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宝宝的大便 1.奶瓣便 宝宝吃得略多,没消化完就排出来了。 便便上白色类似固体奶的物体是未消化的蛋白质或脂肪。 奶瓣便便较为常见,一般随着宝宝的成长会逐渐消失。 2.绿便 可能是因为宝宝没吃饱,肠道蠕动快,胆绿素染过之后,胆红素还没来得及给便便上色,就已经排出来了。 也有可能是因为宝宝受凉,腹部、脚部着凉让肠蠕动加快,很可能是腹泻的前兆,建议宝妈注意防范哦。 3.黑便 如果宝宝在服用含铁药物,吃了猪血、猪肝等含铁高的辅食,或者妈妈乳头破损,宝宝吸进妈妈乳头里的血,就可能出现黑便。 如果没有吃这些食物却排出了黑便,首先考虑高位消化道出血。越靠近肠道的出血,颜色越趋于红色。 4.油状便便 和腹泻有一点区别:腹泻是便便中水分大,油状便便只是看起来更润滑,在尿不湿上看着有边缘感。 油状便便多是因为妈妈吃得太油腻了,只要妈妈调整饮食,一般都会有所改善。 5.气泡便便 便便上有沫沫,多是因为宝宝的糖代谢不完全,如乳糖不耐受;母乳宝宝喝的前奶多,营养少;淀粉类食物吃太多等。 建议宝妈可以抓起宝宝双腿向上轻轻抬起,靠近小肚肚,帮助宝宝把多余的气排出来。 6.食物残渣便便 多半是便便中有叶子菜、玉米或者胡萝卜,消化不良导致,把辅食再切碎些即可。 7.蛋花便便 便便味道通常会发酸,有淡黄色细条,像鸡蛋汤一样。 这是病毒性肠炎的表现,如轮状病毒,若宝妈没有提前意识到,很快就会出现水样便便。 8.豆腐渣便便 大便完全不成形,黄绿色带粘液,渣水分离。 这是霉菌性肠炎的表现,需要及时去医院化验。 9.灰白色便便 胆道堵塞,胆汁出不来,就会让本该染黄的大便失去颜色感,即陶土色便便。 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如果大便出现灰白色,一定要尽快去医院,不要继续观察啦! 10.红色便便 若不是吃多了西红柿或红心火龙果,就要当心了! 与黑色便便相同,红色便便的颜色越鲜艳,越可能是肠道出血。 婴儿便便带血丝,有可能是过敏,也有可能是感染;果酱样便便伴哭吵、呕吐,可能是肠套叠哦,一定要及时就医。 11.粘液便便 便便上像是带着一层蚕丝衣,偶尔一次出现且宝宝没有其他不适(发热、腹痛、精神差等),不用担心,多是因粘液没有被消化导致。但如果连续超过两天出现,便中疑似有血(红、暗红、黑色便)或者有腥味,或出现呕吐、腹痛、发热等。 总的来说 奶瓣便便、油状便便、绿色便便、泡沫便便、食物残渣便便,都是安全的; 白色便便、豆腐渣便便、蛋花便便、黑便/血便/果酱样便便,一定要及时就医。 本文摘自: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得湿疹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每位家长都可能会经历湿疹带来的烦恼。 一提到湿疹,家长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过敏,一提过敏,家长就开始疯狂地寻找过敏原,想找到病根,斩草除根彻底治好湿疹。于是乎奶粉、牛羊肉海鲜等高危食物都上了黑名单!但看起来很简单的办法,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什么都不敢吃了宝宝湿疹还是反反复复,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个问题? 宝宝为什么会得湿疹,湿疹的病根到底是什么? 湿疹的发病机制并不是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多是由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们小儿皮肤科医生认为:婴幼儿期湿疹的发生主要是皮肤的屏障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免疫异常所致的。 简单打个比方,人体表面的结构为砖墙,最外层的角质层细胞就像砖块儿,细胞之间充满的脂质就像灰浆,他们共同形成了稳定的皮肤屏障,这样的结构被称为砖墙结构。 和成人相比,婴幼儿的皮肤结构发育不完善,皮肤很薄,细胞也小,皮肤的脂质含量也低于成人,也就是说砖块儿小,砖的层数也少,灰浆又不牢固。 所以婴幼儿皮肤的水分很容易丢失,外界的刺激很容易进入皮肤,产生各种皮肤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湿疹。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皮肤发育完善,抵挡能力增强,湿疹就会减轻或好转。我们在婴幼儿期要做的,就是大量地抹润肤油,帮助宝宝的皮肤锁住水分,同时抵挡外界的刺激。 宝宝得了湿疹以后的喂养问题 现如今,由于过敏知识的深入人心,家长产生了很大的误区。一些调查结果就显示,家长自认为的宝宝“过敏”和宝宝真正的过敏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时候是家长过分夸大“过敏”。湿疹是皮肤的炎症,是皮肤敏感了,跟食物的关系微乎其微。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母乳是防止孩子过敏的最好食品。 哺乳绝不是水渠灌溉,母亲吃口鸡蛋留给孩子嘴里的就是这口鸡蛋,而是营养物质经过母亲的消化系统吸收又经过母体分泌成乳汁喂给孩子。 