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_好大夫在线
1届年度好大夫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为什么要做长程视频脑电图?

发表者:王爽 人已读

脑电图是发作性疾病诊断首选。在我国大多数医院,常规脑电图检查时间通常只有20-30分钟,很少包括睡眠阶段和发作事件的记录,其诊断价值受到较大限制。近年来,视频脑电图(VEEG)已在我国各大医院普及,进行长达数小时至数天记录的长程视频脑电图(LT-VEEG)不仅能观察到患者睡眠期脑电图的变化、捕捉到发放频率稀少的痫样放电,还可能记录到患者的发作和同步脑电图变化,因而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LT-VEEG判定作为发作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金标准”已经日益受到重视;并且,LT-VEEG监测是分析癫痫发作的电临床特征和难治性癫痫患者致痫区定位的首要检查。

LT-VEEG有助于癫痫的诊断和分型。病史中对于癫痫发作的描述受到发作期患者意识变化、心理因素、文化程度的影响,医生不恰当的诱导也会使患者对发作表现的错误解释。有研究表明如果单纯依靠病史分析,癫痫专科医师识别癫痫发作的敏感性高达96%,而特异性仅为50%,医师对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和全面性癫痫发作的误诊率低,但对非癫痫性发作和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的误诊率比较高。LT-VEEG对发作的记录能让医师做到“眼见为实”,明显提高临床医师对发作症状解释的准确性并掌握发作中的细节。在临床工作中,LT-VEEG对识别少见癫痫发作形式很有帮助,如癫痫性头晕发作、眼球跳动、心慌感或意识清醒的抽搐发作等。 此外,LT-VEEG还有助于癫痫综合征的诊断,如痫样放电在非快速动眼睡眠期的激活现象是诊断良性儿童部分性癫痫的重要依据。

癫痫性发作误诊为癫痫在临床上也不少见。LT-VEE对发作性事件的鉴别取决于能否记录到患者的典型惯常发作,因此记录时间通常在25天。国外报道表明非癫痫性发作的患者一般占所需要接受监测患者的20%左右,包括心因性发作、睡眠障碍、偏头痛、运动障碍等,该比例与我们所在单位脑电监测患者的情况类似。在这些非癫痫性发作患者中,特别是心因性发作的患者,有相当一部分已长期进行了抗癫痫药物治疗,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影响,也极易带来医疗安全的隐患。另外,癫痫患者合并非癫痫性发作的情况也不少见,常见伴有的是心因性发作和睡眠障碍,如未能明确区分发作性质,会导致不必要的抗癫痫药物加量。

LT-VEEG目前在我国的临床应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们缺乏大批受到系统和专业培训的脑电图从业人员,这导致脑电图的判读和解释的质量参差不齐。比如,正常的生理变异波-老年人的节律性中颞部放电(rhythmic mid-temporal discharge)或儿童睡眠中的入睡期过度同步化(hypnagogic hypersynchrony)会被误认为痫样放电,这会造成误诊。其次,一些技师和临床医师对VEEG的分析还不够细致全面,仅通过单纯询问患者和事件标记来识别发作,而未能浏览整个记录阶段,常常造成临床下发作和一些临床表现轻微的癫痫发作被漏诊。再次,VEEG结果分析仅仅限于视频和脑电图本身的观察,未能很好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资料,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患者在癫痫发作中的体验(先兆等)、语言和意识能力的变化、发作后的Todd瘫痪和精神神经症状等只有通过床边的直接观察(发作时探视,seizure interview)才能够充分掌握。这些信息与病史中患者和家属对发作的描述能够起到很好的相互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LT-VEEG本身也具有局限性,一些癫痫发作(特别是单纯部分性)不是都能伴随头皮脑电图的改变,对于发作频率稀少的患者很难记录到发作。因此,只有综合脑电图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病史资料,同步分析脑电图数据和行为事件的关联性,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

附件是我们课题组的文章,说明有的发作即使是被医师目击到,也很难明确诊断,比如精神源性的发作(PNES),过度运动型的癫痫发作等。癫痫和其它复杂发作性疾病的诊断金标准是长时间的视频脑电监测。

本文是王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