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何作云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李爱民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李隆贵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宋耀明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于学军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祝善俊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张波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于世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王江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秦浙学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谭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赵晓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李佳蓓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曾颖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崔斌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心血管内科钱德慧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心血管内科李小庆
副主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成小凤
副主任医师 助教
3.2
心血管内科张邑
副主任医师
3.2
刘小燕
副主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成力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喻杨
主治医师 讲师
3.2
心血管内科王玉清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项朝君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何永铭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宋元彬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王珂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李平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解力
主治医师
3.2
陈运龙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李佑美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余洁
主治医师 讲师
3.2
心血管内科王霞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罗小林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林春梅
主管技师
3.2
心血管内科杜春丽
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钟灵
医师
3.2
心血管内科卞士柱
3.2
如果您有引起心衰的疾病或因心衰住院,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一个重要措施。应根据病情适当安排生活、劳动和休息。保障适当的脑力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安眠药。心功能改善后,尽早下地活动,可以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2.适当控制钠盐的摄入,一般钠盐(食盐、酱油、黄酱、咸菜等)可限制到每日5克以下,病情严重者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克。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可减轻体液的潴留,减轻心脏负担。 3.饮食要清淡,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多餐,适量补充一些蛋类、瘦肉和鱼类,多食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 4.学会记录每日出入量,在急性期出量大于入量,出入量的基本平衡,有利于防止或控制心衰。 出量:每日全部尿量,大便量,引流量,同时加入呼吸及皮肤蒸发量大约在600~800毫升左右。 入量:饮食、饮水、水果、输液等,每日总入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 5.每日坚持测量体重。如1~2天内体重快速增加,应考虑是否有水潴留,可增加利尿剂的用量。应用利尿剂后尿量明显增加,水肿消退,体重下降至正常,此时的体重又称干体重。 6.心衰的患者首先表现在双下肢或骶尾部的水肿。要注意皮肤的护理,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个位置。应用热水袋时,水温不超过50℃,并且要观察皮肤变化,避免皮肤烫伤。 7.长时间使用利尿剂时,应间段服用补钾、补氯药物,保持电解质(钾、钠、氯等)平衡。如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等,应到医院检查电解质。 8.服用洋地黄药物(地高辛等)时,要严格遵守医嘱,不能自行加量或减量,并要定期监测洋地黄浓度,防止洋地黄中毒。如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视或绿视、视物模糊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9.在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适量活动,预防感冒,及时加减衣服和使用一些预防药,避免感染。 10.发生急性心衰患者应立即采取半坐位,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尽量保持镇静,深吸气,有条件的情况下给予氧气吸入,可使用一些利尿剂。患者要避免一切活动,尽快与医院联系,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什么是冠心病?可能大家对冠心病是什么并不了解,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了冠心病呢?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早期冠心病的症状有哪些?平时应当做好怎样的预防呢?