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民营未定级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Coats病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Coats病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宝宝眼眸闪亮需警惕:浅谈“白瞳症”当我们看到一个可爱的宝宝,一定会被TA明亮、清澈的眼神吸引。汉语中也有很多形容眼眸美好的词汇,比如水灵灵,亮晶晶,明眸善睐。然而,宝宝出生后发现眼睛发白发亮,真的都是好事吗? 在正常情况下,光线依次通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这些屈光介质到达视网膜,形成图像。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光线被视网膜和脉络膜吸收,此时瞳孔无反光,呈现黑色;在较强光线的例如闪光灯照射下,光线吸收程度有限,瞳孔则呈现橙红色反光。 那么什么是白瞳症呢?顾名思义,当光线照射瞳孔,瞳孔区呈现黄色、黄白色或粉白色的反光即称为白瞳症。白瞳症的原理主要为两点:其一为眼部缺乏吸收光线的色素,例如脉络膜缺失、白化病等;其二则是更为广泛、多发的因素,即瞳孔至视网膜之间有白色物阻隔而形成白色反光,在发生晶状体浑浊、前房或玻璃体炎症渗出、视网膜脱离、眼内肿瘤等情况下都可能存在白瞳症表现。小儿眼病中引起白瞳症的病种非常多,以下将对几种较为常见的病变进行简要的介绍。 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出生时即出现的晶状体混浊,由胚胎期晶状体的发育异常导致。每年全球新生儿中约有30万先白患儿,我国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五,是目前发生率最高的、可治疗的儿童致盲性眼病。先白的病因非常复杂,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均有关系。可为家族性,也可散发。其中约30%的先天性白内障为遗传因素所致,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散发病例则与患儿母亲孕期服用药物,代谢异常,接受大剂量放射线照射或胎儿在宫内风疹病毒感染有关。 先白患儿晶状体混浊形态多样,可表现为核型白内障(上排左)、点状白内障(上排中)、板层型白内障(上排右、下排左)、缝性白内障(下排中、右)或全白型白内障等。白瞳症的程度与晶状体形态有关,晶体混浊越致密,白瞳症越严重,患儿可能还会出现不追光、斜视、畏光或眼球震颤等症状。 手术是治疗先白的主要途径,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晶状体混浊的形态和致密程度有关。对于未累及视轴区或病变较轻、视功能影响较小的患者,建议定期随访,必要时使用药物扩瞳治疗,减少晶状体混浊部位对视网膜的遮挡。对于病变程度较重、遮挡视轴区的患儿则建议尽早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同期或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需要强调的是,手术成功只能说治疗成功了一半。对早期摘除白内障的患儿,需及时验配角膜接触镜或框架眼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定期屈光矫正,及时行斜弱视治疗。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   视网膜母细胞瘤简称RB,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占小儿肿瘤的3%。其实际发病率约占活产儿的两万分之一。RB可单眼(2/3)或双眼(1/3)发病,常发生于1-2岁的婴儿。约10%的患儿有家族史,目前研究认为与Rb1基因突变有关。   RB的病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眼内生长期,由于患儿小无法表述视力障碍,家长早期不宜发现,常至瘤体隆起突破玻璃体腔,形成瞳孔区反光的白瞳症时才发现,同时可伴有斜视、视力下降的表现。第二阶段是青光眼期,随着瘤体生长患儿眼压升高,会出现“牛眼”,并伴有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为眼外期和全身转移期,此时肿瘤已出现体内转移,近处转移至眼眶和颅内,远处随着血液和淋巴转移至全身。到达4期一般少见,但患儿多在1.5年内死亡。B超和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RB的治疗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较为成熟,在发达国家患儿的五年生存率已超过90%。国内由于普遍就诊较晚,既往主要治疗方案为眼球摘除。随着静脉化疗、玻璃体腔化疗和眼动脉介入化疗和外照射放疗等多种保眼方法的逐步开展和完善,以及眼底筛查和基层医生宣教工作的不断推广,我国患儿的生存率和保眼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Coats病) Coats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视网膜血管的异常扩张,血管内皮屏障功能丧失,致使血浆中的物质尤其是脂质、胆固醇等大量渗出并聚集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最终形成广泛的视网膜脱离,也是导致患儿呈现白瞳甚至黄瞳的原因。Coats病多为单眼发生,好发于10岁以下男孩,多无明确家族史。其发生也较为隐匿,呈进行性发展,患儿就诊时常已出现显著的视力减退、白瞳症或废用性外斜等。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有助于Coats病的确诊。