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体检别漏做大便常规和肛门指检(2014-08-12)大肠癌早期表现腹部肿块及淋巴腺肿大肛门出血血便大便变细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不规则)腹痛贫血记者 柴悦颖 实习生 吴莎琪 通讯员 张颖颖“我们医院化疗科,一周会来10个肠癌病人。”市一医院集团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郑松博士平时挺忙,不少患了大肠癌的病人都会来找他看病。上期健康微访谈,郑松博士谈及患肠癌的原因时说,许多人明明没有家族史,但高脂肪、高蛋白的不良饮食习惯,才让疾病找上身。“癌症让人谈虎色变,但罹患大肠癌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早发现早治疗,哪怕癌症晚期病人,也能延长生命。”肠癌复发转移却活得好好的“2007年,我患上了直肠癌,当时已属中期偏晚。”60岁的王阿姨说,当时马上住院开刀,术中发现有一颗淋巴结转移,于是做了根治切除。没想到,开刀一年后就复发了。“出院后,本来要做半年化疗,但我只做了三个月就放弃了。”王阿姨回忆,复发后,癌细胞一下子转移到了肺和肝,已经没法再做手术了,医生预言只剩下三个月寿命。“当时我情绪特别低落。在市肿瘤医院,郑医生给我打气,说只要规范化治疗,哪怕癌症晚期,也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王阿姨随即开始了靶向治疗,并三个月定期复查一次。其间发生了骨转移,但也没击垮她。七年过去了,王阿姨照样活得好好的。最近一周,她刚完成了又一次化疗,肿瘤已经明显缩小。在郑松眼里,王阿姨算是带瘤生存的成功典型了。“肿瘤其实不可怕,但大部分人一听说患了肿瘤,就认为肯定活不长。其实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大部分可以延长生命。”郑松说,癌症早期病人,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90%至95%以上;癌症晚期病人,治疗后也可以再活2年到2年半以上。大便性状或习惯改变要警惕大肠癌是全球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大肠癌排在浙江省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死亡率为第4位。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76.42/10万和26.33/10万,相当于浙江省内每1308个人,就有一人患上了大肠癌。“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郑松说,平时他接诊的病人中,男女比例为1.65∶1。哪些人容易罹患大肠癌呢?“大肠癌的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喜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如肉类、较油腻的食物;体形肥胖,平日缺乏运动,久坐办公室;盆腔放射线照射治疗;有溃疡性结肠炎或大肠癌家族史,是促使大肠癌发生的不利因素。”郑松提到,特别是大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患大肠癌的危险,比一般人高5到10倍以上;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人,90%会癌变。与大多数癌症的隐匿性类似,大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病人只是感到有些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但随着癌肿发展,症状就会逐渐浮出水面,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有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体检时大便常规和肛门指检别漏做引发大肠癌的因素有很多,既然改变不了爹妈给的基因,但可以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郑博士说,要做到早预防可以从下几点入手:一是饮食均衡,在日常饮食中,年轻人要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少吃红肉,以鱼、禽、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多吃淀粉和纤维多的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二是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最好在固定时间排便,不让废物在体内停留过长时间;三是多运动,有条件的可以打打球、游游泳,平日里比较忙的办公族,则可以每天散散步,这有利于促进大肠蠕动,保持肠道健康。“如果大便里带有血迹,排便习惯及大便形状改变,长时间便秘或腹泻,使用一般的促进肠道蠕动和止泻药物没有效果,长时间腹部隐隐作痛,出现任何一个情况,就要引起重视了。”此外,经常腹胀的人也需警惕,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腹胀在一段时间内突然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肠梗阻患者也需做个排查。临床上有不少肠梗阻患者,在手术后才发现是结肠癌。郑博士建议,平时,容易罹患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可以每1到2年做一次肠镜,而40岁以上人群不论患病与否,都应该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平时,很多人体检时不愿意做的大便常规和肛门指检,一定不能漏检,这对于早期发现大肠癌很重要。
原创 市一医院 杭州市一医院 2022-02-1117:18 发表于浙江 “我肿瘤扩散,基本上没什么希望了。”说这句话的人是胡女士(化名)。今年38岁的她,不久前被查出:十二指肠肿瘤。从检查到确诊,不过是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胡女士语气里全是绝望。“我的孩子还小,我实在是舍不得。”去年秋天,胡女士发现自己大便颜色不对劲,发黑。去了医院后,医生建议她做一下胃镜检查。胃镜到了十二指肠部位,竟遇到了阻碍,不易通过——医生发现原来是一个巨大的肿物堵住了整个肠腔,肿物足足有8.15.95.7那么大,像一个巨大的“鸭蛋”。之后,病例诊断为低分化癌。带着沉重的心情,胡女士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就诊。接诊的郑松主任经过详细检查后,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此时,胡女士的十二指肠肿瘤已经侵犯全身多处,包括胃窦、胰头、左侧锁骨区、腹膜后、肠系膜淋巴结多发转移,腹盆腔恶性积液、腹腔网膜及系膜种植转移,胸椎亦受累及,已经是肿瘤晚期。这个噩耗对这个年轻的妈妈和整个家庭都是晴天霹雳。作为一名年轻的妈妈,她最放心不下自己未成年的子女。被确诊癌症之后,她已经在心里默默酝酿一场“告别”,甚至都在计划着写遗嘱。胡女士再三和郑主任表达强烈的治疗意愿,“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孩子,想陪她到长大。”