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也就是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损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心脏经过有节律的搏动向全身供给血液,而心脏肌肉自身所需求的血液则是依托心脏自身的血管来供给,这个血管就是冠状动脉。当冠状动脉发作粥样硬化,,或许兼并发作血管痉挛以及血栓而造成冠状动脉管腔部分或悉数堵塞时,就会构成供血缺乏、心肌缺血或坏死,这就发作了冠心病。冠心病的损害是比较严重的,它通常会发展故意疼痛、心肌梗塞和猝死三种极端严重的结果。我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早期冠心病的症状 1. 心绞痛型 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随同显着的焦虑,一般会持续三五分钟左右,常发散到左边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添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生的称为劳力性心痛苦,歇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有时候心痛苦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昏厥,衰弱,嗳气,尤其在老年人。依据发生的频率和严峻程度分为安稳型和不安稳型心痛苦.安稳型心痛苦指的是发生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痛苦,其发生部位,频率,严峻程度,持续时间,诱使发生的劳力巨细,能缓解痛苦的硝酸甘油用量根本安稳。不安稳型心痛苦指的使本来的安稳型心痛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严峻程度添加,或许新发生的劳力性心痛苦(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生的心痛苦。不安稳性心痛苦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先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 心肌梗塞型 梗塞发生前一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有时候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腹部疾病混淆。伴有低热,烦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恶心,呕吐,心悸,头晕,极度乏力,呼吸困难,濒死感,持续30分钟以上,常达数小时。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就诊。 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 许多患者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并未感到过心疼痛。乃至有些患者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疼痛。部分患者在发作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患者由于心电图有缺血体现,发作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实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患者发作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时机和有心疼痛的患者一样,所以应留意平常的心脏保健。 4.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 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 猝死型 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总结:通过上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什么是冠心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损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它的早期症状一般会有心绞痛型、心肌梗塞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等等。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的工作哦。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是心脏缺血反射到身体表面所感觉的疼痛,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类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 英文名称 angina pectoris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多发群体 40岁以上男性 常见发病部位 胸骨后部 常见病因 直接发病原因是心肌供血的绝对或相对不足 病因 心绞痛的直接发病原因是心肌供血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因此,各种减少心肌血液(血氧)供应(如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和增加氧消耗(如运动、心率增快)的因素,都可诱发心绞痛。心肌供血不足主要源于冠心病。有时,其他类型的心脏病或失控的高血压也能引起心绞痛。 如果血管中脂肪不断沉积,就会形成斑块。斑块若发生在冠状动脉,就会导致其缩窄,进一步减少其对心肌的供血,就形成了冠心病。冠状动脉内脂肪不断沉积逐渐形成斑块的过程称为冠状动脉硬化。一些斑块比较坚硬而稳定,就会导致冠状动脉本身的缩窄和硬化。另外一些斑块比较柔软,容易碎裂形成血液凝块。冠状动脉内壁这种斑块的积累会以以下两种方式引起心绞痛:①冠状动脉的固定位置管腔缩窄,进而导致经过的血流大大减少;②形成的血液凝块部分或者全部阻塞冠状动脉。 常由于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惊吓和寒冷所诱发。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劳动条件下发作,病情严重者也可在吃饭、穿衣、排便或休息时发生,疼痛发生于劳动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一天或一阵劳累过后。安静状态下发作的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痉挛的结果。 心肌缺血时疼痛的发生机制,可能是心肌无氧代谢中某些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传入神经末梢所致,且常传播到相同脊髓段的皮肤浅表神经,引起疼痛的放射。 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闷痛、压榨性疼痛或胸骨后、咽喉部紧缩感,有些患者仅有胸闷,可分为典型性心绞痛和不典型性心绞痛: 1.典型心绞痛症状 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濒死感,往往迫使患者立即停止活动,重者还出汗。