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清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心血管内科张凤祥
主任医师 教授
4.4
心血管内科陈彦
主任医师 教授
4.0
心血管内科王连生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卢新政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李新立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蒋志新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单其俊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邹建刚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徐东杰
主任医师 教授
3.7
李殿富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李春坚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周蕾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陈明龙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王晖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朱铁兵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桂鸣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陈红武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王亮
副主任医师
3.6
心血管内科杨荣
主任医师
3.6
陈椿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张馥敏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周秀娟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吴翔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钱卫冲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马文珠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侯小锋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居维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盛燕辉
主任医师
3.5
心血管内科张海锋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唐春平
主任医师 讲师
3.5
心血管内科张定国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张浩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褚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陶志文
主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李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陈波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周艳丽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袁亮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孙伟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刘燕荣
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张健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沈琴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王垚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王齐明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顾凯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心血管内科杨刚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刘静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心血管内科郦明芳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心血管内科王泽穆
副主任医师
3.3
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从而导致心肌坏死。有果必有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主要原因与“吸烟、熬夜、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及生活不规律、冠心病家族基因存在等因素”密切有关。因此,要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就要做到:不吸烟、不熬夜、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规律生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突发情况,可见于平时表面非常健康的,但多见于吸烟、熬夜以及各种三高的人群,那么那些人容易发生急性心梗呢?1.中老年人,40岁以上的男性或绝经期后的女性,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病率相对高,主要是由于血管内斑块破裂,引起继发急性血栓,堵塞血管;2.经常熬夜、紧张性生活的人,由于激动、紧张、焦虑、生活不规律,心脏冠脉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冠脉血管突然堵塞;3.剧烈运动过程中,考虑可能剧烈运动,脱水,血管发生痉挛或者本身小斑块由于机械力作用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易导致猝死。
这是心内科大夫常被问及的问题,也是患者谈虎色变的问题。 因为担心副作用,患者自行停药、减药,最后导致血压难以控制,发展为中风、心梗、尿毒症的案例并不少见。那么如何看待降压药的副作用呢? 首先,弄清是否必须吃降压药。 一般而言,经过3-6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血压仍然高于140/90mmHg,医生便会建议口服降压药。理由如下:1. 长期血压升高会损伤心脑肾血管,从而引起中风、冠心病、肾功能不全。服用降压药可以预防这些危险;2. 改善症状。对于头晕、头疼明显的患者,降压药的作用立竿见影。 其次,正确看待降压药的副作用。 好的医生选用降压药时,往往会兼顾降压效果与副作用。与中风、心梗、尿毒症等严重危险相比,小的副作用(如腿肿、胃胀、反酸等)被医生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弄清自己所吃降压药的副作用,做到心里有数。 药品说明书上大多数的副作用并不会真正发生。倘若发生了,及时找医生咨询。
总访问量 18,223,206次
在线服务患者 35,262位
直播义诊 6次
科普文章 437篇
年度好大夫 2位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