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有话想对你说
儿科医生想说 1. 宝宝发烧不要捂汗退烧 孩子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成熟,产热大,出汗散热相对缓慢,容易出现产热和散热的不平衡。强行捂汗,容易引起捂热综合征,危及孩子性命。 物理降温最好的方法是少穿、少盖、开空调。对于宝宝来说,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唯一推荐的两种退烧药。 2. 宝宝鼻涕多,试试生理海水 通过鼻涕,可以带出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给娃强擤,可能会导致鼻粘膜损伤。 使用生理海水滴鼻洗鼻,滴一滴,冲一冲,舒爽无副作用。 3. 宝宝咳嗽不要吃止咳药 咳嗽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不必急于止咳。常见止咳药多是复方成分,含可待因、非那根、右美沙芬等,不推荐用于 4 岁以下儿童。 6 月以下多喝奶,6 个月以上多喝水,1 岁以上口服蜂蜜 2~5 mL,可以缓解咳嗽症状。 4. 抗生素能口服尽量不输液 输液、打针等方式起药效更快,也伴随更多不良反应的风险,最常见的就是过敏;另外,还可能引起溶血、局部刺激、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如果宝宝确诊需要用抗生素,口服对孩子来说更安全。 5. 孩子腹泻,预防脱水比止泻更重要 孩子轻度脱水时,会出现口唇粘膜稍干燥,眼泪较少,前囟微微凹陷,尿量偏少的情况;严重脱水则会面临休克、死亡的风险。 腹泻时,可以给宝宝服用补液盐 III ,快速补充流失电解质,预防脱水。 6. 吃香蕉不能预防便秘 香蕉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不高,预防便秘效果有限,吃到不成熟的香蕉还会加重便秘。 火龙果、梨、西梅等水果膳食纤维丰富,更有助于预防便秘。 7. 没有可以提高免疫力的神药 孩子的免疫力由均衡的饮食、定期的运动、充足睡眠以及按时接种疫苗来共同建立。 目前,没有证据证实,有药物或保健品能提高免疫力。捂住钱包,别乱花钱! 8. 二类疫苗有钱就给娃打 每一种疫苗都能预防对应的一类疾病,二类疫苗和一类疫苗一样重要。 只要经济宽裕,都推荐给孩子打二类疫苗。 牙科医生想说 1. 宝宝出生后就要「刷牙」 出生后就开始培养起「刷」牙的好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出乳牙后的龋齿率。 父母在宝宝吃完奶、睡觉前和起床后,用干净的纱布蘸水清洁宝宝的口腔。 2. 刷牙必须用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可以有效地预防宝宝蛀牙。 对于 3 岁以下的宝宝,父母要将牙膏的用量控制在 1 粒米大小,对于 3~6 岁的孩子,应将牙膏控制在 1 粒豌豆大小。 这个剂量既可以防龋,也不会造成氟中毒。 3. 要帮孩子刷牙到 6 岁 6 岁之前的宝宝,还不能独立的完成刷牙过程中的全部动作。为了保证孩子的牙齿健康,家长需要帮助娃刷牙到 6 岁。 7. 乳牙蛀了不能不管 一颗乳牙要用 6~10 年,乳牙蛀了还会影响恒牙的生长。 如果孩子的乳牙中出现龋齿,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去专业的口腔科治疗,别再等换牙了! (以上内容转自丁香妈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