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些时候是可以没有腿肿这类明显症状的,只有血栓迅速蔓延时才会出现腿肿、腿疼等,所以大部分病人来医院被诊断出这个病,其实可能已经患病很多天了。如果你挤压小腿肌肉,或者做向上勾脚的动作来拉伸小腿的肌肉,感到疼痛的话就可以提示早期的血栓形成。这项检查也是我们医生查房的必须程序。
动静脉内瘘手术以后,为了及时了解瘘管使用的情况以及瘘管的状态,医生会要求患者定期复诊,复诊时间通常3个月。由于大部分患者都在外地透析,那么患者复诊的时候,除了医生望,触,听诊以外,那么有没有办法让医生更好的了解瘘管的状态呢?有,如果能够把每次透析的相关数据记录下来,就能够让医生更好的了解瘘管的情况。那么问题来了,医生最关心的数据有哪些呢?通常来讲,透析流量以及透析的静脉压这两个指标能够很好的反映瘘管的通畅状态,是医生最关心的两个指标,复查的时候如果能够携带这两个数据,将极大的方便医生对于瘘管的了解。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两个指标需要连续不断的记录,而不是仅仅记录一次的数据,只有连续不断的记录数据才能让医生看到瘘管状态的趋势。 这是一个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患者所记录的透析数据,可以看到每一次透析日期,血流量以及静脉压都记录的非常详实,从这样的数据里边可以非常好的了解瘘管的通畅状态。希望各位尿毒症病友能够将每次透析的数据好并在复诊的时候带给医生看到,这样才是对瘘管最好的关爱。
患者是一个38岁的男性尿毒症,10年前诊断慢性肾脏病5期开始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因当时认为患者上肢血管条件较差,无法行瘘管手术而行右侧颈内静脉长期管植入(TCC导管),之后一直使用该导管进行规律血透治疗,近一个月因导管流量不足,在外院住院行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同时尝试拔除透析导管未能成功,故转入我院要求拔除透析导管。 按照常规流程,游离固定导管的cuff后尝试拔除导管,阻力极大,考虑到植入时间长导管与血管粘连,故采用PTA辅助,即从导管内进行球囊扩张松解粘连后,顺利将导管拔出。 随着透析通路技术的进步,很多血管条件欠佳的患者能够构建瘘管(自体或人工血管移植物)用于血透治疗,且考虑到尿毒症患者中心静脉资源的保护,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TCC)的应用逐渐减少,希望今后此类手术越来越少。若在临床上碰到拔管困难的情况,球囊扩张辅助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总访问量 2,881,548次
在线服务患者 2,333位
科普文章 113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