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如意
主任医师
副院长
心血管内科岳文伟
主任医师
心血管三科主任
心血管内科刘立中
副主任医师
副院长
心血管内科李晓梅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心血管内科刘兵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心血管内科孟令东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心血管内科柳翠霞
副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赵成军
副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高成志
副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王涛
主任医师
3.0
虞华鹏
副主任医师
3.0
心血管内科李龙
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刘梵
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唐书义
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张爱民
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赵学印
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庄业韶
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董正森
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刘学秋
副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姜婕
副主任医师
2.9
刘强
主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廖素珠
副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浦艳华
副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王光富
副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皇甫丰田
副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姚伟东
副主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赵震
主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刘德华
主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毕秀凤
主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高绍喜
主治医师
2.9
孙玲
主治医师
2.9
心血管内科徐小燕
主治医师
2.9
术后用药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再狭窄,主要药物:(1)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300mg,每天一次,一个月后改为100mg,每天一次,长期口服。波力维75毫克至少药物支架1年,裸支架半年。(2)他丁类调脂药,一般常用立普妥,普拉固,舒降之等。即使胆固醇正常,也要服用。实践证明此药预防再狭窄和新的冠脉狭窄有积极意义。最少使用6月--1年。本人拙见长期服用。(3)被他受体阻断剂,例如倍他乐克,康可等,如果没有禁忌症,建议长期服用。(4)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降压药物和降糖药物。有效的把血压和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1)根据医嘱坚持服药,预防支架内血栓及再狭窄。(2)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戒烟控酒;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食物;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有规律的坚持轻松和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保持精神愉快,改变急躁易怒的性格;保证足够的睡眠;减少精神刺激和紧张。(3)保持血压血糖和血脂正常。( 4)出现心前区疼痛或不适,及时到医院检查。(5)注意术后服用的药物的副作用。(6)按医嘱定期复查。(7)尽可能避免核磁共振检查。10,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如何调节饮食?
隐蔽性高血压约有35%可发展为持久性高血压,并有较高的心血管危险性。大量研究发现,隐蔽性高血压的个体有不同程度的靶器官损伤,比白大衣性高血压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性还大,并有较高的心血管死亡率,与持续性高血压无明显的不同。此外,隐蔽性高血压常常被漏诊,预后较差。因此,应提高重视,早发现,早治疗。注意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当前,许多国家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都超过8%,甚至更高,但检出率仅为7.6 %~15.7%。如仅依靠偶测血压,可能漏诊严重,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在依靠诊室测血压诊断的1级高血压患者之中,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占20%~30%。对于白大衣性高血压,因为其诊室血压高,容易引起临床医生注意,随访工作容易进行。而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正常,故更容易被漏诊。有报告显示,从市区居民登记中选择超过18岁的居民1153人,分别采用诊室测量和家中测量血压,一周测量12次。结果发现,在一般人群中隐蔽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为8.9%,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6%,由此提示,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低于隐蔽性高血压,影响隐蔽性高血压发病率可能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避孕药、久坐和向心性肥胖等。最近研究结果还表明:儿童中患隐蔽性高血压疾病也较为常见,在健康的儿童发病率为10%~15%,隐蔽性高血压发病率也较白大衣高血压高。还有研究认为:男孩比女孩更易得隐蔽性高血压。在136个儿童高血压患者中,15人患有隐蔽性高血压,其中男孩占19%,女孩占5%,在年龄较小(≤15岁)和年龄较大(>15岁)者无显著差异。隐蔽性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血糖升高,心率增快,肥胖、左室肥厚、动脉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常有高血压家族史。因此即使偶测血压正常者也应作24 h动态血压监测或坚持家中自测血压。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与体位反射、血管活性物质平衡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25羟化维生素D水平、Ni水平低下、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临床特征:无特殊性,但可发现隐蔽性高血压与一般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相似,只是易被忽视。