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艾滋病的症状,一般来说,人们不能简单通过身体的某些不适症状,来直接诊断自己是不是真的感染了艾滋病。这是由于,艾滋病感染导致的症状往往没有特异性,哪怕真的出现了症状,也很有可能是其他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但也并不是症状就没有任何意义,实际上,艾滋病感症状,尤其是初期(急性期)症状对于尽早识别艾滋病感染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艾滋病毒(HIV)感染后,人体会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急性期、无症状期、发病期),每个阶段都有一些比较多见的症状表现。通过整理分析,HIV感染的各个阶段及其相关的症状,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识别可能的感染迹象。哪些情况,需要关注自身的症状?简单来说,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非常的明确,包括经性接触(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其中男男同性最为高危);经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文身等);经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如果近期或曾经有发生过上述“高危行为”,并且还没有最终排除/确诊艾滋病感染的,需要及时关注自身的某些“不适症状”。HIV感染的各个阶段及其相关的症状?急性期(感染初期)初次感染HIV病毒后的2-4周内,一部分(大约60%-80%)感染者会出现类似于典型典型的“流感”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由于,HIV病毒进入人体后开始快速复制,感染HIV后的2~4周,人体内的病毒滴度急剧上升,感染者体内每毫升血浆的病毒载量可高达十万至百万拷贝量的病毒(10万-100万copies/ml)。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已经识别到了HIV病毒,并开始启动免疫应答,会释放一些免疫活性物质,可引发全身炎症。这个过程和人感染了其他病原体,比如流感、新冠几乎一模一样。人体的炎症反应,虽然这有助于清除体内的HIV病毒,但随着身体出现高水平免疫应答,也会引起类似“重感冒”的症状。这个阶段的症状也被称为“急性HIV感染症状”或“急性HIV综合征”。急性期是HIV在人体内迅速增殖并破坏免疫系统的早期阶段,常见症状包括:发烧:体温较高,通常伴有发冷和出汗。咽喉痛:嗓子发炎、疼痛,类似感冒的喉咙痛。皮疹:部分感染者(约20%-50%)会出现红色斑点或斑块,主要分布在躯干部位。淋巴结肿大:腋下、颈部或腹股沟的深层淋巴结肿胀。关节和肌肉疼痛:类似于流感或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状,全身关节、肌肉酸痛。头痛:轻至中度的持续性头痛。恶心、呕吐和腹泻:部分人会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水样便等。一般而言,急性期症状通常会持续一至三周,之后症状可逐渐缓解,HIV进入潜伏期。在急性期阶段,感染者体内的病毒量很高,传染性极强,虽然症状类似于其他病毒感染,但如果有高危行为史,出现上述症状后建议尽快进行HIV检测。如发现的不及时,艾滋病可能进一步对外传播。大约50%的新发性途径感染HIV者,都是与HIV-1急性期和早期感染者发生性行为暴露而导致感染。无症状潜伏期(潜伏期、慢性感染期)2-6周的HIV感染急性期过后,HIV感染者会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无症状潜伏期”,这意味着HIV病毒进入隐性复制阶段,身体可能感觉不到任何明显的不适。无症状期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可能从数月到十几年不等(平均4~8年左右)。在此期间,病毒仍在感染者体内隐蔽复制并逐渐破坏正常的免疫系统,随着免疫细胞(主要是CD4细胞)不断被病毒消耗,CD4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尽管这一阶段的症状不明显,但病毒依然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期对于HIV感染者有重要的意义,维持在潜伏期的时间越长对于恢复感染者的免疫系统,维持正常的生活,非常的重要。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感染者可以在“无症状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并显著降低传播风险。在无症状期(潜伏期),病毒会躲藏在全身各处的组织(即所谓的“病毒储存库”)中,可以逃避免疫检测。较少量的游离病毒将继续攻击并杀死CD4+T细胞,这些细胞是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在感染时“发出警报”。随着越来越多的此类细胞被消耗,CD4计数(测量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CD4T细胞数量)会降至正常水平500至1,500以下,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越来越难以识别和抵抗机体内外的感染。