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锡镇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中医神经内科姜亚军
主任医师 教授
3.9
中医神经内科于顾然
主任医师 教授
3.7
中医神经内科蔡峻
副主任医师
3.7
中医神经内科过伟峰
主任医师 教授
3.7
中医神经内科李敏
主任医师
3.7
中医神经内科陈兆耀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7
中医神经内科崔春丽
副主任医师
3.6
中医神经内科蒋辉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6
中医神经内科常诚
主任医师
3.6
陈列红
主任医师 教授
3.5
中医神经内科李文磊
副主任医师
3.5
中医神经内科吴文涛
主任医师
3.5
中医神经内科项郑
主治医师
3.5
中医神经内科符为民
主任医师 教授
3.4
中医神经内科谈友芬
主任医师 教授
3.4
中医神经内科郑艳
主任医师
3.4
中医神经内科吴明华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汪永胜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王晓勇
主任医师
3.3
骆守真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袁军
副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王宁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王永生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曹理璞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邓颖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钱玉良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李如英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袁昌文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陆海芬
主任医师
3.3
杨德富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仓志兰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李辉
主任医师
3.3
中医神经内科闵敏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神经内科吴雅文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神经内科李昀泽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神经内科张秋池
医师
3.2
2013年9月美国FDA 批准上市了一种抗抑郁新药,当时它的商品名为Brintellix,用于重型,难治型抑郁症的治疗,同年12月这个药在欧洲国家上市,适应症为抑郁发作。2017年11月,它正式获得了我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商品名为心达悦(氢溴酸伏硫西汀片 Vortioxetine)。目前已经有不少人在使用这个药了。 伏硫西汀这个药一上市,就是明星药,引起了几大轰动 轰动一: 多模式的作用机制,伏硫西汀和传统的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完全一样,传统的抗抑郁药基本上是一种模式达到抗抑郁的效果,而伏硫西汀则是多模式抗抑郁药物;其不同的作用模式包括:抑制5-羟色胺{5-HT}转运体的再摄取和调节5-HT受体,作用于6个药理学靶点:抑制5-HT3、拮抗5-HT7、拮抗5-HT1D、部分激动5-HT1B、激动5-HT1A、抑制5-HT转运体。简单的说,伏硫西汀不仅仅能够增加5-HT,还能够增加受体对5-HT的敏感度,让5-HT尽情的发挥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以及谷氨酸的神经传递。(的确有点复杂,非专业人员请忽略) 轰动二: 抗抑郁疗效好 ,伏硫西汀号称是难治性抑郁症的“克星”,在相关临床研究实验中发现其疗效较其他抗抑郁药物比较起来只好不差,且复发率低于其他抗抑郁药物。它的另一个亮点是很好的改善抑郁症的认知功能。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能力,精神运动的速度。很多抑郁症患者通过传统的抗抑郁治疗,其抑郁情绪能够逐渐改善,也没有了消极自杀的想法和行为,生活的乐趣也慢慢的恢复了,但就是记忆力恢复的慢,甚至是恢复不了。表现为反应迟钝,思维迟缓等症状。伏硫西汀在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健忘,缺乏专注力和注意力,犹豫不决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通俗的说就是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力等认知功能要比传统的抗抑郁药物好很多。 轰动三: 安全性可靠,伏硫西汀应用时间虽然不长(在国内才3年不到),但临床显示其安全性较其他的抗抑郁药物更加可靠,仅仅有轻度的恶心感。它对睡眠影响小,也不会发生性功能障碍,对体重的影响和安慰剂相当,就是说不会造成“性趣”的减低和“体重”增加,而其他的一些抗抑郁药物大部分都会造成性欲望减退,体重增加等让人烦恼的副反应。伏硫西汀的这一特点对于一些男性患者和一些追求苗条身材的女性来说是很大的福音。 轰动四: 这个药的价格特别贵,贵到只有“土豪”才能够用的起。这个药虽然在中国已经上市,但并没有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所以只能自费使用。它的价格大约是每一片(10mg/片)40元,每天一片,一个月的费用大概在1200元人民币左右。不吃不喝就得先拿出1200元人民币先吃药,而且至少要吃半年以上,不是土豪,的确需要考虑哟。希望未来会慢慢的价格降下来,惠及广大患者。 (完)
