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很多宝妈们,生病了也不吃药,担心药物会影响哺乳,就硬扛着,反而加重了病情。心疼宝妈们三秒钟,哺乳期生病了,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您做一个无坚不摧的母亲,您也需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今天咱就来聊聊宝妈们在哺乳期生病了该怎么考虑用药的事儿。1.哺乳期用药考量因素考量哺乳期是否可以用药,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疾病因素:疾病严重程度及用药必要性;(2)母婴因素:用药对母亲的必要性;用药对婴儿的可能伤害,对于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更谨慎;(3)药物因素:药物本身分泌入乳汁的情况及安全性如何;用药与哺乳间隔时间,以尽可能减少宝宝对药物的吸收。根据药物的特点及安全性选择哺乳期用药,一般来说,小分子、高脂溶性药物、低蛋白结合率药物易进入乳汁,这就意味着疗效肯定,同时不易进入乳汁或进入乳汁量少的药物可作为哺乳期用药的优先选择。但是,很多药物是否进入乳汁及进入的量如何,并没有十分确切的证据。那该怎么办呢?学会查看药品说明书及了解哺乳期用药分级会对宝妈们很有帮助。2.了解哺乳期用药分级目前哺乳期合理用药较常用的是由著名的临床药理学家,儿科学教授ThomasW.Hale的L分级。他将安全用药分为L1-L5,该哺乳期用药危险性分级是哺乳期选择药物的一个比较常用的评价标准。Hale博士的L分级:一般来说,L1级~L2级为相对安全的药物等级,在使用时不用刻意停止哺乳。L3等级则需要咨询医生后再考虑使用。L4级~L5级就需要特别注意了,最好在用药期间暂停哺乳。3.查看药品说明书及半衰期的意义 药物在人体吸收后,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才有可能分泌到乳汁中。药物最终会被人体代谢清除出去。药物半衰期就是与药物清除相关的一个概念。啥是药物半衰期?药物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例如一个药物的半衰期(一般用t1/2表示)为6小时,那么过了6小时血药物浓度为最高值的一半;再过6小时又减去一半,血中浓度仅为最高浓度的1/4,以此类推,直到药物从体内完全清除。 一般来说,药物在体内经过5~7个半衰期的时间,基本上可以代谢掉该药物的绝大部分,这时候药物在体内的量已经微乎其微了,此时进行哺乳,相对来说,宝宝能够从乳汁中吸收的量也非常少,对于很多药物来说,可以利用药物半衰期来判断何时恢复哺乳。因此,尽量选择半衰期短的药物,对于长半衰期,或者容易在人体内蓄积的药物,一般不推荐哺乳期优先选择。 那么半衰期怎么查找呢?这就需要宝妈们学习查看药品说明书。在[药动学]这个项目下,可以查找到大多数药物的半衰期。3.影响泌乳的药物不建议选用 目前已发现对母乳喂养造成影响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哺乳期不建议选用:抗肿瘤药物;放射性核素;联合使用几种精神类或抗癫痫药物;含碘的造影剂、含碘的祛痰药、大量含碘的消毒剂。促进或减少母乳分泌的药物均不建议选用:(1)增加催乳素分泌,促进母乳产生:①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奋乃静等吩噻嗪类;氟哌啶醇、舒必利、利培酮等抗精神分裂药②抗高血压药物:甲基多巴、利血平③刺激胃肠蠕动药物:多潘立酮(吗丁啉)、甲氧氯普胺(胃复安)④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抗催乳素作用,减少乳汁分泌量:①苯丙胺:中枢兴奋药②利尿药③雌激素:含雌激素避孕药如优思明、妈富隆,可能导致宝宝产生易激惹、尖叫、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只含有孕激素的避孕药可以使用。④由麦角胺生物碱中提取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卡麦角林⑤酒精⑥阿片类制剂:吗啡、可待因、盐酸哌替啶(杜冷丁)等4.哺乳期用药原则哺乳期生病了还能吃药吗?吃了药是否应该中断哺乳呢?