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的结果是根据患者做完检查之后所得出的图像结合临床病史资料,综合分析得出来的。我们影像学中有一个常见现象叫“同病异影和异病同影”,简单理解就是同一种疾病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像表现,不同的疾病也会有相似的影像表现。所以影像诊断结果会有以下三种情况:(1)肯定性诊断:经过检查不但能发现病变,并且可以作出准确的定位、定量定性诊断。(2)否定性诊断:即经过检查,排除了临床所怀疑的病变。但因疾病发生至影像检查发现异常表现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某些疾病可能影像检查也难以发现异常,这时需要借助其他检查来辅助诊断。(3)可能性诊断:经过检查,发现了一些异常表现,能够显示病灶的存在,但难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此时可以提出几种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行其他影像检查,相关临床实验室检查,甚至诊断性治疗或穿刺活检等,以明确病变性质。
对于腰痛的患者,在选择影像检查之前,一定要听从临床医生的意见,首先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年龄等来做一个倾向性诊断。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某种影像检查,想得到怎样的临床诊断。 比如:临床医生想看看腰椎骨质的情况,有没有骨质增生、破坏、压缩性骨折、椎间隙变窄,椎体滑脱等,可以拍一个X线腰椎正侧位片。对于外伤造成的椎体骨折还可以做CT三维重建,从不同层面观察骨折碎片的情况,再或者拍MRI片来观察脊髓有没有受压迫损伤。 那对于怀疑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我们都建议做CT或者MR来明确诊断。 对于我们平时常见的腰肌劳损造成的腰痛,一般没有特异的影像检查方法,大多可以通过临床体格检查来诊断,即使做影像检查往往也都是排除性诊断。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腰痛原因是泌尿系结石,比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造成的绞痛。对于这一类腰痛大多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比如血尿、尿红细胞阳性等症状。可以选择超声、X线平片来明确诊断。 总之造成腰痛的原因很多,不同影像检查都有其适应症,当一种影像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往往需要多种检查相互配合协助诊断。
选择影像检查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生化实验室检查、年龄甚至是职业等来做选择。 具体到按人体器官系统来划分:1.骨骼、肌肉系统一般首选X线检查、最常见的就是外伤之后需要明确一下有没有骨折,这个时候首先拍一张X线平片,如果诊断不明确有可疑的地方,会建议做一个CT三维重建检查,根据不同平面、不同角度来观察。如果临床体格检查怀疑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损伤,会让患者去做一个磁共振检查。2.中枢神经系统检查以CT、MR为主。我们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意外,脑出血和脑梗塞。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做出大致倾向性诊断,如果怀疑脑出血,我们首选CT检查,怀疑脑梗塞,首选MR检查。3.呼吸系统疾病,首选X线胸片检查,但因为X线影像是重叠的,对于肺部某些小的病灶会遗漏,所以现在CT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价值越来越大。4.消化泌尿系统疾病选择的面比较多,比如钡餐、胃肠镜、CT、超声都可以诊断,要具体疾病具体对待。5.心血管系统可以选择超声、心电图、心脏冠脉疾病可以选择CT冠脉血管造影检查。6.乳腺疾病可以选择超声、X线钼靶和磁共振检查,这三种检查也是互有优势,相互配合。
总访问量 13,094次
在线服务患者 12位
科普文章 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