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等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诊前须知

脑性瘫痪的临床分型与分度

发表者:杨等 人已读

1.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型

(1)痉挛型:此型是最常见的型别,约占脑瘫患儿的2/3,病变主要在锥体束系统,轻重不等。该型脑瘫患儿主要是由于不同程度的肌张力增高、全身肌肉经常处于共同收缩状态以及各种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因而阻碍了有效运动的发生,使随意运动迟滞、笨拙、甚至丧失。在做复杂动作或情绪激动时,肌张力呈现明显增高,使精细动作显得笨拙、协调性差、甚至完全不能做。检查时被动运动阻力增高,有折刀样痉挛,腱反射活跃或亢进,经常合并病理反射。

(2)手足徐动型:此型临床也经常见到,病变主要在脑的基底核部位,其特点是肌张力高低和性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自主运动。由于全身肌群共同收缩不协调,使患儿保持稳定的姿势和肢体位置发生困难。颈部及颜面部肌肉不规则地局部收缩,使面部出现怪异表情。由于患儿不自主的头部或发音器官的运动以及不规则的呼吸运动与发音所需要的运动不能协调起来而出现构音障碍,情绪越紧张,协调就越差、语言障碍越重。此类患儿还常常合并听力障碍,而智力障碍则较少见。检查时生理反射有时减弱,病理反射往往为阴性。

(3)共济失调型:此型较少见,病变主要在小脑或大脑,经常与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联系在一起。肌张力往往无明显增高,大多低于正常,因而,运动时出现稳定性差,协调困难,四肢运动时往往呈现辨距离障碍、紧张性震颤和眼球震颤,因而不能有效地维持平衡。

(4)混合型:即具有两种或多种类型特点者,常为锥体束系和锥体外系或小脑均受损引起,也为临床常见类型。

(5)其他型别:较少见,如肌张力低下型、强直型、震颤型、无法分类型等。

肌张力低下型: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四肢呈软瘫状,自主运动少,仰卧位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状似仰翻的青蛙,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但腱反射亢进。本型常为脑瘫婴儿早期症状,婴幼儿期以后多转为其他型。

强直型:由锥体外系损伤所致。肢体僵硬,活动减少。做被动运动时,伸肌和屈肌都有持续抵抗,因此肌张力呈现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腱反射不亢进,常伴有智力低下、情绪异常、语言障碍、癫痫、斜视、流涎等。

震颤型:主要表现为身体的某部分,在一个平面内呈不随意的、节律性的摇动,典型的震颤症状多为四肢的静止性震颤,此型在脑瘫患儿中极少见,多与其他类型同时存在。

无法分类型:有少数患儿表现复杂,难以用上述分型进行分类。

2.根据运动障碍涉及的部分分型

(1)单肢瘫:运动障碍仅累及一个肢体,可以是上肢或下肢,此型较罕见,实际上仔细观察时其他肢体亦受累。

(2)偏瘫:运动障碍只累及一侧肢体,通常上肢障碍重于下肢,均为痉挛型。

(3)三肢瘫:运动障碍累及三个肢体,临床亦少见。

(4)四肢瘫:运动障碍基本对称地累及两侧肢体和躯干,四肢受累程度相似,几乎所有的手足徐动型均为此型,部分痉挛型也属此型。

(5)截瘫:运动障碍仅累及双下肢,躯干及双上肢均正常。

(6)双瘫:运动障碍累及四肢,但双上肢及躯干较轻,双下肢受累较重。此型最多见。

(7)双重性偏瘫:运动障碍不对称地累及两侧肢体,一般上肢的情况重于下肢,有时左右侧严重程度亦不一致,躯干部常明显受累。

3.根据病情程度分度

(1)轻度 不需要任何辅助,生活完全自理。

(2)中度 需要一定的辅助,生活部分自理。

(3)重度 全部需要辅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