如果你不幸患了抑郁症,不要害怕也不要放弃,因为这个疾病是可以治疗的,大部分人再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都可以完全康复。抑郁症患者有两个可以依赖的对象,一个是医,另外一个是药。 先谈谈药这个依赖对象: 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有力武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改善睡眠,减轻躯体症状,得了中度以上的抑郁症,一定要坚持吃药。 服用抗抑郁症药总的原则是足量,足疗程,具体的方案则因人而异。 足疗程对于初次患上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要求服用一年左右的药物。 这个时间,如何来分配呢?一般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 急性期是服药前面两个月,是试药、找药阶段。 市面上的抗抑郁症药物多达20多种,医生开给你的抗抑郁症药物,不一定就适合你,所以这个阶段都是试药、找药阶段。 如果你运气好,第一次开给你的药就很对症,那么恭喜你,你找到了治疗你抑郁症的对症药物了。抗抑郁症药物,一般保守估计在四到六周起效的,最久两个月,即:八周。如果服用了八周了,药量也加大了,你仍旧感觉不到药物对你有任何的帮助,建议你和医生沟通,考虑换换药。 如果有疗效,就继续服用,继续服用则采取“足量”服用了,足量是慢慢的加到治疗量,也就是进入第二个阶段了。 如果没有效果,你的这个服药周期就必须稍稍延长一些了,换言之就是你找到合适的药物后,开始进行算起之进行巩固期阶段的巩固期时间。 巩固期就是足量期治疗期,也就是我们的药物起效了,仍然需要足量服用一段时间来巩固疗效。 在医生的帮助下,用足够的剂量来控制你的症状,到了这个时候,有些患者有可能完全感觉不到身上的症状了,而恰恰这时是药物控制了你,而不是你真正恢复了。基于这一点,大家不可以掉以轻心! 因为有很多患者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即:在服药后的两个月后,觉得自己没有症状了,就把药物一扔,完事了,殊不知这样过不了多久症状又会卷土而来了,实在是有点不应该和可惜。 所以到了这个阶段,越是没有症状,越是表明你恢复得好,药物又对症的时候了,那么此时就是巩固加量服用的时候,一般来说这个足量的巩固期是6到9个月时间。这就是所谓的一个足疗程之巩固期阶段。 巩固期完毕后,需要维持一段时间治疗。维持期一般用3-4个月的时间来逐步减量直至停药。减药的原则是越慢越好,一一般先减总量的1/4,维持一个月。如果期间一切正常,可以继续减总量的1/4,仍然维持一个月。如果减药期间有症状的波动,建议把药量再加上去维持一段时间。总之就是吃药时间越长越好。如果减药期间没有特殊情况,三到四个月就可以把药减完了,切忌突然停药。 如果是第二次发病,服药的时间就要相应的再延长。一般要按照巩固期的剂量。维持两年左右,如果这两年期间,症状都很稳定,比如睡眠好,情绪好,工作生活,社会交往都非常正常,就可以考虑按照之前的减药方法,慢慢的把药减掉,直至停止至停药。 如果是第三次发病或者是多次发病多次发病就不建议减药或者停药了,而是建议长时间的巩固或者是维持治疗。因为如果减药,就会反复发病,疗效就会越来越差。所以多次发病的患者建议终生长期服药。 中药调理和中成药治疗一般都是辅助作用,对轻中度抑郁症有一定的疗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再说说第二个依赖对象:医。包括医生的准确诊断,合理治疗方案,及时的病情观察和药物疗效以及相关副反应的评估。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不能找到靠谱的专科医生,是能否治疗抑郁症的关键因素。 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在服药期间最好能够做一段时间心理咨询或者是心理治疗。具体内容包括和心理医生建立相互信任的治疗关系,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和心理医生交流,对自己的发病原因,发病的表现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学会很好的放松训练方法。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很好的接纳自己的生活,身体,性格。一直到最终康复。社会环境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包括家庭和工作环境的支持。要形成良性的社会心态,家庭成员多理解,多包容,多支持都有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新冠疫情爆发,很多人没有得新冠肺炎,却得了和新冠肺炎相关的焦虑和抑郁。