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杨光 人已读
中医与中国画都是我们的国粹精华,它们都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例如,“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它不仅是中医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国画者们的座右铭。又如,中医强调抽象的精气神,而西医重视看得见的组织结构。国画则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而写形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写神为目的;西方画虽也是以形写神,但更强调形象的惟妙惟肖。再如,中医看病要分虚实,基本治则是补虚泻实;而国画的基本结构重视实中求虚,虚中求实,相因而生,相比而显。
在我看来,不仅中医和国画在基本理念上有相通之处,而且学中医与学国画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先不说他们都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仅从成才的角度略谈一下。首先,学中医与学国画的门槛似乎都不高,大概初中文化就可以了。但它们都是易学难精。学国画的人不仅要勤学苦练,还得有点艺术细胞,加上名师指导,至少练习十几年以上才能画得像样;学习中医,首先要苦读苦背,还得有悟性,加上名医指点,至少临床实践十几年以上才能初步成才。
长时间的实践,名师的指点,善悟的头脑是两者成才的三要素。学习国画的人不少,但成为画家的能有几人?学习中医的人也不少,但成为名医的能有几人?这两者都是成才率低的学科。我以前曾说过,西医学校毕业的学生,十之七八,能成为优秀的西医生;而中医学校毕业的学生,只有十之二三能成为优秀的中医生。原因在于中医学的特点:抽象性、模糊性、思辨性、复杂性、实践性。学中医之难,有如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临终戒子所言:“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毋轻言医。”可惜,叶天士的话有几人当真,现在,似乎什么人都可以学中医,不是有学几个月的就跑到国外用中医混饭吃的吗?
在古代,人命关天的危急重症都是由中医独立处理的,中医开业,优胜劣汰,故那时的名中医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真能起死回生,妙手回春,以至于古书上的疗效现在很难复制。现在的新中医,在大学都学过不少西医知识,到临床,觉得提高中医的临证水平太费劲,还是西医方法用起来便捷,故常常中西并用,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逐渐地,西医为主,中医为辅,危急重症推给西医,也有自己能用西医方法处理的。还有一些中医在医院生存压力不大,不求上进,疑难重症不看,只满足于用中药调理一些慢性病。所以现在有中医真功夫的人日渐稀少。
有人攻击中医,是看到不少中医临床水平太差,不仅看不好病,还常常耽误病情。更有甚者,一些人学了一点中医的皮毛,就大吹特吹,骗钱骗财。这些人严重地影响了中医的声誉。但是我想,谁也不会因为蹩脚画家画不好国画而否认国画的艺术性;同理,我们不能因为某些中医或自称是中医的人看不好病就否认中医的科学性!
本文是杨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