虽然患者偶测血压正常或血压正常高值,但仔细观察,往往有程度不同的表现多重危险因素交织与健康者相比,隐蔽性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饮酒比例、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均显著增高,提示隐蔽性高血压的患者有更多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隐蔽性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原发性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大于隐蔽性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患者饮酒的比例显著增高,平均年龄、吸烟比例较正常人高动态血压提示异常改变隐蔽性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发现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白昼及夜间动态血压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偶测血压显著高于隐蔽性高血压组,但两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白昼动态血压均无显著性差异压正常组相比,隐蔽性高血压组的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收缩末期压均显著升高,反映大动脉硬化的参数的增强指数也显著升高。上述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可能增加心血管病危险性收缩血管因子活性增强蔽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血栓素(TXA)和神经肽(NPY)水平高于血压正常组。但是低于原发性高血压组;而隐蔽性高血压组患者血浆中前列环素(PGI)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低于血压正常组,高于原发性高正常组患者。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隐蔽性高血压组患者白昼收缩压水平与TXA、NPY水平直线相关;白昼舒张压水平与血栓素A2(TXA2)水平直线相关。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TXA2、PGI、NPY、CGRP较正常血压的人不同,表现为收缩性血管因子活性增高,舒张性血管因子活性降低,提示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可能参与了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心血管和肾脏双重损害 隐蔽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心动脉压增高,左室壁厚度和左室重量均明显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显著性差异;隐蔽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及其顺应性下降,与高血压患者的结果相近似。由此表明隐蔽性高血压可引起靶器官损害,增加心血管危险性隐蔽性高血压与全身动脉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患者动脉功能的改变在高血压诊断之前已发生,且独立于年龄和血压的变化。隐蔽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低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但高于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的表现为尿β2 微球蛋白和微量白蛋白水平增高,高于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故认为,隐蔽性高血压可导致一定程度的肾脏损害,其损害程度与白昼血压水平呈直线相关。临床诊断:兼顾血压和并存危险因素隐蔽性高血压诊断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多数表现为对应激状况或运动有较强的升压反应。要注意偶测血压正常,但合并多重危险因素以及靶器官损害的患者。血压诊断切点证据显示,隐蔽性高血压是靶器官损伤和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对隐蔽性高血压的诊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诊断隐蔽性高血压的标准通常是诊所偶测<140/90 mmHg,而动态血压或家庭自测白天血压≥135/85 mmHg。偶测血压正常伴多重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在男性偶测血压正常者中,出现血脂紊乱、过度饮酒者其发生率比较高。因此,对于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男性、高龄、血糖、脂代谢紊乱肥胖、吸烟、心血管病家族史等)予以重点关注,进行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偶测血压正常伴靶器官损害血压正常及血压高值者,并存在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应进一步做24 h动态血压或家庭自测血压。若动态血压或家庭自测白天血压≥135/85 mmHg,即可诊断隐蔽性高血压。防治对策: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并举首先应对患者密切随访,观察其自然转归和对靶器官的影响。凡隐蔽性高血压患者均应坚持治疗性生活方式。对有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应按原发性高血压处理,在不良生活方式干预同时,联合降压药物治疗。注意筛查隐蔽性高血压继续提高人们防治高血压的意识,定期健康体检,注意规范测量血压,有适应症时应做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医生应重视将动态血压、自测血压与诊室血压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以免漏诊单纯诊室血压测量不能发现的“隐蔽性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应该重视隐蔽性高血压的筛查:在冠心病、脑卒中、肾病和糖尿病患者中注意自测血压。此外,对一过性升高者也应注意检查动态血压和注意监测家庭自测血压。对有不良生活方式者特别是诊所血压已在正常高值时,应注意筛查隐蔽性高血压要注意药源性高血压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呈上升趋势的情况:这部分人往往在一定时间内处在隐蔽性高血压阶段。对于高危人群应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隐蔽性高血压,提高控制率首先,针对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常用长效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扩张剂。其次,为提高治疗效果,应采用优化联合用药方法的治疗。在一般情况下,多采用长效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重视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隐蔽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往往合并多重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心血管疾病。综合干预对治疗隐蔽性高血压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物、抗动脉硬化和扩血管的硝酸酯类药物等应用。这样不仅提高控制率,而且降低了致残率和死亡率。
总访问量 1,221,521次
在线服务患者 471位
科普文章 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