一般来说,CD4+T细胞的消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常需要数年时间才会引发严重疾病。即便如此,随着免疫系统逐渐减弱,患者仍可能出现某些非特异性症状。无症状期,常见症状包括: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或体征,尤其是在颈部、腋下和腹股部位。淋巴结肿大通常不痛,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可出现体重持续下降,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可出现长期疲劳,部分感染者会经历长期的疲劳感,通常不能引起重视。有时会出现发热:有些人会经历不明原因的低烧,通常自行消退。艾滋病期(AIDS期)艾滋病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HIV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已严重、甚至完全受损。如果HIV感染发现不及时,或没有得到有效治疗,HIV感染最终都可能会发展为艾滋病(AIDS),即免疫系统严重受损,细胞免疫已经几乎被摧毁,无法有效抵御机体内外的感染。AIDS通常在感染HIV数年后出现,CD4+T计数多低于200 个/µL(意味着免疫功能低下),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体征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病期症状多为罕见的,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包括:持续性高烧:长期发烧,伴有盗汗和发冷症状。慢性腹泻:超过一个月的严重腹泻。严重的疲劳:无法恢复的疲倦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体重急剧下降超过10%。严重的皮肤和口腔问题:包括反复出现的皮疹、溃疡、念珠菌感染等。呼吸困难和咳嗽:由于免疫力低下,常见发生肺部感染。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性格和行为的改变,严重时可出现癫痫发作。进入到发病期,感染者的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容易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如结核、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和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淋巴瘤)侵害。早期发现,早期检测与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由于艾滋病感染早期,可能检测不到HIV特异性抗体,出现的急性期症状(急性逆转录病毒综合征)也通常被误认为是其他病毒性疾病(例如新冠、流感)的症状,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急性HIV感染不能被及时诊断。正因为如此,如果近期有过高危行为(如无保护的性行为、共用针具等),不能忽视身体出现的“不适”。应考虑窗口期过后及时进行HIV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感染情况。如窗口期后,HIV相关检测阴性,则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如窗口期后,检出HIV感染,应尽快确诊,并考虑立即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感染早期治疗可以大大减少HIV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损害,保持感染者的免疫系统相对稳定,还可以大大降低对外传播的风险。早发现,早治疗是目前延缓HIV进展、延长感染者健康寿命几乎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过敏反应的定义与分类过敏反应是由免疫系统对本质无害的外界抗原(过敏原)引发的异常免疫反应。过敏反应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失调的表现,通常由IgE介导。根据Gell和Coombs于1960年提出的经典超敏反应分类,过敏反应可以分为四种类型:I型超敏反应(即刻型):由IgE介导的快速反应,常见于花粉症、哮喘、食物过敏等。II型超敏反应:由IgG或IgM介导,针对细胞表面抗原引发细胞毒性,如新生儿溶血性疾病。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反应,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由T细胞介导的反应,如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IgE的产生与致敏过程IgE的产生:个体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将过敏原摄取并呈递给T辅助细胞,尤其是TH2型T细胞。TH2细胞释放IL-4、IL-13等细胞因子,促使B细胞进行类别转换,产生特异性IgE抗体。致敏过程:IgE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结合,并在细胞表面长期存在。