早期病变表现为眼底赤道部与锯齿缘间有扩张的毛细血管,血管呈节段性增粗或粗细不匀,并以灯泡样血管最为典型,即局部血管瘤样扩张。异常血管可分散分布,但常聚集成簇状,以颞侧与上方最多,后极部极少;严重时4个象限均可发生。 Coats病是一种相对难治的疾病,总的治疗原则是以最小的创伤,保留视力,保住眼球。早期Coats病主要以激光治疗为主,旨在使病变区异常血管闭塞、渗出减少;而晚期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者则需行玻璃体切除手术,但风险较大。所幸的是,我院赵培泉主任在多年的临床探索中创新和改良了多种手术方式,如两切口眼内激光、24G留置针巩膜外放液等,这些方法极大的提高激光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治疗次数,也为严重的晚期病例提供了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ROP最早描述于20世纪40年代,高浓度氧气的支持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却导致一些孩子失明。ROP特定发生于低胎龄、低出生体重儿,有明确的吸氧史,主要病理过程为视网膜缺血至发育迟缓,代偿性导致血管发育异常、血管增生,继续进展则会导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随着危重早产儿成活率的不断提高,目前ROP是婴幼儿致盲的首要原因:早产儿中的发生率高达为13.7%;在我国,每年出生的130万早产儿中约有18万发生ROP。ROP早期隐蔽,发展快,至白瞳症的发生已是晚期的视网膜增殖甚至脱离。 对已确诊ROP的患儿,早期使用激光治疗、眼内抗新生血管药物注射和晚期的手术治疗——不同时期的ROP患者均有比较明确的治疗方案。但治疗越晚,视功能恢复情况越差。因此,防患于未然则尤为重要。 2014年更新的《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2014)》建议: 出生体重<2000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需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对患有严重疾病或有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儿科医师认为比较高危的患者,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首次检查应在产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进行。规范氧疗、规范筛查、早期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ROP进展,预防致盲。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 FEVR) FEVR是一类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性疾病,主要病变为视网膜发育不全导致周边部视网膜无血管灌注,血管走行异常和渗出。FEVR在儿童致盲性眼病中约占13-16%,具有典型的家族遗传性。目前已发现KIF11等多个突变基因,涉及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X连锁遗传等多种遗传方式。FEVR多为双眼发病,临床表型差异很大。轻者可无明显症状而漏诊,中重者则多有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出现视网膜皱襞、黄斑异位、视网膜脱离甚至瞳孔膜闭眼前节消失,此时多已出现白瞳症,丧失视功能。在同一突变家系中,子代与亲代临床表型可能相差甚远;对于同一个体而言, 双眼病变程度也多不相同,可能一只眼表现为完全性视网膜脱离, 而另一只眼无明显临床症状。 FFA在早期FEVR患者的临床应用中有确诊价值,有阳性FEVR家族史、同时基因检测阳性者则可明确诊断。与ROP的治疗原则相似,FEVR早期出现渗出、新生血管时采用激光光凝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对已发生视网膜脱离、瞳孔膜闭、继发性青光眼等晚期病变的患儿则需行玻璃体手术治疗。 “FEVR就在身边,FEVR伴随一生”。由于其显著的家族遗传性,对无症状家庭成员的筛查是早期发现FEVR的重要途径;同时FEVR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治疗后亦可趋于活动,因此强调长期、终身复查,预防FEVR的发生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白瞳症的鉴别对于一名眼科医生而言,无论是学生阶段的考试,还是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除上述疾病外,犬弓蛔虫病、永存胚胎血管(PFV或PHPV)、色素失禁症、葡萄膜炎等也均可能出现白瞳症表现。 留给宝爸宝妈的,首先是对小儿眼病的高发性和复杂多样性有一个大致概念,同时对以上多种相关因素,例如早产低体重、家族史、对侧眼情况等等引起充分的警惕,从而重视新生儿眼病筛查,做到“防患于未然”;而当发现白瞳症时,则能有意识的及时就医,尽快明确诊断并予以有效治疗做到“及时止损”,控制病情的继续发展。 新华医院成立于1958年,在国内眼科界和儿科界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眼科学科带头人赵培泉教授是目前国内小儿及成人视网膜疾病的资深专家,为国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类委员会(ICROP)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委会小儿视网膜学组组长,是国内极少数开展小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专家之一。在国内率先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和诊治工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培训中心。新华医院眼科近年来初步建成了小儿视网膜疾病的基因诊断平台,目前是国内小儿视网膜疾病诊治的集散中心。赵培泉教授带领的团队进行的中国小儿视网膜疾病诊疗规范的兴起与推广的项目获得了近五年(2009-2013)中国眼科十大研究进展之一的荣誉。
