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哺乳期间,一些妈妈会面临乳汁过多的状况,这可能会给喂养带来一些挑战。由于乳汁流量过大,宝宝可能会难以含住乳头,吞咽困难,容易呛奶,从而无法顺利完成哺乳过程。而对于妈妈来说,过多的乳汁可能会导致涨奶,带来不适甚至影响休息。以下是应对措施:非药物措施1、在喂奶开始时,先挤出一点母乳以减少下奶的冲击力,降低宝宝呛奶的可能性。不要挤太多,因为这可能会使你的乳汁过多的情况更加严重,只要缓解不适即可。可以尝试用手挤奶,或使用吸奶器。2、当抱着宝宝喂奶时,要给予他牢靠的支撑,让她感受到安全和稳定,并且要允许宝宝根据自己的舒适度来调整头部位置。在每次喂奶过程中,要帮助宝宝逐渐适应初期较高的奶流量,这样她就不太可能因为突然的变化而感到惊慌,从而避免了她突然从你的乳房移开的情况发生。3、可以尝试单侧喂养。比如每次哺乳时,只让孩子吮吸一侧乳房,另一侧戴上溢乳收集器(milkcollectionshell)防止溢奶,下次哺乳时,再让宝宝吸吮另一侧。或者一侧乳房喂养两三次后,再换另一侧乳房喂养,总之每次哺乳只让宝宝吮吸一侧乳房。4、通过以上措施,大约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使母乳分泌量降低,要耐心一点。药物措施目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抑制泌乳的首选药物,其通过抑制催乳素的产生而发挥作用。其中卡麦角林(Dostinex™)应用最为广泛。需要注意的是,乳汁分泌过多,仅在引起乳腺炎或者打算停止母乳喂养时才考虑药物治疗。
宝宝出生第一年,随着一个个神经运动发育里程碑依次出现,比如抬头、翻身、独坐,父母们会非常惊喜。但是当宝宝第一次出现睡觉时摇头,有些父母就开始担心,害怕宝宝有什么问题。如果您也有类似的焦虑,那么这篇文章也许可以帮助到您。婴儿在神经运动发育过程中,摇头也是一个发育上的里程碑。与婴儿摇头相关的发育原因主要包括:模仿动作6-8个月左右的婴儿喜欢模仿周围人的肢体动作。摇头是最常见的动作,您会发现您的宝宝经常在趴着或躺着玩耍时这样做。控制自己的身体婴儿是快速学习者,随着身体发育,他们开始尝试控制自己的肌肉和肢体。如果您看到孩子摇头,很可能他在练习控制自己的头部运动。疲劳、烦躁的表现婴儿在疲倦时往往会摇头以安抚自己。摇头会让他们感到眩晕,帮助他们更快地入睡,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婴儿在睡眠中摇头的原因。对于平时以及睡眠时穿、盖的衣物过多,运动受限的宝宝,这种情况比较多见。努力衔住乳头婴儿在吃母乳时,常常摇头以舒服的含住乳头。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会在非哺乳时间也出现摇头动作。儿科医生们建议,妈妈们在哺乳时支撑好宝宝的头部,帮助宝宝在生后的前三个月能够轻松衔乳。测试他们自己的运动能力宝宝喜欢移动身体的某些部位来测试自己的运动能力。一些4-5个月大的婴儿会反复摇头,以此来试图坐起来。对此不用太担心,这一时期很快就会过去。婴儿颤抖发作在极少数情况下,一些婴儿或幼儿会出现颤抖发作。发作时身体颤动,有时也会头部摇晃。颤抖发作并非疾病表现,发作时脑电图无异常,不会对宝宝健康产生危害。但我们在考虑宝宝摇头的原因时,要注意这种可能。如果宝宝除了摇头还有其他症状体征,比如哭闹、与发育不符的异常动作,摇头就可能是疾病原因所致。这些疾病主要有:疼痛或耳部感染摇头是婴儿应对疼痛最常见的反应,因为摇头有助于缓解疼痛。如果您的宝宝突然摇头并且有发热,那么这可能是耳部感染的迹象。立即去看医生,以免病情加重。精神、神经疾病癫痫患有癫痫的婴儿有阵挛性抽搐,发作时脑电图异常。这种癫痫发作可以影响身体任何部位,比如头部、颈部,并且是被动的。所以,孩子突然的头部运动也可能是癫痫所致。孤独症重复某种动作(比如反复摇头)并伴随其他症状,提示孩子可能有自闭症。注意孩子摇头时有无如下表现:•对自己名字没反应,对父母、兄弟的讲话和其他声音也没反应•没有微笑、声音互动、眼神接触•痴迷重复行为和动作•经常用头撞婴儿床或墙•获得的技能,一段时间后又消失神经系统结构形态异常摇头也可能是神经系统结构形态异常的结果,特别是伴随其他异常行为时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例如,患“小脑突触”的孩子,小脑的形态出现异常,导致出现持续的摇头动作。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如果孩子存在发育或神经系统疾病,早期干预十分必要。比如,耳部感染若能及时医治,可避免病情加重。所以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请就医:•不符合发育里程碑,比如,4个月的孩子对声音没有反应,没有眼神交流•除了摇头外还有其他症状,比如发热•孩子大部分时间看起来焦虑和疲倦•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头部运动•似乎故意伤害自己•看不到正常的眼球运动一些让宝宝停止摇头的方法:视而不见不要因为宝宝的这个习惯而大惊小怪。