此时的个体即被称为“致敏者”。后续接触:当该个体再次接触同一过敏原时,过敏原会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交联,激活细胞,释放大量预存和新合成的炎症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等),引发典型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FcεRI受体的作用:FcεRI是IgE的高亲和力受体,存在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部分树突状细胞上。当IgE与过敏原结合后,FcεRI被交联并激活,启动下游的信号转导途径,如磷脂酶C和酪氨酸激酶通路,最终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升高,触发细胞脱颗粒。肥大细胞的激活与脱颗粒:激活的肥大细胞快速释放预存的介质(如组胺、肝素等),并在稍后合成并释放更多的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这些介质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引发平滑肌收缩等,导致组织炎症和过敏症状。系统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这是最严重的IgE介导反应,过敏原通过静脉或消化道进入体内,导致全身性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广泛激活。典型症状包括血管渗透性增加、喉头水肿、低血压和呼吸道阻塞。常见过敏原包括毒蛇咬伤、蜂蜇、药物(如青霉素)和食物(如花生)。急性荨麻疹:局部皮肤血管渗透性增加导致水肿、瘙痒,通常由直接皮肤接触过敏原或系统性过敏原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皮肤引发。呼吸道过敏季节性鼻结膜炎(花粉症):由空气中的花粉、尘螨或动物皮屑引发,当这些过敏原接触到鼻腔或眼部黏膜时,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流涕、打喷嚏、眼睛发痒和水肿。过敏性哮喘:吸入的过敏原进入下呼吸道,引发支气管的收缩和气道炎症。长期的哮喘可能导致气道重塑,表现为平滑肌增生和气道狭窄,最终造成持续的呼吸困难。食物过敏食物过敏的表现: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生、坚果、海鲜、牛奶、鸡蛋等。症状从轻微的口腔瘙痒、胃肠道不适到严重的全身性反应(如过敏性休克)。食物过敏的潜在机制: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消化道黏膜的屏障功能缺陷,免疫调节功能失衡以及遗传易感性。过敏反应的调控与治疗药物治疗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与H1受体的结合,缓解过敏症状,如打喷嚏、瘙痒和流涕。类固醇药物:常用于控制慢性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它们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迁移,减少炎症反应。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用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减少由白三烯引起的气道收缩和炎症反应。免疫治疗脱敏疗法: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的剂量,使免疫系统对该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通常用于对花粉、尘螨或蜂毒过敏的患者。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如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通过结合并中和循环中的IgE,防止IgE与肥大细胞表面的FcεRI结合,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这种疗法通常用于难治性哮喘或慢性荨麻疹。过敏的慢性影响与并发症慢性炎症的影响气道重塑:在长期的过敏性哮喘中,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导致气道壁的结构性改变,包括平滑肌肥厚、黏液腺增生和胶原沉积。这些变化会导致不可逆的气道狭窄和肺功能下降。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的荨麻疹可能与自身免疫机制相关,部分患者表现为对FcεRI或IgE的自身抗体攻击。这种类型的荨麻疹常常反复发作,且对传统抗组胺药物反应不佳。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易感性过敏的遗传背景:如果父母都是过敏体质,子女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在40%-60%之间。许多基因位点被发现与过敏性疾病相关,包括与皮肤屏障功能相关的FLG基因和调控TH2细胞功能的GATA3基因。HLA和过敏反应的关联:某些HLA等位基因(如DRB11501)与特定过敏原(如豚草花粉)的IgE应答有关,提示这些基因可能通过调控抗原呈递过程影响过敏反应。环境因素的作用卫生假说:20世纪末提出的“卫生假说”认为,早期生活中的感染和微生物暴露有助于训练免疫系统,减少过敏发生。随着经济发展和卫生条件改善,儿童早期的感染率下降,导致免疫系统调节失衡,过敏性疾病增加。微生物群的影响:肠道微生物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尤其是对T细胞分化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生成。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如抗生素的滥用)可能增加过敏发生的风险。