提起女儿,就触到了胡女士心里最深处的柔软。郑主任的一句话打开了胡女士的心结:“现在治疗肿瘤有很多方法,我们都可以试一试,只要你不放弃,我们一定不会放弃。”决定积极治疗后,郑主任团队一方面选取患者转移淋巴结再次活检行基因检测(二代测序NGS、微小残留灶MRD等),另一方面,他和消化内科、胃肠外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沟通,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最终决定,采用多种治疗方式轮番上场——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各学科专家诊疗意见,对患者进行了全身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腹腔热灌注化疗。初战颇见成效,随后,团队对胸椎的转移灶放射治疗,之后根据基因检测结果予以精准靶向治疗。治疗2个多月后复查CT,令人惊喜的是,胡女士病灶缩小的极为显著,肿瘤标志物CA199从2800多下降到了正常范围。治疗团队决定继续使用MRD方法动态监测肿瘤复发和耐药,以及时更改治疗方案。更为神奇的是,今年年初,胡女士再次复查胃镜,她又碰上了当时首诊时的那位消化内镜医生,这位医生对胡女士印象深刻,多次联系郑主任,核对是否为当初那个病人,实在是难以置信,胡女士十二指肠黏膜光滑、未见溃疡及新生物,十二指肠的肿物竟然奇迹般的消失了!这对胡女士及其老公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当天晚上发了多段微信消息给郑主任,直言“看到这样的治疗效果,找了个角落好好哭了一场!感谢郑主任团队的救命之恩,一生难忘!”,并表示“这代表我感恩一辈子+我老婆感恩一辈子=感恩两辈子!”治疗前治疗后什么是MRD检测 微小残留病灶(Minimumresidualdisease,MRD)是指恶性肿瘤经过治疗后体内残留的微量肿瘤细胞的状态,是肿瘤复发的根源。准确的MRD检测是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医疗的基础,可预测临床结果并对患者的危险程度进行分层,指导治疗决策,早期预测肿瘤复发,确定实体瘤方案更改的最佳时间。2021年11月,《Nature》子刊发表了一项ctDNA-MRD研究结果,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ctDNA-MRD分析不仅具有预测复发的功能(较影像学发现复发中位提前了88天),还可预测辅助化疗的获益情况(阳性患者可获益于辅助治疗,阴性患者没有获益),表明ctDNA-MRD的检测可更好地预测疾病复发风险,并帮助指导辅助化疗决策。MDR对于评价治疗疗效、预测疾病复发、实施精准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科也将此技术适时选择进行优化,更好地服务病人,为各位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法及技术。消化肿瘤内科简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一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是集肿瘤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热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杭州市医学高峰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肿瘤融合研究与精准诊治实验室,也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临床技术能力突出,在肝胆胰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胃癌、食道癌以及其他实体恶性肿瘤的综合诊治上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在各种晚期癌症的营养治疗、癌性疼痛与癌性胸腹水的控制方面,恶性肿瘤的骨、脑转移的综合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专家简介郑松 主任医师杭州市一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浙江大学肿瘤学博士,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曾留学英国从事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最美杭州人”、“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和“杭州市五四青年奖章”。入选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浙江省首批医坛新秀,杭州市成绩突出科技工作者,浙江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杭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首批杭州市科普专家。获第十届杭州市青年科技奖。系浙江省新世纪“151”优秀中青年人才第二层次和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人才重点资助人选。杭州市I类重点学科肿瘤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主攻学科擅长肝胆胰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胃癌、食道癌、胃肠道间质瘤以及肺癌、乳腺癌等其他实体恶性肿瘤的综合诊治,尤其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热疗等,并对恶性肿瘤的骨、脑转移的综合治疗,晚期肿瘤的营养、姑息和止痛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医疗成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重大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有多项创新性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作为负责人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杭州市科技进步奖、杭州市自然科学学术奖、杭州市科技创新奖一、二、三等奖10余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最高影响因子7.561)及中华系列等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报中3项。编写专著2本。学术兼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技术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MDT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委会中西医结合肿瘤营养学组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及细胞治疗专委会副主委,浙江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委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委会委员,浙江省肿瘤靶向治疗技术指导中心委员等10余项。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本文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版权归医院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转载请注明出处