相反,请父母避免任何可能助长此行为的反应。有些宝宝,尤其是六月龄以上的宝宝,如果发现自己每次摇头周围的人就都围过来,他会觉得很有意思。这会强化摇头动作。注意摇头的频率和时间看到宝宝摇头时,记下时间、摇头强度、持续时间,这对判断摇头的原因有帮助。改变环境环境因素,比如室温、空气湿度、空气是否流通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宝宝的舒适度。对于1岁内的宝宝,白天室温20度以上,夜间23度以上,这样宝宝就可以少穿衣服,睡眠时可以不盖或少盖被服,活动起来就比较轻松,宝宝会比较开心。空气湿度只要成人感觉起来不太干就行。宝宝睡觉的房间,窗户要与户外相通,不能关死,以保持空气流通。增加宝宝运动量在合适的室温下(白天20度以上,夜间23度以上),让宝宝少穿衣服,并且少抱他,多让他自己蹬腿、翻身、爬行,或者给他做操,增加宝宝运动量。这会增加宝宝吃奶量,改善宝宝睡眠,对减少摇头有帮助。
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有时会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比如吸手指、咬指甲等。虽然这些习惯不好,但也不会让人难堪。而有的父母发现孩子把大腿夹紧并且反复摩擦,这就让家长感到很尴尬了。 一段时间之前,一个孩子妈妈就诊时说: “最近,我经常发现女儿偷偷的把大腿夹紧。第一次是早上叫她起床时发现的。我推门进屋,看见她两条腿紧贴,反复摩擦。” “女儿有这种行为,我不知所措。冲出房间,赶紧让自己冷静下来,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最近,这位妈妈又注意到,孩子坐在小凳子上玩的时候,两腿紧紧叠在一起,屁股在小凳子上前后摩擦,并且孩子脸上呈现出似乎很享受的样子。妈妈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这么小会有这种行为,并且好奇这种行为是否正常。 就像这位妈妈一样,其他父母也发现自己孩子经常夹腿,很多妈妈觉得这种行为很不雅观。当她们发现孩子这么干时,会走上前训斥,命令孩子停止这种动作。那么孩子频繁“夹腿”是怎么回事呢? “夹腿综合征”不是一个常见的词,很多家长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时很迷惑。这种行为通常每天都会发生,并且每天可以发生好几次。 从儿童发育的角度来说,“夹腿”行为是在适应身体发育。从儿童性欲的分析来看,1-3岁的儿童已经进入了“性启蒙期”,这个阶段也是从“口欲期”到“肛门期”,再到“生殖期”的过渡期。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2-3岁孩子的“夹腿”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发育,不是什么严重问题。虽然如此,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相应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危害,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冷静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这种“不雅”行为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训斥孩子,并命令他们以后不能这么做。但对于幼儿来说,“夹腿”和吃手、啃脚没什么两样,父母的过度反应只会使孩子更加好奇。因此,当父母遇到问题时应该冷静下来,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个小问题,纠正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保持私处卫生并形成习惯 孩子私处不卫生,有轻微发炎、湿疹、真菌感染,也会导致孩子频繁“夹腿”。因此,家长要保持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儿童夹腿的发生。 转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夹腿”时,父母可以用做游戏或提供食物的方法转移孩子注意力,打乱孩子夹腿的节律。这样,孩子就不会沉浸在“夹腿”的体验中了。
总访问量 56,433次
在线服务患者 92位
科普文章 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