寻常痤疮是全球皮肤科医生最常遇到的皮肤病之一。尽管其真实患病率难以准确估计,但据推测约影响9%的人口。仅在美国,每年就有500万次医生就诊归因于痤疮,相关费用超过20亿美元。痤疮在青少年的累积患病率接近100%,并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分别影响高达64%的20-29岁人群和43%的30-39岁人群。年龄、油性皮肤、家族史和肥胖均是痤疮发病的风险因素。尽管缺乏对不同种族和民族群体痤疮患病率的充分比较研究,但痤疮被视为全球人口中非常普遍的疾病。痤疮根据形态学分类,包括粉刺型、炎性型、结节囊肿型和混合表型,严重程度各异。痤疮可影响面部、胸部和背部,或这些区域的组合。瘢痕和色素沉着改变很常见,其中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瘢痕疙瘩在有色人种皮肤中更为常见。生活质量痤疮可能通过限制自尊和自信,严重损害生活质量,使患者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痤疮与自伤和自杀未遂风险增加相关,凸显了痤疮与心理健康之间令人担忧且显著的联系。痤疮的广泛存在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凸显了针对其各种致病因素提供广泛治疗选项的重要性。痤疮病理生理学痤疮的病理生理学是多因素的:皮脂改变、毛囊角化异常和痤疮丙酸杆菌共同作用导致微粉刺形成,最终导致炎症和痤疮。近年来对痤疮的研究已经确定了这些致病因素的细微差别,包括激素和神经肽、皮脂产生、微生物组和先天及适应性免疫。激素和神经肽雄激素刺激皮脂腺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内脂滴和甘油三酯的形成,并诱导毛囊漏斗部下部的角化过度。虽然雄激素确实影响痤疮,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痤疮的主要激素驱动因素。IGF-1下调核转录因子FoxheadBox蛋白O1(FoxO1),最终增加脂质生成和雄激素受体转导,因为FoxO1通常抑制这两者。IGF-1还促进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促炎皮脂产生,诱导雄激素合成,并增加皮肤中二氢睾酮(DHT)的可用性。高升糖指数食物、乳制品和乳清蛋白的饮食通过刺激IGF-1而促进痤疮,而ω-3脂肪酸和低升糖负荷饮食具有保护作用,因为它们下调IGF-1。神经肽是神经元中发现的生物活性分子,其中许多与痤疮发病有关,包括促皮质素释放激素(CRH)、物质P(SP)和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POMC)系统。CRH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一部分,在易患痤疮的皮肤中强烈表达,支持应激诱导痤疮的机制。CRH还在皮脂腺细胞中诱导脂质合成,并与痤疮发病中涉及的雄激素信号传导途径相互作用]。SP在应激下上调,并在痤疮患者的皮脂腺周围神经中过表达[11,13]。SP导致皮脂腺扩张,并促进多种炎症因子的上调。SP还刺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上调皮脂腺的脂质产生。POMC系统,包括α-黑素细胞刺激激素(α-MSH)和β-内啡肽,也可能与痤疮有关。α-MSH触发皮脂腺细胞分化并产生脂质,但也通过皮脂腺细胞分泌IL-8来减少炎症,因此其对痤疮发病的总体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β-内啡肽的作用尚不清楚,因为它既防止皮脂腺细胞增殖又诱导脂质生成。皮脂和皮脂腺细胞毛囊皮脂腺单位是一种动态的皮肤附属结构,除了产生皮脂外,还与激素和免疫途径相互作用。雄激素刺激皮脂腺细胞增殖,并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mTO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和Wnt/β-连环蛋白信号传导途径诱导分化和脂质合成。皮脂腺细胞还有IGF-1、SP、CRH和瘦素的受体,表明这些系统之间存在联系;瘦素受体的存在支持了与饮食的联系,因为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以发出饱腹感信号的。皮脂过度产生和浓度改变均通过扰乱毛囊屏障功能和诱导粉刺形成、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生长和炎症而促进痤疮。研究表明,皮脂中脂肪酸的去饱和——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具有促炎作用,并可能促进痤疮。角鲨烯是皮脂中特有的脂质,在暴露于紫外线(UV)辐射时会发生过氧化,并通过刺激脂氧合酶和IL-6的产生而导致粉刺形成和炎症。角鲨烯还可能抑制巨噬细胞中活性氧物种的形成,降低其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的能力。