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和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心内科主任
心血管内科谢峻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胡泽平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喻荣辉
主任医师
3.6
心血管内科陈斌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陈大年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唐海沁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周碧蓉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张勇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李洁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王爱玲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王邦宁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刘和俊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赵韧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李道善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朱怀玺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梁有峰
主任医师
3.5
心血管内科朱润硕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戴尧
副主任医师
3.5
心血管内科黄颖
副主任医师
3.4
高世明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戴东生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刘敏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刘先进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骆志刚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徐迎春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于芳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张曙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宋兵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陈曙光
主任医师
3.4
柯道正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伍梦佐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陈洁霞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史学功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王昌会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陈刚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心血管内科郭杰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陈旭华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曹海学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程源
副主任医师
3.3
曹中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解杨婧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孙海涛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宫孟琦
主治医师
3.3
这个问题是门诊常见到的,许多病人会拿着生化检查单来询问。血症高除了要进行运动、饮食控制以外,对于某些病人还需要使用药物治疗。这个治疗的起始线同样不能以一个固定的数值表明。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治疗是根据病人的其它基础情况来决定。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胆固醇的治疗阈值要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等多种情况。对于极高危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或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要控制在2.07mmol/L以下。高危人群(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或10年危险性大于10%~15%)要控制在2.59mmol/L以下。中危人群(10年危险性为10%~15%)要控制在3.37mmol/L以下。低危人群(10年危险性小于5%)要控制在4.14mmol/L以下。因此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人的血压每天都在波动之中。认识血压波动变化的规律,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很有意义。一、影响血压的因素血压是动脉血压,指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是由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这两种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血压有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分,当心脏收缩期间,动脉血压上升到最高值,称收缩压;当心脏舒张期间,动脉血压降到最低值,称舒张压。常用水银柱式血压计,还有表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血压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情绪、环境、饮食、冷暖以及测量方法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血压的升降,饮酒、吸烟、疼痛、焦虑、运动、服药、大小便(特别告急时)即刻会使血压波动。为此要求:1.测量血压前半小时不饮酒、不饮浓茶与不吸烟,心态平和,排空大小便,不再进食。2.测量血压前平静休息15分钟。3.血压计应与心脏同一水平。4.避免衣袖压迫手臂。血压计的气袖与臂前侧动脉之间要保持适当的松紧度。5.血压计气袖的气体应完全放掉。二、每日血压有两个高峰时段多数人血压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即白天活动时血压较高,夜间入睡后血压较低。一般白天血压有两个高峰期,即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因此,在这两个时段测血压,可以了解一天中血压的最高点。全天最高血压值多处于这两个时段,以后逐渐下降,到凌晨1~2时为全天血压最低值,即第二个低谷,最后逐渐上升再进入次日的第一个高峰。血压昼高夜低的差异与人体生物钟有关,亦是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综合调节的结果。每当人体生物钟发生变化时,血压也会随之改变,比如上夜班的护士、工人、值勤人员,每天血压高峰时段可能会出现在晚上。三、血压高峰时段的应用意义1.了解一个人的血压值,要选择在两个高峰时段测量,才能反映机体的血压情况。2.要在血压高峰时段连续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当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时,方可诊断为高血压;离开高峰时段测量血压,可能会出现遗漏高血压的诊断。3.要在每天的同一高峰时段测量血压,比较血压的高低。如果说一天在上午量血压,另一天则在下午测量,那么很难比较血压的高低。4.在血压高峰时段之前使用降血压药物,把握短效、中效、长效制剂的降压效果。反之用药意义不大。5.如遇高血压病人用药效果差,要找一找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是否有高血压的并发症、所用药物是否对路。此外,还须寻找了解每日血压高峰时段,找出血压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异常的降脂关键治疗——降低LDL-C,低一点更好一点当然,这并不是指越低越好,而是指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患者等等具有高位风险的人群。体检指标里血脂异常我们很多关注LDL?C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因为所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的主要成分就是LDL-C。如果体检结果没有上升的箭头?并不意味着对你就没有血脂异常。LDL-C作为降脂治疗的首要干预靶点,对高危患者LDL-C降得越低,维持LDL-C低水平的时间越长,ASCVD风险下降越显著。临床上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主要降胆固醇的他对于严重的高脂血症,需多种降脂药物联合应用。危险分层后对LDL-C的既定目标值他汀治疗目前依旧是降低LDL-C的主要重要,但是对于他汀治疗不能耐受或不能达标的患者我们还有其他药物可以覆盖,如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以及小干扰的英克司兰。降低LDLC可以说已经超越化学药物领域,进入到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当前危险程度选择不同的降低LDLC的方法,争取更早更快更长久地达到相应目标值。
总访问量 2,380,712次
在线服务患者 2,439位
科普文章 21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