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甲状腺组织分泌的糖蛋白,可把甲状腺球蛋白看做装载甲状腺素的运输车,装载着甲状腺素储存在甲状腺滤泡腔中(每个TG约有2个甲状腺素(T4)和0.5个三碘甲腺原氨酸(T3)分子)。在生理状态下,甲状腺大小是决定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的主要因素,正常情况下有很少量的甲状腺球蛋白释放入血,正常值为1.7—56ng/mL。 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和甲状腺癌组织都分泌甲状腺球蛋白,由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病灶的多少和大小决定,分化型甲状腺癌(如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等)分泌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在全甲状腺切除术后降低或者测不出,甲状腺球蛋白在术后连续监测中逐渐升高则需要警惕术后残留异位甲状腺、肿瘤复发或者转移。甲状腺球蛋白小于1ng/mL时复发的几率很低,在1ng/mL~10ng/mL之间时,复发的几率约为20%左右,大于10ng/mL,复发几率大于60%。所以,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动态监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可以预测早期复发和转移。 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时应该同时检测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因为25%的甲状腺癌患者存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其存在可以干扰甲状腺球蛋白的检测。当然应该结合甲状腺球蛋白变化、甲状腺超声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的结果,而不能机械地单一依据甲状腺球蛋白对甲状腺癌做最后判断。
乳腺钙化灶是何方神圣?长啥样?通俗地说,就是乳腺钼靶黑胶片上的白色“亮点点”。针对乳腺的三个检查:B超、钼靶、磁共振,乳腺钼靶对钙化灶最敏感。在钼靶的黑胶片上,不仅可以看到钙化灶的分布走向图,还可以根据钙化灶的长相来判断病灶的性质。那么,乳腺钙化灶如何形成的?有乳腺钙化灶,就有癌变倾向吗? 乳腺钙化灶到底离乳腺癌有多远呢? 乳腺钙化灶是如何形成的? 其实,乳腺钙化灶就是一些钙盐沉积于乳腺中。可以是乳汁淤积残留的沉积物,也可以是乳腺炎症的渗出物;可以是纤维腺瘤中坚硬如石的粗大钙化灶,也可以是乳腺癌中恶性肿瘤细胞的坏死残骸。 人体内许多器官都有可能形成钙化灶。例如:肝脏钙化灶与肝内胆管结石有关;肺内钙化灶,基本以良性病变为主;甲状腺钙化灶,有三分之一是恶性病变;乳房钙化灶,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乳腺良性钙化灶长啥样? 乳腺良性钙化灶通常表现为散发的、粗大的钙化灶,有时为双侧的,或伴有其他良性病变。也就是说,乳腺病、乳腺小叶增生、哺乳后奶水未完全吸收、乳腺炎渗出坏死等,都有可能存在乳腺钙化灶。 乳腺恶性钙化灶长啥样? 乳腺恶性钙化灶主要表现为聚集的、细小的钙化灶,有时沿乳腺导管分布,如同树枝状;有时新出现的或新增加的钙化灶,恶性的可能也较大。乳腺癌或导管内癌有时会伴有恶性钙化灶。 乳腺可疑钙化灶长啥样? 乳腺可疑钙化灶是指钼靶报告上显示BI-RADS 4a的钙化灶,分布较聚集,颗粒小,无法准确评估,常常需要磁共振来协助判断病变性质,或者手术活检明确良恶性。可疑钙化灶中仅20%病变为恶性,并且绝大多数是导管内癌。 因此,乳腺钙化灶形形色色,大部分还是以BI-RADS 3的良性病灶为主。BI-RADS 4a的钙化灶也仅有5%的病变为乳腺浸润性癌。只要稳定的、没有新发现的钙化灶,它离乳腺癌的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
由于癌症治疗可能会增加有乳腺癌病史女性的骨质疏松风险,目前ASCO指南推荐对于下列这些人群进行基线的骨密度筛查评估:ASCO指南提出对下列人群进行基线筛查评估(通常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1.65岁以上女性。2.符合以下任意特征的60-64岁女性:骨质疏松家族史、体重<70kg、有非创伤性骨折史,或有骨质疏松的其他危险因素(例如,吸烟、久坐生活方式和饮酒)。3.接受芳香酶抑制剂(AI)治疗的绝经后女性,包括推荐使用AI但还没有开始使用的患者。4.发生治疗相关过早绝经的绝经前女性。对于AI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芳香化酶抑制剂也就是AI类药物,临床常用的包括:依西美坦(阿诺新),来曲唑(弗隆),阿那曲唑(瑞宁得)等,它的原理是抑制绝经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生成,降低血液中雌激素水平而达到治疗目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和LHRHa可导致骨密度下降或骨质疏松。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前常规推荐骨密度检测,中国抗癌协会指南推荐: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每12个月监测1次骨密度,并进行骨密度评分(T-score)。1.T-score小于-2.5,为骨质疏松,可开始使用双膦酸盐或地舒单抗(denosumab)治疗;2.T-score为-2.5~-1.0,为骨量减低,给予维生素D和钙片治疗,并考虑使用双膦酸盐;3.T-score大于-1.0,为骨量正常,不推荐使用双膦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