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良性包块
乳房纤维腺瘤
病因
本病产生的原因是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纤维细
胞所含雌激素受体的量或质的异常有关。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刺激因子,所以纤维腺瘤发
生于卵巢功能期。
临床表现
本病是女性常见的乳房肿瘤,高发年龄是20~25岁,其次为15~20岁和
25~30岁。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约75%为单发,少数属多发。除肿块外,病人常无明
显自觉症状。肿块增大缓慢,质似硬橡皮球的弹性感,表面光滑,易于推动。月经周期对
肿块的大小并无影响。
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纤维腺瘤唯一有效的方法。由于妊娠可使纤维腺瘤增大,所以
在妊娠前或妊娠后发现的纤维腺瘤一般都应手术切除。应将肿瘤连同其包膜整块切除,以
周围包裹少量正常乳腺组织为宜,肿块必须常规作病理检查。
二、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经产妇,40~50岁为多。75%病例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壶
腹部,瘤体很小,带蒂而有绒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发生于中小乳管的乳
头状瘤常位于乳房周围区域。
临床特点
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因乳头溢液污染内衣而引起注意,溢液可为血性、暗棕色
或黄色液体。肿瘤小,常不能触及,偶有较大的肿块。大乳管乳头状瘤,可在乳晕区扪及直
径为数毫米的小结节,多呈圆形、质软、可推动,轻压此肿块,常可从乳头溢出血性液体。
治疗
以手术为主,对单发的乳管内乳头状瘤应切除病变的乳管系统。术前需正确定位,
用指压确定溢液的乳管口,插入钝头细针,也可注射美蓝,沿针头或美蓝显色部位作放射状
切口,切除该乳管及周围的乳腺组织。常规进行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应施行乳腺癌根治术。
对年龄较大、乳管上皮增生活跃或间变者,可行单纯乳房切除术。乳管内乳头状瘤一般属良
性,恶变率为6%~8%,尤其对起源于小乳管的乳头状瘤应警惕其恶变的可能。
本文是褚延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