编无所适从,心里更加烦躁,整个上午的工作都心不在焉,总想拿起手机再“刷一刷”。

7月22日,北京、广东、浙江等多个地区用户反映无法登录微信,微信公众平台宕机,故障更是波及多地,许多人都像小编一样表现出焦虑的症状。“没有微信的时光过于无趣和无聊”、“如此依赖这样一个应用,也是件挺可怕的事”、“就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工作不下去”……

于是乎,“虚拟社交依赖症”这一概念又一次被大家重视起来。许多人更是恐慌自己是不是得了心理疾病,要不要去医院治疗。

不要在虚拟网络中迷失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达到4.2亿。微信、QQ、人人网、微博……这些虚拟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当下最时尚的交友方式。随时随地拿起手机查看好友动态、把自己的照片和感慨与好友分享、无聊的时候用微信“摇一摇有缘人”,在不知不觉中,这些小举动已经充斥了许多年轻人的生活。“虚拟社交依赖症”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衍生出来。

“从精神科专业角度上来讲,并没有‘虚拟社交依赖症’这一概念,这是随着网络社交出现以后,针对于由此产生的依赖行为,一些非专业人士给出的名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孔庆梅告诉《身体地理“》,但是可以将这类症状归到‘冲动控制障碍’里,冲动控制障碍是指在强烈欲望驱使下,难以自我控制而进行某些行为的心理障碍。它既可表现为心理症状,如焦虑、冲动、紧张、心烦,还可以伴随一些躯体症状,如手抖、心慌、坐立不安等。虚拟社交依赖是冲动控制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

16岁的小杨不好好读书辍学在家,因为还未成年加上性格内向孤僻,变成了大家俗称的“家里蹲”。长期以来,小杨整天泡在网上,对他来说,上网可以让他体会到不一样的人生。比如玩网络游戏,他可以扮演不同角色;玩微信、微博,他可以更容易交到朋友,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在网络上都能一一实现。即使是父母严格说教,强行让他关上电脑以后,他也会偷偷的用手机继续着“他的虚拟世界”,网络生活大大满足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孔庆梅总结到,产生“虚拟社交依赖症”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网络本身的诱惑,网络具有便利性、逃避现实性的特点,由于长期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患者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到最后往往是“网上无话不谈,见面无话可谈”;其次是环境因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信任度越来越低,沟通越来越少,当需要释放自己心中压力的时候,就只能够选择最方便最安全的网络世界作为宣泄情绪的管道;最后是性格因素,比如像小杨一样孤僻、自闭、自卑、缺乏安全感、成就感等,往往最容易沉溺于网络社交环境中,在这里,他们可以得到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的自信心、安全感、满足感等心理的慰藉,渐渐分不清现实与幻想,严重者可导致抑郁、幻觉等精神疾病,这种性格往往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例如父母过分的批评指责,过分的控制或过分的溺爱,都可能造成子女的性格缺陷。

长期关注互联网的美国心理学家雪莉·特克指出,沉迷于社交网络或者依赖科技产品与外界联系,非但不能使人摆脱孤独,反而会让人更孤单。更可怕的是,人长期依赖社交网络跟外界联系,以虚拟形象示人,不但让人丧失了跟其他人交流的能力,也失去了认识自己、反省自我的机会。可以说,当社会依赖成为病症时,总会不同程度地破坏现实存在的平衡,断开传统纽带的粘连,不仅给自己,也给周围人带来不适不快。

多数人不必过分恐慌

其实,要确定这个人真的是“依赖”甚至“成瘾”,除了看上述心理和躯体症状外,还要从严重程度上划分。如果症状已经影响到了患者的社会功能,使之不能正常工作或者感到非常痛苦,并且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则可以视为“依赖”或“成瘾”。实际上,大部分人并没有达到这种严重程度,短暂的焦虑大都是因为已经形成的行为习惯突然改变,从而产生的一种不适应感,这种不适应感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并不会对自身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孔庆梅表示:“担心自己‘焦虑’的人一般不是‘社交依赖症’。成年人一般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多数青少年也有一定的自控力以及来自父母长辈的他控力。很多人只是沉迷于其中,但未影响工作生活,并未达到“依赖”的标准,所以不需要过分恐慌。”

改变自己找回自信

面对依赖,该如何破除?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如果是不严重的虚拟社交依赖症,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谢斌教授介绍,过度依赖网络社交的人首先要严格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情感宣泄方式。与此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多与亲人、朋友沟通,在工作中,努力让自己获得更多成就。对于青少年来说,父母应该尽可能的避免说教、指责,多沟通,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重拾自信心,试着与人交往,而不是用键盘在冰冷的屏幕敲字。卸下在网络上的马甲,在现实中做一个真实的自己。通过努力,尽量提升自己的事业和人际关系。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多与人沟通交流,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家咖啡馆的牌子上写道:“我们没有WiFi,和你身边的人说说话吧!”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想@她(他)不如去找她(他)吧。

其实,不管是哪一门应用软件,都只是社交工具的一种,只是一种方式。人是自主的,我选择方式,而不是方式限制和选择我。现实中的人际交流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际情感需要。谢斌建议,与其依赖网络上虚拟社交,不如离开电脑,真正地走出家门。换一种思维模式,我们的生活会更轻松。

微信风波很快平息了,大多数人还没来得及搞清楚自己为什么“焦虑”,又开始乐此不疲的进入到自己的“虚拟社交”当中。笔者担心经历风波的人的内心还有那一丝的波澜。虚拟社交依赖依然存在,不管怎样,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社会中,人群里。不会因为网络的瘫痪或者软件的“抽风”,社会就停止了运作。所以,最好还是经常与人正面沟通,不仅能培养感情也能锻炼才能。

文|本刊记者 马萍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