皮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还激活PPAR途径以产生促炎细胞因子。痤疮患者的皮脂中维生素E含量也较低,降低了抗氧化能力。角化过度角化过度是导致粉刺形成的最重要事件之一。角质形成细胞过度扩张而脱屑减少导致角质栓塞,对毛囊产生压力并导致破裂。角化过度的驱动因素尚未完全阐明,但有许多因素起作用。痤疮丙酸杆菌激活白介素(IL)1α的释放,后者在体外诱导角化过度。角化过度相关的角质(角质1、16和17)和丝聚蛋白在痤疮病变的漏斗部中表达增加,导致异常角化模式。皮脂质量的变化,如角鲨烯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增加,也可以诱导角化改变。最后,雄激素也可能导致角化过度,这一观点得到了漏斗部角质形成细胞代谢雄激素能力增强的支持。痤疮丙酸杆菌与微生物组痤疮丙酸杆菌(Cutibacteriumacnes),旧称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是一种共生菌,也是皮脂皮肤中最常见的细菌。痤疮丙酸杆菌对皮肤稳态至关重要,因为它能防止令人担忧的病原体定植,并帮助皮肤维持正常pH值。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表现为机会性致病。以往认为,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生长会导致痤疮,但新数据显示,痤疮患者与对照组皮肤上痤疮丙酸杆菌的数量相似。更新的假说认为,痤疮丙酸杆菌亚型之间的微生物平衡失衡会导致痤疮。某些亚型,特别是IA1系,具有促炎作用,而促痤疮作用较弱的系则与抗炎细胞因子产生相关。痤疮丙酸杆菌通过固有免疫(Toll样受体或TLRs)和适应性免疫(CD4+T细胞分泌的IL17A和IFN-γ)刺激炎症反应,并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从而导致瘢痕形成。痤疮丙酸杆菌还形成生物膜,通过增加脂酶活性产生促炎皮脂浓度,并促进对抗菌药物治疗的抵抗]。越来越多的证据也支持皮肤与肠道微生物组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肠道微生物组可能通过血液将肠道微生物和代谢产物运输到皮肤,从而直接影响皮肤微生物组。研究表明,痤疮患者肠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降低,包括拟杆菌门增加,这与西方饮食消费者的情况相似。肠道微生物群还通过mTOR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增殖和代谢,该通路与痤疮有关,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痤疮炎症之间存在进一步联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均参与痤疮的发病机制。痤疮丙酸杆菌激活皮脂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上的TLR-2和TLR-4,导致单核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IL-6、IL-8和IL-12。痤疮丙酸杆菌还在单核细胞中激活Nod样受体3(NLRP3)炎症小体,导致促炎IL-1β释放增加。TLR-2、TLR-4和这些促炎细胞因子在痤疮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均较高。痤疮还涉及适应性免疫。早期痤疮病变中含有大量CD4+T辅助细胞;痤疮丙酸杆菌诱导T细胞增殖,并导致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特异性T细胞积聚。痤疮丙酸杆菌还可使这些特异性T细胞分泌IFN-γ和IL-17A,导致Th17和Th1/Th17宿主反应。诱导痤疮炎症的众多途径构成了多个潜在的治疗靶点。当前治疗方法激素药物雄激素,包括睾酮和双氢睾酮,作为皮脂细胞分化和皮脂产生的介导者,是痤疮治疗的主要靶点。口服避孕药(OCPs)针对卵巢雄激素的产生,因此可以治疗女性激素性痤疮,特别是那些报告月经前痤疮加重或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OCPs的主要配方包括复合口服避孕药(COCs),其中包含雌激素和孕激素,以及仅含孕激素的片剂(POPs)。在治疗6个月后,COCs已被证明在减少痤疮病变方面与全身性抗生素一样有效[33]。POPs在痤疮中的研究尚未进行。禁忌症包括血栓栓塞病史、有先兆的偏头痛或3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由于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增加)。螺内酯是一种非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雄激素受体具有中度活性,从而降低睾酮和双氢睾酮水平。它是治疗激素性痤疮的一种长期药物,具有已证实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单独使用或与OCPs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包括月经不规律、乳房触痛、肾病患者的高钾血症和致畸性。克拉司克酮是最近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外用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它与双氢睾酮竞争,以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和皮脂的产生。