经过母亲的这种吸收和分泌的过程,已经把宝宝最需要的营养留到了乳汁里,而对宝宝有害的物质已经被母体完全滤过。所以,母乳是宝宝防止过敏最好的食物,医生永远是把母乳喂养放在第一位的。 但有极少数的宝宝母乳喂养确实会大便次数增多伴有明显的血便,这个时候,建议妈妈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有可能是是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有可能是母乳不耐受。但即使是母乳不耐受,也是胃肠道的症状,很少引起皮肤的湿疹。 对于辅食或牛羊肉鱼海鲜等食物,道理是一样的。前面已经说到了宝宝湿疹的发生是因为皮肤的屏障发育不完善,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如果家长实在担心,我们可以用食物的回避试验和激发试验来判断。回避可疑食物两周,看宝宝的湿疹情况有无改善。如果没有,那我们恢复正常的饮食,如果确实明显改善,可以再食用可疑食物两周,观察湿疹是否明显加重,如果反复验证该食物与宝宝的湿疹明显相关,那么宝宝可能是特殊的体质,就别吃这种食物了,这种方法是比抽血查过敏源更准确。 湿疹确实很困扰家长,但是切忌病急乱投医,科学地认识疾病,积极有效地治疗才能让宝宝安然度过敏感阶段,健康成长。 (文章来自著名皮肤科刘晓雁教授)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作者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张芬护士长。)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我国以冬春季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一起来了解肺炎健康知识,学习如何护理肺炎患儿,让您的孩子远离肺炎。 什么是肺炎? 肺炎是指各种不同病原菌(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植物、矿物油等,以及过敏)等引起的肺部炎症。 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一般上感数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热型不一)、咳嗽、气促、肺部可闻及固定的干湿啰音。严重者呈点头样呼吸、三凹征阳性、唇周发绀。重症肺炎由于严重缺氧及毒血症,常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其他系统受累表现。 婴幼儿为什么容易患肺炎? 解剖结构的特点:婴幼儿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所以排出入侵微生物和痰的能力差,经呼吸道较易向下蔓延至肺炎。 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婴儿从母体中可获得的免疫物质,即免疫抗体然而,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但自身合成能力尚不足,所以一旦受到致病物质的攻击,非常容易患病。 生长发育特点:婴幼儿生长发育快,对各种营养的需求较高,如果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特别是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的缺乏,易发生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等疾病,这些内在因素,不但使婴幼儿易患肺炎,而且病情严重,能够威胁婴幼儿生命。 家长应如何预防小儿肺炎的发生? 根据小儿的年龄、身体的发育情况,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防止小儿发生营养不良和饮食失调,增强小儿的抵抗力。 尽量少与外界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家人若患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应注意与小儿隔离。 积极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因为佝偻病与肺炎的发生和预后都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年长儿童要多做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进行体格锻炼,增强对低温的适应能力。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做好预防接种,增强小儿对呼吸道病原体的免疫能力。 一旦患了肺炎家长如何护理他们呢? 给予舒适安静的环境,温湿度适合,减少他人的探访 合理喂养,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肺炎的患儿食欲下降,可少量多餐,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同时保证一定的优质蛋白的摄入。如果因鼻塞而妨碍婴儿吮吸时,可在餐前30分钟给予0.5%麻黄素溶液滴鼻,从而保证正常吮乳。