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公立三甲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心身疾病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什么是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怎么治疗?心身疾病是心身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它是指以躯体症状为主,心理、社会因素与个性特征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心理治疗或心身综合治疗效果较满意的一类疾病。它其实包括了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躯体症状障碍、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等。 心身疾病的重点在于怎么去“明心调身”,“明心”是第一位,中医讲究“心主神明”,只有心的问题清楚明晰,我们心里的能量才会自由顺畅流动,处理问题才会“有的放矢”,前进的方向才不会错。 “明心”首先要觉察,觉察到既往的不合理认知和惯性行为模式,觉察到症状背后的隐藏的语言,觉察到内心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临床上有一部分中老年的患者,因为某种原因(离异、分居、空巢等)空间独居或情感独居,出现了失眠的症状,其实是跟他自己一个人相处,内心的孤独感是有关系的,当夜晚来临,离开了白天的喧闹,独自一人在家中,孤独的感觉悄悄的由内到外的流露出来,在现实层面就会表现出失眠。这一类失眠的患者你会发现刚开始用药效果挺好的,但是过一段时间效果又转差了,给他调整治疗方案还是不行,用了安眠药又出现对安眠药的担忧恐惧,或者病情稳定了又开始出现头晕心慌等其他躯体不适。如果作为医生不明白症状背后的语言,那这个患者其实治疗效果是不好的,我们就要协助患者去“明心”,去看到失眠症状背后的孤独感。 在这其中“止”是关键,往往我们很多时候会受我们各种想法、躯体不舒服、情绪给控制,远离了我们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当我们觉察到的话,这时候就要有一个“止”,回到自己的内心。 “明心”的第一步是觉察,第二步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顺其自然是指接受我现在的状况、情绪、症状和想法等,不要想着去克服、控制或者是对自我的攻击和自责,因为你所做的之前其实可能都已经做过,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换一种思维或者行为模式,看到另外一种选择。顺其自然,就是不评判的如实接受它本来的面目。为所当为,就是回到当下的感受和所要做的事情。 在这其中,“信”是关键,相信我们不断开展新的尝试会带来一些变化,相信自己有能力变的更加成长,我们各种负性的想法、身体不舒服的感受和情绪就好比潮水一样,只要我们坚守住本心,会逐渐的消退。 调身的方法包括中药、西药、针灸、刮痧、静坐等。在之后会跟大家一一涉及,这里先不具体论述。
关于心身疾病,您所了解的有哪些?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但是真正的健康并不只是身体上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而是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都同时处于良好状态。 人类疾病可以分为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而心身医学的核心问题是心身相关,比如应激因素、情绪、性格与某些躯体疾病密切相关。心身医学的发展已有半个多世纪,在心理学和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心身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 心身疾病 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一组躯体疾病,但在其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方面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心身疾病是根据心身医学的理论界定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是心身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临床常见的心身疾病如下: 一、循环系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神经症; 二、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 三、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癔症); 四、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肥胖症; 五、生殖泌尿系统:原发性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围绝经期精神障碍、产后抑郁症等; 六、神经系统心身疾病:偏头痛、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抑郁障碍; 七、儿科心身疾病:神经性厌食、贪食、神经性呕吐、夜间遗尿症、夜惊; 八、耳鼻咽喉及口腔科心身疾病:咽腔异物感、失声、耳鸣; 九、皮肤科常见心身疾病:神经性皮炎、全身瘙痒症、斑秃; 十、外科领域的心身医学问题: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透析病人的心理问题、器官移植病人的心理问题、美容整形外科的心理问题等等;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 心身疾病既是一类疾病的独立分支,又和内科疾病、精神科疾病有部分的交叉和重叠。上述心身疾病的分类中所涉及的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都是内科常见病;而心脏神经症,其实就是精神科提到的焦虑症,焦虑症本身包括精神焦虑、躯体焦虑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症患者所表现的躯体不适症状,最常出现的是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当然,经过常规检查,并不存在心脏的器质性病变。其他还有前面提到的抑郁症(包括产后抑郁、卒中后抑郁在内)、躯体形式障碍(包括疑病症)、癔症(可以出现过度换气综合征)、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呕吐)等。这些都是与心身医学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 心身疾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过程中都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关。良好的心理因素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达到药物治疗所达不到的效果,反之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则会大大削弱对躯体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以加重躯体疾病,而躯体疾病的加重又会反过来影响患者的心理,引起焦虑、忧郁、悲观、恐惧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与身体相互作用是目前心身疾病久治难愈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心身疾病的认识除了在治疗时注意心身相关的双重治疗外,必须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心身疾病的诊断与一般临床诊断的内容不同,除了应作出躯体疾病诊断之外,还要对病人的心理方面作出诊断,有时还要作出关于躯体和心理相互关系的诊断。