在随机临床试验(RCTs)中,它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副作用有限,包括局部刺激。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可逆性肾上腺抑制,但这一发现的临床相关性需要进一步阐明。皮脂产生和角化过度外用和系统性维A酸类药物是维生素A衍生物,它们结合维A酸X受体和/或维A酸(RAR)受体,以抑制皮脂产生、角化过度和促炎细胞因子产生。这最终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周转率增加、粉刺溶解性能、毛囊漏斗部脱屑正常化和炎症减少。它们还有助于治疗炎症后色素沉着(PIH),这是有色皮肤中痤疮的常见后遗症。美国FDA批准的四种外用维A酸类药物是阿达帕林、维A酸、他扎罗汀和曲法罗汀(一种新的选择性RAR-γ外用药物,对治疗面部和躯干痤疮有用)。微粒化制剂有助于减少由于经皮水分流失增加而导致的皮肤刺激和红斑。皮肤刺激和轻度光敏是常见的。异维A酸是美国FDA批准的唯一用于治疗严重、结节囊肿性和/或难治性痤疮的口服维A酸类药物,特别是对于伴有瘢痕的患者。此外,异维A酸是唯一被认为针对痤疮发病机制的所有四个主要支柱(皮脂产生、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浓度和炎症)的痤疮药物。重要的是,它还可能在达到适当的累积剂量后诱导痤疮缓解。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黏膜皮肤干燥和刺激、血清甘油三酯和肝脏酶升高(这些应在治疗开始前和峰值剂量时进行监测),以及严重的致畸性,需要每月进行妊娠测试并广泛咨询避孕措施。抗菌治疗用于治疗痤疮的外用抗生素包括过氧化苯甲酰(BP)、克林霉素、红霉素、达普松和米诺环素。这些药物可降低痤疮丙酸杆菌的浓度,具有抗炎特性,并且可与外用维A酸类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BP释放自由基,分解角质并使痤疮丙酸杆菌过氧化,而不会像其他抗生素单药治疗那样导致抗菌耐药性。常见的一线联合疗法包括BP与克林霉素或红霉素联合使用。由于痤疮丙酸杆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克林霉素是首选。外用达普松是一种较新的二线药物,也可作为有色皮肤、炎症性痤疮女性和/或皮肤敏感、过敏或有其他禁忌症患者的初始疗法。另一种较新的药物,外用米诺环素,已显示出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方面具有良好疗效。最后,磺胺醋酰钠、硫、水杨酸和壬二酸是其他具有抗菌特性的外用药物,可能对治疗痤疮有用。水杨酸和壬二酸还具有改善PIH的额外益处。外用抗生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刺激。口服抗生素是痤疮治疗的另一基石;四环素类药物是最常用的,包括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和较新的药物沙雷环素。它们抑制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并具有强大的抗炎特性,这由亚抑菌剂量在治疗痤疮中的持续疗效所证实。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较少。口服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特别是四环素类药物,还包括光敏性和致畸性。手术操作已研究了几种激光和基于能量的光设备在痤疮管理中的应用。光动力疗法(PDT)已在有限数量的研究中显示出通过破坏毛囊皮脂腺单位和降低痤疮丙酸杆菌浓度来治疗炎症性痤疮的有效性。发光二极管(LED)红光和蓝光疗法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时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均有效。强脉冲光(IPL)可以改善炎症性痤疮,并减少皮脂腺的大小和数量。IPL通过杀死痤疮丙酸杆菌、下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来治疗炎症性痤疮。此外,脉冲染料激光(PDL)疗法也可能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方面有效,并且被认为比IPL具有更持久的治疗效果。大多数激光需要多次治疗,并具有相似的副作用,包括局部疼痛、刺激、瘀伤和色素沉着异常。1450nm二极管激光结合了动态冷却装置,已显示出在治疗炎症性痤疮和过度皮脂产生方面具有中等疗效。已研究了各种给药方法:堆叠脉冲给药可能稍更有效,但在FitzpatrickIV-VI型皮肤中应谨慎使用,因为色素沉着过度的风险增加。双重方案治疗(直接向炎症性病变施加较低能量,然后以微脉冲移动模式对全脸进行给药)可能比典型的高能量点压更有效,疼痛更少,并且可能导致色素沉着过度的风险更低。AviClearTM是一种1726nm波长的激光,最近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轻至重度痤疮[71]。它选择性地靶向皮脂腺,并实施接触冷却,从而减少激光相关副作用。制造商报告的未发布结果显示,在所有皮肤类型中,经过三次30分钟的治疗后,当前和未来的爆发发作时间更短、强度更低、频率更低,并持续改善。