疼痛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在1~2分钟内(很少超过5分钟)消失。常在劳累、情绪激动(发怒、焦急、过度兴奋)、受寒、饱食、吸烟时发生,贫血、心动过速或休克亦可诱发。 2.不典型的心绞痛症状 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左心前区或上腹部,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快消失或仅有左前胸不适、发闷感,常见于老年患者或者糖尿病患者。 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静息时心电图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动态心电图记录和(或)心脏负荷试验。 2.X线 可无异常发现,部分患者可见心影增大、主动脉增宽、肺充血等改变。 3.放射性核素 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201Tl或99mTc-MIBI,可使正常心肌显影而缺血区不显影。 4.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可显示出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内的阻塞性病变。虽为有创性检查,但同时也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最有价值的检测手段。 5.血管内超声显像 是将微型超声探头通过心导管送入冠状动脉,能同时了解到冠脉官腔狭窄情况和管壁的病变情况。 6.血管镜 可直接观察冠脉腔,尤其适用于血栓性病变。 诊断 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即可确立诊断。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变异型心绞痛者则有关导联ST段抬高),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心电图无改变的患者可考虑作负荷试验。 发作不典型者,诊断要依靠观察硝酸甘油的疗效和发作时心电图的改变;如仍不能确诊,可多次复查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如心电图出现阳性变化或负荷试验诱致心绞痛发作时亦可确诊。 诊断有困难者可作放射性核素检查或考虑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考虑施行外科手术治疗者则必需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可显示管壁的病变,对诊断可能更有帮助。 鉴别诊断 1.急性心肌梗死 本病疼痛部位与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剧烈,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常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并有发热,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缓解。心电图中面向梗死部位的导联ST段抬高,并有异常Q波。白细胞计数及肌酸磷酸激酶、门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肌凝蛋白轻链等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2.X综合征 本病为小冠状动脉舒缩功能障碍所致,以反复发作劳累性心绞痛为主要表现,疼痛亦可在休息时发生。发作时或负荷后心电图可示心肌缺血、核素心肌灌注可示缺损、超声心动图可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但本病多见于女性,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不明显,疼痛症状不甚典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左心室无肥厚表现,麦角新碱试验阴性,治疗反应不稳定而预后良好,则与冠心病心绞痛不同。 3.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 包括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或闭塞、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等均引起心绞痛,要根据其他临床表现来进行鉴别。 4.肋间神经痛、 本病疼痛常累及1~2个肋间,但并不一定局限在前胸,为刺痛或灼痛,多为持续性而非发作性,咳嗽、用力呼吸和身体转动可使疼痛加剧,沿神经行径处有压痛,手臂上举活动时局部有牵拉疼痛,故与心绞痛不同。 此外,不典型的心绞痛还需与食管病变、膈疝、溃疡病、肠道疾病、颈椎病等所引起的胸、腹疼痛相鉴别。 治疗 1.发作时的治疗 (1)休息 发作时立刻休息,患者一般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缓解。 (2)药物治疗 较重的发作,可使用作用快的硝酸酯制剂。这类药物除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增加血流量外,还通过扩张周围血管,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内压、心排血量和血压,减低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的需氧,从而缓解心绞痛。 其中最常用的是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1~2分钟开始起作用,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也可选用二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服,2~5分钟见效;另外还可选用亚硝酸异戊酯0.2毫升(1支)用手绢包裹压碎后,吸入其挥发气体。优点是作用快,但副作用较大且有乙醚味,故很少采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可考虑用镇静药。经以上治疗疼痛不能缓解或本次发作较平时重且持续时间长者,应考虑到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2.缓解期的治疗 宜尽量避免各种诱因。调节饮食,特别是进食不应过饱;禁绝烟酒。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减轻精神负担;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但以不发生疼痛症状为度;一般不需卧床休息。缓解期药物治疗的三项基本原则是:选择性地扩张病变的冠脉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初次发作(初发型)或发作频繁、加重(恶化型),或卧位型、变异型、中间综合征、梗死后心绞痛等,疑为心肌梗死前奏的患者,应休息一段时间,使用作用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以防心绞痛发作,可单独选用、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下列作用持久的药物。 (1)硝酸酯制剂 ①硝酸异山梨醇。②四硝酸戊四醇酯。③长效硝酸甘油制剂:服用长效片剂使硝酸甘油持续而缓慢释放。