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溺是意外死亡的一个常见原因,也是全球儿童死亡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淹溺的危险因素包括:对水上安全负主要责任的成人监管不力、不会游泳或高估了游泳能力、冒险行为、使用酒精和违禁药品、低体温、癫痫发作和儿童发育障碍。淹溺最终引起组织缺氧,从而影响体内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已不再认为海水淹溺和淡水淹溺之间有重大区别。 ●通气是淹没损伤患者最重要的初步救治方法,一旦施救者到达浅水区或平稳处就应立即开始人工呼吸。如果给予2次使胸廓起伏的人工呼吸后患者无反应,施救者应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CPR)。腹部冲击法或从肺中排水的其他体位引流法未被证明有效,不应为了实施这些操作而延迟人工呼吸。 ●非致命性淹溺患者中颈部脊髓损伤不常见,除非有损伤的临床征象或相关的损伤机制(如头朝下跳入浅水中)。 ●伴有窦性心动过缓或心房颤动的低体温患者的脉搏可能难以触及;对低体温患者开始胸外按压前应仔细探测脉搏至少1分钟,因为这些类型的心律失常不需要立刻处理。由于低体温有神经保护效应,已有研究充分证实了低体温和心搏骤停的患者尽管复苏时间较长(有时达数小时),也完全康复。 ●对生命垂危的患者,采用标准操作以降低发生脑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常用的干预手段见文中所述。治疗性低温的作用仍不清楚。没有很好的证据支持对非致命性淹溺患者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预防性抗生素。机械通气策略与其他类型急性肺损伤策略相似。 ●对有症状的患者,气管插管的指征为: ●神经功能恶化的体征或不能保护气道 ●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不能将PaO2维持在60mmHg以上或不能将血氧饱和度(SpO2)维持在90%以上 ●对于无需立即气管插管的有症状患者,应吸氧以将SpO2维持在94%以上。另外,通过持续气道正压(CPAP)或双水平气道正压(BPAP)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改善氧合,并减轻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应将低体温患者的湿衣服脱掉并进行复温。 ●患者分诊;有症状的患者应住院治疗。
清淡并不是白味、无油、单一、难咽,相对于“浓汤重酱”,清是少油,淡指少盐。而食材多种类、营养均衡的组合搭配,适当调整膳食脂肪、盐及制备方式,限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多地使用辛辣调味品。在符合当前疾病需要的前提下,以促健康为目的开展膳食治疗。 同时,健康的烹饪方法最能体现食物的真味,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 科学的清淡饮食方式有助于保持健康,适用于绝大多数人。患有高血脂、肥胖、胃肠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手术后的病人更应清淡饮食。
什么是肺炎? 肺炎是一种可引起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的肺部感染。这种肺部感染常由细菌引起,但也可能由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 “社区获得性”是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感染,而非在医院内获得(即医院获得性)。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可轻可重。轻度感染者大多数病情并不十分严重,仍能四处走动并进行日常活动,又称为“行走肺炎”。 有何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 ●咳嗽–有时会咳粘痰 ●发热 ●胸痛,尤其是深呼吸时 ●心动过速 ●寒战 应就诊吗? 应该。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诊。 需要检查吗? 可能需要。医护人员会询问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可能还会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明确肺部感染。 可能还会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其他检查,包括血液检查或针对所咳粘痰的实验室检查。 如何治疗? 使用可杀灭导致感染的病原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在家口服抗生素,但部分患者需住院治疗。住院患者通常通过静脉输入抗生素,部分患者还需吸氧以便呼吸更轻松。 大多数患者在用药3-5日内开始好转,但肺炎引起的咳嗽可在治疗后持续数周或数月。若症状在治疗开始后无改善或发生恶化,请告知医护人员。 能自己做些什么吗? 是的。您可以: ●多休息 ●多饮水 能做什么避免再次感染吗? 勤用肥皂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以避免感染。 疫苗可预防某些严重或致命的感染,可以接种某些疫苗来帮助避免再次感染肺炎。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可能还会推荐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有助于避免感染最常引起肺炎的细菌。 戒烟也是帮助预防肺炎的重要方法。通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和规律锻炼也可帮助预防包括肺炎在内的许多问题。
总访问量 66,824次
在线服务患者 144位
科普文章 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