1726nmAccure激光系统和名为TheraClear®的组合真空和宽带光设备最近也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同样,最近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外用金纳米粒子增强的皮脂腺毛囊选择性光热解在治疗痤疮方面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针对痤疮炎症的未来治疗前景局部治疗现有局部痤疮治疗的新配方和组合目前正在研究几种新的局部痤疮治疗方法:这包括新配方(包括用于改善药物渗透至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成分微囊化和维甲酸洗剂)、长期治疗方法的类别和组合(如比单独成分更有效且耐受性更好的过氧化苯甲酰(BP)和维甲酸组合)。一项关于局部三氟罗汀和口服多西环素联合使用的研究证明,新型局部治疗药物与旧型全身性药物结合使用有望提高疗效。局部合成大麻素据报道,局部合成大麻素通过抑制皮脂分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浓度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来治疗炎症性痤疮。一项使用3%大麻籽提取物乳膏的人体试验发现,该乳膏可减少皮肤皮脂分泌和红斑,且无明显副作用。当前一项研究正在评估局部合成大麻素在治疗痤疮中的疗效,早期结果令人鼓舞。局部氨甲环酸氨甲环酸(TXA)是一种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氨基酸赖氨酸合成衍生物,通过抑制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来减少失血。局部TXA通过抑制紫外线驱动的黑素细胞激活和减少纤溶酶介导的花生四烯酸和MSH释放来治疗黄褐斑。之前已证明局部TXA可改善痤疮引起的炎症后红斑,最近一项针对轻至中度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中,使用10%局部TXA血清显著减少了丘疹脓疱性损害,其免疫调节机制需进一步研究。局部美克利嗪凝胶美克利嗪二盐酸盐是一种H1组胺受体拮抗剂,通常口服用于治疗晕动病,最近在治疗痤疮方面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美克利嗪在体外减少了由痤疮丙酸杆菌刺激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IL-8和IL-1β,并在人体皮肤离体试验中降低了IL-1β、TNF-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产生。在60例患者中,2%美克利嗪凝胶使痤疮严重程度降低了20.1%。局部抗菌肽和噬菌体设计的抗菌肽(AMPs)是天然存在的AMPs的合成类似物,是先天免疫反应对抗新病原体的一部分。体外和小鼠模型研究表明,特别设计的AMPs可以中和痤疮丙酸杆菌。AMPs未来的额外益处是它们可以被设计用来解决痤疮丙酸杆菌的多药耐药菌株。一项将异维A酸与局部粒细胞溶素衍生的AMP(GDP-20)联合用于轻至中度混合性痤疮的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异维A酸[102]。一种具有杀菌性质的新型局部阳离子肽类似物(CLS001/MBI226或Omiganan)已完成了两项随机对照试验,但结果尚未报告]。由短小芽孢杆菌产生的外源性、非合成衍生的AMP酪洛菌素也在炎症性痤疮中显示出潜力。最后,已分离出导致周围细菌裂解的噬菌体,并将其配制成乳膏,该乳膏在体外减少了痤疮丙酸杆菌的浓度;但还需更多人体研究。局部表面活性素-油凝胶表面活性素是一种具有乳化和抗菌特性的表面活性剂,可破坏痤疮丙酸杆菌的细胞壁和膜。在小鼠模型中,表面活性素-油凝胶(表面活性素与葡萄籽油混合)减少了痤疮丙酸杆菌的浓度,并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一氧化氮和核因子-κB介导的途径减轻了氧化应激。此外,该凝胶还减少了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的合成,并增加了甘油三酯和亚油酸含量。局部一氧化氮及其衍生物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抗菌和免疫调节特性的血管扩张剂。释放NO的纳米颗粒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显著的杀菌活性,并抑制人细胞中TNF-α、IL-1β、IL-6和IL-8的释放。一项使用4%NO凝胶(SB204)的II期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痤疮损害显著减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此外,一种产生NO的血清在30名不同种族/族裔的患者中显著减少了痤疮损害。相关地,一种含有氨氧化细菌Nitrosomonaseutropha菌株的喷雾,该菌株是一种产生NO的细菌菌株,旨在用抗炎细菌重新填充皮肤菌群,已证明可减少炎症性痤疮。报告的副作用包括头痛、痛经、鼻咽炎和剂量依赖性血压下降。局部益生菌据推测,通过局部益生菌增强正常皮肤菌群,可以预防致病性痤疮丙酸杆菌型的过度生长。这一作用的可能机制包括非致病性细菌产生的抗菌蛋白增加、促炎细胞因子减少以及直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一项关于含有粪肠球菌SL-5肠球菌素的乳膏的研究报告称,该乳膏在炎症性痤疮方面显著改善。另一项关于含有5%植物乳杆菌提取物的乳膏的研究发现,它在减少痤疮损害大小和红斑方面有效。