由于心身疾病的诊断需要兼顾两个方面,所以作为最终的综合诊断形式,有以下两种:其一是作出躯体和心理两方面的诊断,如高血压和焦虑状态;其二是把躯体和心理合并起来诊断,如神经性厌食,心因性痉挛性斜颈等。 心身疾病的治疗也不能单从内科、外科或其他某一临床科室着眼,应从心身整体观念出发,并用躯体和心理方面的治疗,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疗。心身疾病可由心理因素产生躯体症状,同时也可以因躯体症状加剧心理障碍,因此心身疾病的治疗在关注躯体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方面的治疗也是心身疾病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预防工作应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心身疾病的个体预防包括: 1.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格健全体现情绪相对稳定,行为模式具有建设性、可预测性; 2.健康的体魄,需要科学、持续的锻炼才能形成,而各种锻炼对于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心理压力十分有益; 3.既要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又要适度的自我满足。达到自我与内心、与环境和谐共处; 4.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依赖的社会支持系统。当你遇到挫折和应激时,良好的支持系统能够帮助你缓冲这些压力; 5.科学合理的应对方式,比如利他性的行为,合理化的解释。
从安倍首相因病辞职谈心身疾病01前段时间,日本首相安倍因健康原因宣布辞职。据报道,安倍首相8月上旬的检查中确认溃疡性大肠炎再次发作。此病属于炎性肠炎(IBD)的一种。大肠炎,指盲肠、结肠、直肠的炎症。主要的是溃疡性结肠炎,根据病变程度、累及部位及范围不同,溃疡性结肠炎分别表现为:血便及黏液样便;大便频繁,每天可多达80次,带血黏膜等不同成分;下腹胀痛,广泛的腹部压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体重减轻及虚弱;发热和对特殊食物的不耐受(牛奶、鸡蛋)。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02心身疾病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心理。就溃疡性结肠炎而言,长期观察表明,在该病的发生之前已经存在着较大的情感压力,通常与真实的,幻想中的或可能发生的与他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破坏有关。其他诱发因素有外在或内在压力所导致的生活条件的改变,与患者不愿成长、独立有关。在考察诱发因素时就发现有客体关系的破坏,对环境被动的依赖及期待,并依附于某个重要客体使得个体很难以成熟的形式处理社会环境中复杂的问题。通常,患者不能形成稳定的内化性客体表象,以至于患者避免独立行动和担负责任。攻击性一般被掩盖和压抑下去,患者表现出对社会制度良好的遵从。显然,患者存在着自我价值的问题,但通过无所不能、理想化和认同以及共生性关系的方式,患者得以妥协。同样的,胃溃疡的发病也是如此。我在“禅疗四部曲”之《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这本书中曾经写道:著名的“胃瘘”实验有力地证明了情绪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早期的心身医学研究专家沃尔夫选择了一名胃瘘病人作观察对象。当病人情绪低落、抑郁时,通过胃瘘管可看到胃蠕动消失,胃粘膜因血管收缩而变得苍白、胃液分泌减少,胃酸浓度降低;病人处于焦虑或愤怒状态时,胃蠕动加剧,胃粘膜充血变红,胃液分泌增加,胃酸含量升高,有时甚至可看到胃粘膜受到胃液的侵蚀。这个实验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忧愁的时候不思饮食,为什么有人越生气进食量越大。这是由于愤怒时胃的上述变化使胃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过度加强,从而引起饥饿感,而且,大量进食会缓解紧张状态,减轻高酸度的胃液对胃粘膜的侵蚀。动物实验也证实了情绪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用同窝的两组大鼠进行实验。在每只鼠的尾巴上系上电极,在给电前发出信号,使一组大鼠能主动控制而不受电击,另一组则不能主动控制而常面临遭受电击的威胁,后者因焦虑、恐惧、紧张不安的情绪影响,几乎都产生了胃溃疡。03因此,要解决诸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偏头痛等心身疾病的有效治疗问题,必然要改变临床疾病诊疗的单一生物医学模式,而要引入心理医学和社会医学模式,把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结合起来,形成临床医疗、心理治疗合作的诊疗新模式。而当下,医学界过度重视药物治疗,对心身疾病心理治疗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我在《唤醒自愈力:用禅的智慧疗愈身心》这本书中曾经引用过一个案例:19岁的大学生乔丹·鲁宾来自佛罗里达,病痛折磨了他很长时间。他的症状是1994年夏天的一个午后突然出现的,首先他感到体乏,并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和腹泻,一个礼拜内他的体重就轻掉了20磅;每天晚上他都会发烧到40摄氏度,而且隔一两个小时就得跑一趟厕所,最后造成了严重的失眠;几个月之后,他极度消瘦,形如集中营犯人。经过医生诊断,他患上了克罗恩病,一种“无法治愈”的肠道退化性疾病。此后的两年,他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最后竟坐上了轮椅。他咨询过来自7个国家的70多位健康专家,试过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但总是找不到治愈的方法。乔丹总结道:“一些被证实有效的营养品,其实根本就没有科学依据,我想要活命,就得继续吃这些药,可是这些药的副作用几乎和我的病痛差不多。”04怎么办呢?我们在长期从事的“禅疗”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心理障碍、心身疾病、慢性躯体疾病的根源在于生活模式上,如果不能把治疗的方向回归到“生活问题”上进行解决,那么,即使新药发明再多、医保福利进一步提高,我们也是难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的问题。下面举我写在《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这本书中的案例来说明一下:该来访者系55岁的男性,因反复关节疼痛四处求治,后在上海某大型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过激素、免疫抑制剂、止痛药等治疗有效,但症状反复。有一次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类风湿性关节炎属心身疾病,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做心理治疗。经过了解,该来访者的疾病起因于8年前,独生女儿找了个对象,对方不愿做“上门女婿”,但当时同意让他们的孩子跟母亲的姓。1年后女儿在另一城市结婚,并育有一个儿子,但女婿迟迟不给儿子取名字。期间两方闹过许多别扭,女儿也因此差点与丈夫离婚。来访者此时开始出现全身关节疼痛,全家人也开始陪其走上四处求医之路……开始时尝试认知行为治疗,但收效有限。后予以小剂量的阿密替林治疗,收效亦差。此后就中断心理治疗,他带着痛苦生活着。半年前一次偶遇,他带着2岁的孩子在玩,谈起关节炎的情况,他说现在基本上没有症状了,“自己都不知道是如何好的”。问起旁边孩子的情况,他说是第二个外孙,跟自己的姓,言谈中露出满足的神情。现在大家不难理解“调心”在治病中的意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