在喂养中如果发生咳嗽,应停止喂养或进食,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对于呼吸困难的婴幼儿应该将其抱起,取半卧位喂哺,从而防止呛奶。 防止交叉感染:接触患儿前后家长都应洗手,对于感冒的家长,请暂时不要照顾患儿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对于能自行咳痰的年长儿,家属应鼓励患儿自行咳痰。 对于无法自行咳痰的婴幼儿,家属应该经常改变患儿的体位,并正确拍背(餐后1小时以后或餐前,每小时拍一次,每次5~15分钟),从而促进痰液的排出。 对于痰液粘稠的患儿,应该给予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时,家长应注意一下几点: 时间:餐后1小时以后,或餐前; 体位:半卧位; 口腔清洁:雾化结束后,为了防止小儿发生鹅口疮,对于年长儿应该鼓励漱口,婴幼儿应该用毛巾蘸水清洁口腔。 高热的处理:可先松开衣被、给予物理降温,如兵兵贴敷额,冰袋放置在额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如无法缓解,可口服泰诺林、美林等,但间隔不小于4小时。 皮肤的护理:在患儿体温下降的过程中,会大量出汗,这时候家长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上的汗液,同时更换干燥温暖的衣服 遵医嘱用药:家长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按计量给予小儿喂药,切勿擅自减药或加药 加强观察:家长要观察小儿的咳嗽咳痰的情况,体温的情况,一旦发现患儿出现点头样呼吸、口周发紫、呼吸急促、拒食,高烧不退、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家长在饮食上面应注意些什么? 患肺炎的小儿消化功能会暂时降低,如果饮食不当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给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吃奶的患儿应以乳类为主,可适当喝点水。牛奶可适当加点水兑稀一点,每次喂少些,增加喂的次数。若发生呛奶要及时清除鼻孔内的乳汁。年龄大一点能吃饭的患儿,可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 小儿肺炎的忌食: 忌食多糖之物:糖分是一种热量补充物质,功能单纯,基本上不含其他营养素。若小儿肺炎患者多吃糖后,体内白细胞的杀菌作用会受到抑制,食入越多,抑制就会越明显,而加重病情。 忌高蛋白饮食:瘦肉、鱼和鸡蛋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1克蛋白质在体内吸收18毫升水分,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素。小孩进食蛋白质多,排出尿素相对也会增高,而每排出300毫克尿素,最少要带走20毫升水分。因此对高热失水的患儿应忌食高蛋白饮食,当疾病后期可适当补充,以提高体质。 忌辛辣食物:辛辣的食品刺激大,而且容易化热伤津,故肺炎患儿在膳食中不宜加入辣油、胡椒及辛辣调味品。 忌滥用退热药:刚发热就用过多的退热药,不仅对机体不利,而且还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因此,对发热患儿应慎用退热药,且忌用药过多,以防体温骤降,大汗淋漓,发生虚脱。 忌油腻厚味:肺炎患儿消化功能多低下,若食油腻厚味,更影响消化功能,必要的营养得不到及时补充,以致抗病力降低。因此,不宜吃鱼肝油、松花蛋黄、蟹黄、凰尾鱼、鲫鱼子,以及动物内脏等厚味食品。若喝牛奶应将上层油膜除去,乳母也应少吃油腻,以免加重病情。 忌喝茶:肺炎患儿多有发热,应忌喝茶水。因茶叶中茶碱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可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还可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发热时,机体处于正邪相争的兴奋阶段,脉搏较快,饮茶后会刺激心肌,加重消耗,如此非但不能退热,相反还会使体温升高,诱发其他疾病。另外,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中医认为不利于肌表的邪气外散,对发热的小儿也是不相宜的。 忌生冷食物:若过食西瓜、冰淇淋、冰冻果汁、冰糕、冰棒、冷饮、香蕉、生梨等生冷食物,容易操作体内阳气,而阳气受损则无力抗邪,病情也难痊愈,故应忌食,特别对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更应禁忌。 忌乱服用清热药:金银茶、青果、板蓝根冲剂等清热药,对肺炎患儿有益。但不能较长时间服用,特别对体质较弱者,勿轻易服用清热药。否则,会伤及人体正气,使原来的症状加剧。 忌用酸性药物和食品:五味子、乌梅、维生素C、酸果、橘子、食醋等味酸,能敛、能涩、有碍汗出解表。
总访问量 97,737次
在线服务患者 489位
科普文章 16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