杭州市一医院 022-01-2917:44 发表于浙有一种癌,被称为21世纪的癌中之王,不易早期发现,恶化程度高,扩散快,预后差,难治,被医生们冠以“癌王”的称号,它就是胰腺癌。在很多人眼里,患上胰腺癌就相当于判了死刑。然而,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一群不向病魔低头的医生,以最大的努力在书写生命的奇迹。不久前,曾经被断言活不过半年时间的病患,在市一医院整个医疗团队的奋力救治下,从死神手中逃过一劫。肚子胀恶心一查竟是胰腺癌59岁的桐庐人刘大伯(化名)平时身体不错,很少去医院。一年多前,向来胃口不错的他总是感觉到肚子胀,还有恶心呕吐的症状。以为是常规的消化不良,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简直是晴天霹雳,他被确诊为无比凶险的胰腺癌。这种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一发现往往就是中晚期,而且发展极快,必须要和病魔抢时间,刘大伯马上做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过后,本以为可以逃过一劫,可万万没想到,在手术后不到一个月,辅助治疗期间刘大伯又被发现胰腺癌肝脏多发转移,随后刘大伯又接受了最新的靶向+免疫联合治疗,但肿瘤还是持续增多增大。简直是雪上加霜。医生断言,刘大伯生存时间不到半年。一纸“死亡通知书”送来,难道就此坐以待毙?多学科“团战”寻求“胰腺”生机几近绝望的刘大伯慕名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肿瘤内科郑松主任医师的门诊,郑主任看了CT片发现肝脏有数十枚转移病灶,这种情况下,治愈希望渺茫,而且困难重重。但是,市一医院的专家们从不轻易向病魔低头。由于疾病进展迅速,患者情况每况愈下,郑主任马上将患者收住入院,并且立即预约了市一医院徐骁院长领衔的肝胆胰疑难病多学科联合门诊。针对刘大伯的病情,徐骁教授组织了多学科讨论(Multidisciplinaryteam,MDT),由肝胆胰外科、消化肿瘤内科、消化内科、放疗科、放射介入科、超声介入科及病理科等多学科顶尖专家共同参与,为刘大伯“量身定制”合理优化的治疗方案。经过先后两种方案化疗、靶向治疗,并进行了2次肝脏射频消融治疗后,刘大伯体内顽固的癌细胞被渐渐“击退”——肿瘤指标(癌胚抗原和CA199)呈现明显下降,由最高>12000降到了正常范围。更令人可喜的是,影像学检查显示原本密密麻麻几乎长满了整个肝脏的肝转移病灶较前明显缩小、减少,最近一次的CT和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肿瘤已完全消失,达到临床治愈。“胰腺癌作为‘癌中之王’总是来势汹汹,但是医护人员从未低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段能够对抗它,只要能够及时发现,规范治疗,还是会有很大的机会空间。”郑松主任说道。至此,市一医院专家队伍又一次通过“团战”战胜癌王,刘大伯也终于对生活重新拾起了信心。专家简介郑松 主任医师杭州市一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浙江大学肿瘤学博士,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曾留学英国从事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最美杭州人”、“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和“杭州市五四青年奖章”。入选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浙江省首批医坛新秀,杭州市成绩突出科技工作者,浙江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杭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首批杭州市科普专家。获第十届杭州市青年科技奖。系浙江省新世纪“151”优秀中青年人才第二层次和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人才重点资助人选。杭州市I类重点学科肿瘤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主攻学科擅长肝胆胰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胃癌、食道癌、胃肠道间质瘤以及肺癌、乳腺癌等其他实体恶性肿瘤的综合诊治,尤其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热疗等,并对恶性肿瘤的骨、脑转移的综合治疗,晚期肿瘤的营养、姑息和止痛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医疗成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重大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有多项创新性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作为负责人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杭州市科技进步奖、杭州市自然科学学术奖、杭州市科技创新奖一、二、三等奖10余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最高影响因子7.561)及中华系列等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报中3项。编写专著2本。学术兼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技术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MDT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委会中西医结合肿瘤营养学组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及细胞治疗专委会副主委,浙江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委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委会委员,浙江省肿瘤靶向治疗技术指导中心委员等10余项。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本文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版权归医院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