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论文精选

生物反馈训练与排便障碍性疾病

发表者:张扬 人已读

排便障碍性疾病主要指便秘和肛门失禁两类。自Birk于1973年报道生物反馈疗法、提出“行为医学”的概念以来,该疗法已逐步运用于许多身心疾病的治疗。1974年Bleijenberg开始用于便秘的治疗,Engel等首先报道用于肛门失禁的治疗,因其无创、无副作用、可反复治疗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排便障碍性疾病的一线治疗方法。 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丁曙晴
1生物反馈训练的概念
生物反馈训练是利用生物反馈仪,将人们不易觉察的生理信号放大并显示出来,使受试者通过学
习和反复实践,熟悉并掌握这种生理变化,形成和保持身体特定部位的自我控制能力,改善功能。可以 通过采集肌电、脑电、皮肤温度、皮肤电、血压、心率 ,将其放大为可见的图形和听到的声音,帮 助受试者认知后调动“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控制 躯体。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不断学习,“认识自我” 和“改变自我”的过程。对于排便障碍性疾病的治 疗主要通过肌电介导或压力介导生物反馈来实现, 受试者直观地感知其排便时盆底肌的功能状态,学 会如何适当地放松和收缩盆底肌。
2生物反馈治疗仪的发展
根据对所采集信号处理加工方式的发展,大致 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Perryanal肛内表
面肌电探头采集信号后通过放大、滤波,转变为数字 信号后在屏幕上描记曲线及听到肌肉收缩的“叭
叭”音。这一阶段功能是通过多导生理记录仪形式 实现的,主要存在信号失真、患者理解困难、缺乏训 练方案等缺点,因此患者的依从性较差而使疗效受 到影响。作者在使用该阶段仪器治疗3O例盆底失 弛缓综合征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者30%…。 第二阶段的发展主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优化硬 件,并将枯燥难懂的信号记录处理成人性化的动画 形式,使患者通过治疗师的讲解,对自身异常的信号 有较好的认知,能较好地人机交互,甚至用于儿童排 便障碍性疾病的训练。第三阶段随着对盆底生理学 研究的深入,强调针对性培训方案,并采用触发电刺 激生物反馈技术,开发出盆腔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仪。国内孙大庆等运用该方法治疗36例小儿排便 障碍性疾病,有效率72.7%一82.4%,并与第二阶 段设备对照后认为反馈治疗结合电刺激,尤其对降 低直肠感觉阈疗效更显著,大便失禁患儿肛管收缩 反射出现率由治疗前的30.6%上升到治疗后的 83.3%。
3 生物反馈治疗排便障碍性疾病的机制
生物反馈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射。借助生 物反馈治疗仪的训练,通过本体感觉的反馈即意志
控制来完成。随着反复应用生物反馈,加深了机体 对体内信息的直接感知,提高了敏感度,使间接感知 转化为直接感知,此时可以不再采用生物反馈仪,仍 然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孙大庆等认为,经生物 反馈治疗后提示肌肉抗疲劳性明显增强,降低感觉 阈值即提高了直肠敏感性和适应性,有助于改善便 秘和肛门失禁症状 J。Emmanuel等认为此项物理 性治疗不仅影响盆底肌的状况,还通过影响神经通 路影响大脑对肠道功能的调控。

4.生物反馈治疗实施
生物反馈治疗应针对性地选择治疗训练方法。 治疗前治疗师先向患者讲解便秘或肛门失禁的生理
病理知识、治疗目的和过程,使患者对病情充分了解 并配合,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充分交流也是一种心 理治疗。每次治疗应持续30—60分钟,每周2—3 次,6—10周为一疗程 。儿童患者以学龄期为佳。 美国自1981年专门成立了生物反馈治疗师的认证 机构,以规范培训提高疗效,同时常采用受试者群体 训练法,以取得受试者之间的互相学习及与治疗师 的互动。
4.1 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训练方案

因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的训练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为盆底肌松弛训练,主要目的是降低肛管静息压;第 二阶段是肛管内、外括约肌等的协调训练,配合呼吸 完成Vasaval动作训练,并在治疗仪的辅助下不断强 化。因盆底松弛综合征所致便秘的训练重点在于提 高盆底肌肉张力及耐疲劳性,配合呼吸完成Kegal 动作训练,第二阶段通过在直肠内放置充气球囊模 拟排便感觉并逐渐减少充气量的训练方法降低排便 感觉阈值,提高直肠敏感性。
4.2 肛门失禁的训练方案

对于直肠低位吻合及 直肠脱垂术后肛门失禁患者的治疗特别有价值,比 单纯会阴训练有效 。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阶段提高肌肉张力,采用Kegel法训练;第二阶段训 练患者肛门自主收缩时括约肌与直肠的协调性,采 用生物反馈触发电刺激训练法,以患者能耐受为限 度,通常刺激强度为8—20 mA,刺激时间为20分 钟,频率为5—10Hz;第三阶段以引起直肠扩张感的 容量阈值开始扩张直肠,只要直肠扩张,肛门外括约 肌就反射性收缩,防止大便失禁。
5生物反馈治疗的评价
便秘或肛门失禁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针对病因作出正确诊断选择恰当的适应证,是取得
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其治疗前评估包括:详细的 病史询问、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肛肠动力学检查及 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Rhee等认为盆底失弛缓综 合征合并括约肌功能长度延长及直肠最大耐受量升 高的患者,对生物反馈治疗不敏感 。治疗后评估 可通过便秘和失禁的症状评分、排便日记和肛肠动 力学检查。同时患者的心理状况和主观参与性也是 影响疗效的关键。
6展望
生物反馈作为一门新兴的行为医学范畴,在强 调“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具有广泛
的研究和推广价值。随着功能性疾病的增多,强调 人体自身的自我纠正也是科学的。中国的生物反馈
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今 后将在生物反馈训练仪的发展、适应证的选择、治疗 方案的标准化、疗效评估及生物反馈的机制等方面 进一步开展研究。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