对于必须用药的情况,该怎么办呢?现在来给大家支几招。(1)大多数药物安全,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对于不严重的疾病,能不用药当然最好不用。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更谨慎。(2)儿童批准用药一般危险较小。(3)一般孕期不宜,哺乳期不宜。(4)产后3~4天用药,由于乳汁量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较小。(5)建议患抑郁症的妇女服用抗抑郁药(首选舍曲林),不治疗对婴儿危害更大。(6)对于中枢活性药物(抗惊厥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进入乳汁水平通常较高。应谨慎使用,密切监测婴儿。(7)能外用就不口服,能口服就不输液。外用药物是局部吸收,很少会在乳汁中分泌。外用药如果涂抹在乳房周围,哺乳前应清洗干净。(8)尽量避免使用缓释剂或多种药物联合应用。(9)在使用放射活性化合物时需停止母乳喂养数小时或数天。(10)暂停哺乳期间,应定期吸出乳汁,以免影响以后的乳汁分泌量。暂停哺乳再恢复时间为药物的5-7个半衰期以后。(11)应选用半衰期短、蛋白结合率高、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或分子量高的药物。(12)可以根据哺乳期用药分级,让医生来为妈妈们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一般来说,L1~L3级的药物都是比较安全的,使用时不需要停止哺乳;在治疗时,尽量选择Ll和L2的药物。(13)可选择在哺乳后立即服用,延长下一次哺乳时间间隔,最好选择婴儿长时间睡眠之前。对于安全性低的药物(除L1和L2级药物)建议应在每次授乳后用药,尽量延长授乳与用药的间隔时间。哺乳期生病后,宝妈们不用紧张,咱可以咨询医师或者药师,在必要情况下尽量选择比较安全的药物,或者用药时间与哺乳时间间隔开比较合适的时间,照样可以治病哺乳两不误。爱自己也是爱宝宝。参考资料:1.CarlP.Weiner,CatalinBuhimschi著;孙路路译.妊娠哺乳期用药指南(第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Schaefer,ChristofSchaefer,PaulWJ.Peters,RichardKMiller.(2015,Thirdedition).DrugsDuringPregnancyandLactation:TreatmentOptionsandRiskAssessment[M].Pittsburgh:AcademicPress.
据统计,怀孕早期大概有50%~80%的孕妇会出现恶心呕吐,多在怀孕4周时出现,怀孕9周时往往最严重,严重的恶心呕吐会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甚至昏迷、死亡。但是,孕妈妈们也不要紧张,恶心呕吐是非常常见的早孕反应,大部分孕妇在孕12周到孕20周后症状逐渐缓解,只有约10%的孕妇在整个妊娠期持续恶心呕吐。那么,发生妊娠恶心呕吐该怎么处理呢?非药物处理方法有哪些呢?恶心呕吐比较轻时,推荐采用非药物处理方法,看看下面几条小秘方吧。1、尽量避免接触容易诱发呕吐的气味、高温、潮湿、噪音、闪光灯、食品或添加剂等。2、避免早晨空腹,早餐可选择一些咸的食物(如咸饼干)或酸饮料(如酸奶、橘汁),孕妇对咸、酸、干的食物要比对甜食、湿的食物和水更容易耐受。3、少食多餐,每1~2h进餐,可以将早、中、晚三餐的量减少,在两餐之间增加一些清淡干燥及高蛋白的食物,每餐适量,此外,对于一些血糖高的孕妇,少食多餐还有利于血糖的稳定哦。4、避免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停用含铁的药物,因为含铁的药物可以导致孕妇呕吐。5、生姜止呕,也可少量吃点生姜,不要吃多哦,或者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6、心理干预必不可少。家属应给予孕妈妈们足够的关爱和心理疏导,丈夫更应该在这个特殊阶段多关爱自己的妻子,告诉她妊娠呕吐随着怀孕时间的推迟会慢慢减轻,让她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如果呕吐持续不缓解,应该选用哪些药物呢?