孩子出现白瞳就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吗?孩子出现白瞳就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吗?这是很多家长关注的问题。今天就和大家统一科普下 ! 之前我们介绍过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儿童最常见的眼恶性肿瘤,常发生于3岁以下,最常见的症状是白瞳,也就是平常说的“猫眼”,特别是在阳光下或者灯光下更加明显。但白瞳不等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很多眼底疾病也表现为白瞳,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儿童眼底疾病。 一、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又称为Coats病。1908年首先由Coats报道,1956年Reese发现患者是从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发展成典型的Coats病,所以称本病为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早期无自觉症状,单眼常见,男性多发,并且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直至视力显著下降、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射或出现斜视才引起注意。眼底典型的改变为视网膜渗出和血管异常。早期视盘正常,黄斑可正常或受侵犯。病变开始可出现于眼底任何位置,但以颞侧,尤其围绕视盘和黄斑附近为最常见。可局限于1、2个象限,或遍及整个眼底。渗出为白色或黄白色,点状或融合成片,常排列成边界不齐的条状,或呈半环状或环状。渗出位于视网膜深层的视网膜血管后面,也可部分遮盖血管。有的渗出隆起很高,像气球一样,在渗出的附近常见点状发亮的胆固醇结晶小体及点状和片状出血。偶可见色素沉着。如果视网膜高度隆起至晶状体后囊,出现白色瞳孔,酷似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包括:激光、冷冻、抗VEGF药物注射、玻璃体切除及视网膜切开等。 二、眼弓蛔虫病(ocular toxocariasis) 是由犬弓蛔虫或猫弓蛔虫的幼虫侵犯眼内组织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人类感染是由摄入弓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摄入的虫卵在肠内孵化成幼虫,后者可在体内移动,侵犯不同的器官和组织。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幼虫的数量、机体的免疫应答以及受累组织等有关。此病最常见的改变为单侧眼底出现肉芽肿性改变,此是由II期幼虫侵犯脉络膜后形成包囊造成的。肉芽肿可发生于后极部,也可发生于周边部。后极部病变3/4~3个视盘直径大小,呈灰色或白色隆起,常伴有轻度至重度的玻璃体炎症反应和视力下降。一些患者可出现白瞳症或斜视。周边部的肉芽肿是一常见的改变,常表现为周边眼底的白色隆起病灶。治疗方法为手术加用药干预。 三、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 是一种在出生时即出现的先天眼部异常,主要原因是原始玻璃体未退化,并在晶状体后方增殖的结果。常为单眼小眼球、小角膜伴有因晶状体后纤维血管团块而表现为白瞳症。PHPV在临床表现有不同类型,晶状体一般透明。如果不予以治疗,多数患PHPV的眼会自行发展眼内出血、角膜混浊、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或眼球萎缩。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四、晚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ROP到晚期发生视网膜全部脱离接触晶体后可表现为白瞳。但是这类疾病比较容易和RB鉴别,患儿有早产病史,并且眼B超提示没有肿物占位及RB特有的钙化强回声。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当然还有一些眼底疾病比如FEVR、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髓上皮瘤等也可能会出现白瞳,但是有些疾病属于罕见病,有些发生白瞳的概率比较低,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总之,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白瞳,首先第一时间去专业医院眼科检查,然后也不要过于紧张和害怕,不要讳疾忌医,正确做法是尽快确诊,尽快治疗。 不同疾病的表现可参考文章《看图说话,儿童眼底病(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小提示:目前上海九院门诊的眼底检查设备根据年龄大体分两种,3岁以上配合检查的孩子可以使用欧堡(广角眼底照相机,无需散瞳),3岁以下或者不配合检查的孩子可以使用Retcam(广角眼底照相机,需要散瞳)。 上海九院 韩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