局部伊维菌素局部伊维菌素1%乳膏已获批用于治疗头虱和玫瑰痤疮,还可能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脂多糖介导的炎症来治疗痤疮。伊维菌素还可能对痤疮患者有益,因为痤疮患者皮肤上蠕形螨的浓度可能增加。一个小病例系列研究表明,局部伊维菌素1%乳膏改善了炎症性痤疮,但与过氧化苯甲酰和阿达帕林凝胶联合使用的比较研究显示其效果较差。 全身治疗 新抗生素及相关治疗一种名为Pentobra的新型肽-氨基糖苷分子在体外已被证明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杀菌活性比妥布拉霉素更强。Zolav(p-羧乙氧基三苯乙烯基苯衍生物)是一种新型抗生素,靶向细菌的大电导机械敏感离子通道。已证明它在体外和体内小鼠痤疮模型中抑制了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已在小鼠中研究了多种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疫苗;虽然接种小鼠的抗血清减少了人类皮脂腺细胞的细胞毒性和IL-8的产生,但疫苗并未显示影响痤疮丙酸杆菌的浓度或生长。口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可防止环磷酸腺苷分解,从而通过调节多种细胞因子减少炎症。病例报告证明了阿普米司特(一种已获批用于治疗银屑病的PDE-4抑制剂)在治疗对生物制剂难治的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和骨炎(SAPHO)综合征以及顽固性异维A酸诱导的爆发性痤疮中的疗效。目前尚无治疗痤疮的研究。口服益生菌关于口服益生菌在治疗痤疮中的潜在作用的文献正在不断发展。口服益生菌可增加痤疮患者中抗炎IL-10的水平。一项比较口服益生菌、口服米诺环素和联合治疗的研究报告称,三组在1个月后痤疮损害均显著改善,联合治疗的效果最佳。最近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阿达帕林和过氧化苯甲酰与或不伴同时摄入口服益生菌在轻至中度痤疮中的效果,发现益生菌组改善更大,尽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用富含乳铁蛋白的发酵乳也可减少痤疮损害。最后,一项涉及114名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服用含有多种益生菌菌株和植物提取物的共生膳食补充剂可显著改善痤疮损害和痤疮丙酸杆菌浓度。生物制剂在小病例报告中,生物制剂已被研究用于痤疮的严重表现。TNF-α抑制剂如阿达木单抗和依那西普被认为是治疗严重聚合性痤疮和爆发性痤疮的有效方法。此外,IL-17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和IL-23抑制剂瑞莎珠单抗已被证明是治疗顽固性SAPHO综合征的有效方法。确实,IL-17/Th17途径在痤疮损害中被证明是活跃的。然而,在最近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CJM112(一种完全人源化的IL-17A抑制剂,其靶向表位与司库奇尤单抗不同)在治疗炎症性痤疮方面并不优于安慰剂。最后,抗IL-1β抑制剂gevokizumab(XOMA052)已完成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但尚未报告结果。治疗程序负空气离子负空气离子(NAIs)存在于大气中,是带电分子,可通过不明机制丰富周围氧气、减少自由基并减轻炎症。一项针对三名患者的研究显示,使用NAI面部设备每周治疗两次,持续3-4周,可改善炎症性痤疮且无明显副作用。系统性与程序性治疗结合系统性与程序性痤疮治疗的结合也显示出协同作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表明,每日口服100毫克米诺环素结合每3个月一次的强脉冲光(IPL)治疗,与单独使用米诺环素相比,可显著且持续减少炎症性病变和炎症后红斑。与单独使用异维A酸相比,420nm强脉冲光与异维A酸联合使用的研究也报告了类似发现。精细脉冲光(DPL)是一种更安全、更具体的IPL亚型,其治疗光谱更窄,为500至600nm[146]。与单独使用异维A酸相比,DPL与低剂量异维A酸结合在减少病变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疗效。结论随着对痤疮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针对炎症的新型治疗方法正在以局部用药、系统性治疗、程序性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的形式迅速涌现。在熟悉的药物类别中引入新药或改良药物,将用于治疗其他炎症性疾病的药物重新用于痤疮治疗,以及开发新型治疗模式,均可能在痤疮治疗中发挥效用。其中一些治疗方法还具有减少和治疗痤疮后遗症(包括萎缩性瘢痕和色素沉着异常)的额外益处。其作用机制多样,包括直接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抑制促炎因子释放、减轻氧化应激、激活免疫系统以及调节微生物组。鉴于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担忧日益加剧,且某些个体无法耐受已确立的疗法,因此需要为所有肤色和肤质提供安全有效的额外治疗选择。
总访问量 102,669次
在线服务患者 8,905位
科普文章 60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