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大家养生之道
93岁尚能活动自若;七八十岁照常出诊看病;古稀之年带着徒弟登山采药……这就是老中医、老药师们高龄之年的表现。在采访贲子明(93岁)、张志浩(85岁)、李寿山(84岁)、王心毓(80岁)和迟云志(76岁)五位中医药界前辈大家的时候,他们的鹤发童 颜、神采奕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有什么颐养天年的良方吗?本期我们邀请部分中医专家,一起来看看这五位中医药大家的养生之道。李寿山:护“七情”自创运动八式
两年前,家庭的变故曾让李寿山积郁成疾,甚至吐血。“当时怀疑是重病,现在想想,就是心理问题。”老人说。中医养生讲究保护“七情”,李寿山一言以蔽之,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是李寿山的长寿秘诀。他还结合古代八缎锦和五禽戏,自创了一套运动八式,坚持锻炼。李老说按照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活到百岁没问题。
解读:于家军 大连市中医医院中医主任医师
“暴怒伤肝、喜极伤心、忧思伤脾、悲愤伤肺、惊恐伤肾”,护“七情”,畅情志正是中医健康养生的关键。情志刺激之下,人体生理功能受损,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度,则身体强健;运动失度,反易致病。中青年人,可以多登山、游泳和球类等活动;老年人和一些患有慢性疾病者,可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李老所创运动八式,遵循的原则也是从头至足,由外而内,以运动肢节,疏通经络为主,从而达到运行气血,调节脏腑,协调阴阳的目的。
提示:李寿山喜食豆腐、花生仁、青菜等。花生仁在中医有“长寿果”之称,食之有益。
张志浩:雷打不动8点半睡觉
读书的时候,张志浩曾因为生活不规律,身体受到很大的伤害。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从此,张老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晚上8点半,一定要上床睡觉,早上4点起床。”这是张志浩雷打不动的习惯,“我喜欢听京剧,可到了点儿,再好的京剧也不听了”。
解读:苏世久大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俗话说,睡觉睡得好,八十不见老。步入老年后,人容易感到疲劳,易受疾病侵袭,切实可行的补救方法之一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使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很好的休息,减少大脑细胞的损耗,延缓各种器官的老化过程,使体内物质和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充和重新积累,以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和抗病能力。
老年人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对保证充足的睡眠很重要,长期保持规律性可以形成一种以时间作为条件的条件反射,如果人为地破坏了这种节奏,长期不按时作息就会引起失眠,容易导致神经衰弱。
提示:一般65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应保证6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
贲子明:天天都用热水烫脚
平和心态、坚持锻炼、科学饮食,这是年过九旬的贲子明长寿的窍门。尤其与众不同的是,贲老坚持每晚睡前必用热水烫脚,少则10分钟,长则20分钟。数十年坚持下来,贲老平日很少服药,年过八旬的时候,贲老曾说,他已经“几十年没有住过院”了。
解读:孟庆辉 大连市友谊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在我国民间素有“头寒足热”、“睡前一盆汤”的说法,追根溯源,这源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经络理论。人的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应的投影,连接人体脏腑的条条经脉,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道路。
现代医学也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由于流经足部的血液循环相对于身体其他部位为最慢,有害物质在足部积累较多,特别是在秋冬天中老年人,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所以睡前用热水浸浴足部,能使足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能供给足部更多的养分,带走有害的物质,使身体放松,疲劳减退,促进睡眠,从而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提示:热水浴足,水温一般在35℃左右,时间一般在5 -15分种。自然手足发热者不适合烫脚。
王心毓:加工药动脑又动手
70多岁的时候,领着徒弟上山采药;80岁的时候,能一下子跳到药碾子上站着碾药……王心毓在总结养生办法的时候,把加工中药材的行动当作最好的锻炼方式。“中药材加工,动脑又动手,至少有一半是体力劳动。身体自然垮不了。”
解读:高松 大连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中医养生学认为,养生的原则要遵循“整体观念,辨证养生”,其特点之一是形神俱养。养形,即调养脏腑、精气血津液、四肢百骸、五官等有形之体。运动是养形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适量的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气血运行流畅,有效地调节脏腑功能,使形体健康。养神则主要是安定神志,调养精神。
人到老年后易患痴呆、脑动脉硬化等病,经常适量看书、活动,一方面有利于保持心理平静,另一方面能够保持头脑年轻。
提示:有研究表明,中年以后仍爱思考的人,60岁以后头脑灵活,思维能力甚至有所提高。
迟云志:执著一心工作就是养生
迟云志的最佳养生之道也是工作。数十年来,他坚持每天早上7时左右就赶到医院,通常是天天忙忙碌碌,片刻不得清闲。对此迟云志并不觉得累,“没了病人我反而觉得不舒服”。执著一心,别无旁骛,迟云志记不住家人的电话,却能记住患者的情况。繁忙之中,时间也好像在迟老的身边停止了脚步。
解读:刘萍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性情淡泊宁静,保持精神内守是迟老的养生之法。除此之外,作为迟老的弟子,老师的两个小习惯,我认为也是他的养生秘诀。
迟老诊室的案头,总是备有一大杯酽茶。迟老喜饮绿茶的习惯已有几十年。绿茶,可使血管软化,预防衰老,提高免疫功能,绿茶中含有的茶氨酸、儿茶素,可改善血液流动,在防止肥胖、脑中风和心脏病中有一定效用。
迟老还喜食“大蒜”,每日都要食用数瓣生大蒜,保持十几年。大蒜除含有蛋白质、糖、维生素外,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矿物质。有杀菌、降血压、降血脂、预防癌症的作用。
提示:迟老吃蒜有讲究:切片放入碟中,晾置半小时后食用。据说可减少辛辣刺激,还能增强效果。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