抑郁和焦虑都是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经常就像孪生姐妹一样相伴存在。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那些区别呢? 1、疾病性质不同 抑郁症目前主流学说认为是由于脑部神经递质(5_羟色胺、多巴胺,肾上腺素等)不足导致精神全面低下的抑制性精神心理疾病,临床表现特征为失落感,具体表现形式是心情低落,兴趣/愉快感缺失,无望感,无助感,积极主动性丧失,自尊和自信缺乏,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等等;焦虑症是脑功能警觉性增高引起的心理疾病,临床特点是惊恐、紧张、害怕;肌肉紧张度增高,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患者焦虑不安。用简短通俗的比方来说,抑郁症症状是迟缓、向下抑制的,而焦虑和紧张是激越、向上亢进的。用心理根源来解释来说,焦虑症是指向未来,指向可能的危险或不幸,安全感极度缺乏。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和被人尊重和自尊的需要是人的三大基本需要,大量事实表明,临床上见到的焦虑症病人,其个人史中都有这些基本需要未得到满足的证据。父母对子女过分保护,过分控制和苛求,是造成子女长大后容易焦虑的重要原因。抑郁症则意味着对已经行成的损失,和无可挽回的事实的一种精神反应,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在意识或潜意识里领域的一种体验。 2、年龄分布不同 抑郁症在所有年龄群都有发生,高峰为 25~35 岁青年人群,老年人居次。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患病率之比大概为 1:2。焦虑症的首发年龄比较高,35岁以上比较多见,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3、临床表现不同 典型抑郁症患者具有“慵懒、呆板、多变、多忧、多虑”特征,伴随顽固性失眠,早醒及相应的躯体不适;典型焦虑症则具有“不 宁、不适、不 安”特征性症状,即莫名其妙紧张不宁、全身不适和精神不安,可与抑郁症鉴别。焦虑症与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感受和思维与行为方面的临床表现侧重不同。 ①躯体症状:焦虑症的躯体反应主要与植物神经相关,比如呼吸、心跳、出汗等;而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带有一定的稳固性,比如两胁疼痛、周身沉重、性欲消失等。焦虑症的躯体症状主要为入睡困难、发抖或心慌、多汗、阵发性冷热交替、虚弱无力,头晕、肌肉紧张、恶 心、憋气等;抑郁症患者早醒或睡眠过多、晨重夜轻、慢性疼痛或反复诉痛、激惹或动作迟缓、性欲缺乏等更常见。 ②感受方面:无助感、崩溃感、激越感、忧虑感,濒死感等常见于焦虑;悲伤、失望、内疚感、无望感、缺乏动力、缺乏愉快感、无聊、对既往常做的事丧失兴趣、冷漠等常见于抑郁症。 ③思维与行为方面:思维总往坏处想、思维僵化,行为恐惧性回避所害怕的场景,易受惊吓、仪式性动作、过度换气等常见于焦虑症;言语、思维联想和反应迟缓、消极自杀观念、行为灵活性下降、表情沮丧、因缺乏兴趣或没有精力而行为减少、社会接触减少等常见于抑郁症。 4、 抑 郁 症 的心理测试等临床评定量表都提示忧郁分值明显高于焦虑分值,而焦虑症则焦虑分值大于忧郁分值。 5、二者经常相生相伴 抑郁症常伴有焦虑症状,但抑郁症以抑郁症状为主,焦虑症状往往只是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反应,同时还可伴其他情绪反应,如强迫、疑病、恐惧等。焦虑症患者较少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尽管害怕,但还不会以死来逃避;而抑郁症患者往往有自杀念头,甚至自杀行为。 焦虑症主要情绪表现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过分担忧,并因此痛苦不堪;抑郁症的主导情绪成分比较复杂,除了带有焦虑特征的情绪反应外,还包括自责、自罪、自卑、自闭、敏感等。 焦虑症因为焦虑也出现对某些事情的回避心理,但不是广泛性的兴趣减退和意向减退;而抑郁症则是广泛的退缩和意向减退。抑郁症患者对家属、朋友表现冷淡,对以往爱好兴趣丧失;而焦虑症者一般保持正常。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不愿意与人接触,但不害怕突然发生的人际接触;而焦虑症者更希望亲人、朋友陪伴在身边,但害怕突然发生的社交接触。 6、治疗原则 抑郁症以抗抑郁剂为主要药物,抗焦虑剂和助眠剂起辅助作用;焦虑症以抗焦虑剂作为主要药物。 7、预后 抑郁症除非难治性病例,一般预后良好,首次发作可以自行缓解,抗抑郁药物治疗疗效达70%,有一定复发倾向,一般无精神残疾。焦虑症治疗后短期恢复,症状消除速度很快,但是部分患者病情迁延不能完全恢复,需要长期小剂量维持用药,尤其是中老年焦虑症患者。 8、心理治疗的效果 焦虑症患者的发病常常和其不合理的认知,狭隘的思维方式,刻板的躯体反应模式有关系。认知行为治疗,系统脱敏资料等心理治疗方法,效果较好。抑郁症患者发病常常和遗传,童年经历,后天环境,个人性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比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效果较好。
总访问量 3,247,303次
在线服务患者 2,778位
科普文章 44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