用2%硝酸甘油软膏或膜片制剂涂或贴在胸前皮肤,作用可维持12~24小时。 (2)β受体阻断剂(β阻断剂) 具有阻断拟交感胺类对心率和心收缩力受体的刺激作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低心肌收缩力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此外,还减低运动时血流动力的反应,使在同一运动量水平上心肌耗氧量减少;使不缺血的心肌区小动脉(阻力血管)缩小,从而使更多的血液通过极度扩张的侧支循环(输送血管)流入缺血区。可作为起始治疗药物,根据症状和心率调整剂量。不良反应有心室喷血时间延长和心脏容积增加,这时可能使心肌缺血加重或引起心力衰竭,但其使心肌耗氧量减少的作用远超过其不良反应。常用制剂有:①普萘洛尔,逐渐增加剂量;②氧烯洛尔;③阿普洛尔;④吲哚洛尔;⑤索他洛尔;⑥美托洛尔;⑦阿替洛尔;⑧醋丁洛尔;⑨纳多洛尔等。 β阻断剂可与硝酸酯合用,但要注意:①β阻断剂与硝酸酯有协同作用,因而剂量应偏小,开始剂量尤其要注意减小,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②停用β阻断剂时应逐步减量,突然停用有诱发心肌梗死的可能;③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以及心动过缓者不宜用。 (3)钙通道阻滞剂 本类药物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也抑制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中钙离子的利用。因而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内膜下心肌的血供;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动脉血压,减轻心脏负荷;还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的微循环。常用制剂有:①维拉帕米 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呕吐、便秘、心动过缓、PR间期延长、血压下降等;②硝苯地平 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乏力、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③地尔硫卓 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失眠等。④新制剂 尼卡地平、尼索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苄普地尔等。 钙通道阻断剂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最好。本类药可与硝酸酯同服,其中硝苯地平尚可与β阻断剂同服,但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与β阻断剂合用时则有过度抑制心脏的危险。停用本类药时也宜逐渐减量然后停服,以免发生冠状动脉痉挛。 (4)冠状动脉扩张剂 理论上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绞痛。但由于冠心病时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复杂,有些血管扩张剂如双嘧达莫,可能扩张无病变或轻度病变的动脉较扩张重度病变的动脉远为显著,减少侧支循环的血流量,引起所谓“冠状动脉窃血”,增加了正常心肌的供血量,使缺血心肌的供血量反而减少,因而不再用于治疗心绞痛。目前仍用的有:①吗多明:不良反应有头痛、面部潮红、胃肠道不适等;②胺碘酮:也用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药疹、角膜色素沉着、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障碍等;③乙氧黄酮;④卡波罗孟;⑤奥昔非君;⑥氨茶碱;⑦罂粟碱等。 (5)抗氧化 鉴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原因是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而氧化应激是以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为Ox-LDL后引起,Ox-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起点,因此防止LDL氧化为Ox-LDL尤其重要,现在比较肯定的疗法是有效地抗氧化,比如说ASTA虾青素、花青素之类的天然抗氧化剂,已经作为美国等国家防治冠心病的首选药物,虾青素可以显著减轻炎症因子CRP(C反应蛋白),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栓形成。 3.其他治疗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注射液,作用为改善微循环的灌流,可用于心绞痛的频繁发作。抗凝剂如肝素、溶血栓药和抗血小板药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压氧治疗增加全身的氧供应,可使顽固的心绞痛得到改善,但疗效不易巩固。体外反搏治疗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供,也可考虑应用。兼有早期心力衰竭者,治疗心绞痛的同时宜用快速作用的洋地黄类制剂。 4.外科手术治疗 主要是在体外循环下施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作为旁路移植的材料,一端吻合在主动脉,另一端吻合在有病变的冠状动脉段的远端;或游离内乳动脉与病变冠状动脉远端吻合,引主动脉的血流以改善病变冠状动脉所供血心肌的血流供应。 预后 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和中间综合征中的一部分,可能发生心肌梗死,故又称之为“梗死前心绞痛”。 预防 1.控制盐的摄入 少吃盐,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长期大量食用氯化钠,会使血压升高、血管内皮受损。心绞痛的患者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 2.控制脂肪的摄入 少吃脂肪、减少热量的摄取。高脂饮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血脂,高脂血症是心绞痛的诱因。应尽量减少食用油的量,油类也是形成脂肪的重要物质。但可以选择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每日的总用油量应限制在5~8茶匙。 3.避免食用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含有丰富的脂肪醇,例如肝、心、肾等。 4.戒烟戒酒 众所周知,烟酒对人体有害,它不仅诱发心绞痛,也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5.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多吃海鱼和大豆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
总访问量 1,541,599次
在线服务患者 1,523位
科普文章 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