如果通过非药物方法效果不显著,恶心呕吐持续不缓解,这时候可以考虑药物治疗,由于妊娠剧吐发生于妊娠早期,正是胎儿最易致畸的敏感时期,因而止吐药物的选择尤为重要。那么有哪些药物是妊娠期可以选择的呢?1、首选维生素B6(口服,10~25mg,每日3次),或者维生素B6联合多西拉敏(我国目前尚无此药),整个孕期可安全使用。复合维生素可起到辅助的作用,孕前3个月服用复合维生素,可能降低妊娠剧吐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2、如口服维生素B6后,恶心呕吐无明显改善,这时候可以加用苯海拉明(50~100mg,每4小时1次,每日不超过400mg),可口服或直肠内给药,苯海拉明孕期使用安全,可能轻微增加腭裂风险,其具有催产素样作用,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因此避免用于妊娠后三个月。3、如使用维生素B6联合苯海拉明,呕吐仍不缓解,可联合使用以下任何一种药物:⑴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整个孕期均可使用(5~10mg,每8小时1次),可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没有证据显示其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但连续用药超过12周可能会增加迟发性运动障碍风险。因此,胃复安不应每次使用剂量超过10mg,每天3次,使用时间超过3个月。⑵异丙嗪:可口服、肌内注射或直肠内给药(12.5~25.0mg,每4小时1次)。对胚胎可能有轻微影响,但证据不充分。有报道称,孕早期应用异丙嗪止吐,虽然未增加出生缺陷率发生率,但在妊娠晚期持续使用可致新生儿发生戒断效应和锥体外系反应(肌张力异常、肌肉的协调运动与平衡失调)。⑶昂丹司琼:可口服或肌内注射(4~8mg,每12小时1次)。可能与胎儿唇裂有关,妊娠前3个月使用应做详细的胎儿超声检查。昂丹司琼可能导致患者心律失常,因此单次使用剂量不应超过16mg。有QT问期延长、心功能衰竭、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的患者在使用昂丹司琼时,应监测电解质及心电图。如患者已经发生脱水,应立即输液补充体液丢失,以上联合使用的任何一种药物可选择静脉滴注,以使药物尽快发挥作用。4、如果以上联合药物仍然无效,可以加用甲基强的松龙(16mg,每9小时1次),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治疗伴随脱水的顽固性妊娠剧吐重症患者。静脉滴注或口服,根据患者脱水情况掌握用药时间,使用总期限不应超过6周。甲基强的松龙可缓解妊娠剧吐的症状,但早孕期应用可能与胎儿唇裂相关。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建议应避免在孕10周前作为一线用药,且仅作为顽固性妊娠剧吐患者的最后止吐方案。5、以上药物均无效时考虑使用阿瑞匹坦、福沙匹坦等其他止吐药物。需要引起孕妈妈们注意的是,持续的妊娠期恶心呕吐,应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呕吐,因此,如果恶心呕吐持续不缓解,为了您和小宝宝的健康,最好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您的治疗。Baby,因为有你,我更爱这个世界。
孕妇患有严重甲亢,如不治疗,除了会导致自身消瘦和甲亢性心脏病外,还会引起胎儿生长迟缓、先兆子痫、早产,临床常见子宫内死亡或死胎。因此,甲亢患者应在备孕前将疾病控制在比较平稳的状态。甲亢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如在妊娠前采用放射碘治疗,建议该治疗结束半年后再进行备孕。手术治疗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将甲状腺功能调整到适合水平才可以怀孕。药物治疗是甲亢的主要治疗手段。目前,治疗甲亢的药物主要包括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和卡比马唑。由于致畸性较小,丙硫氧嘧啶经常作为妊娠期间的用药选择,但使用丙硫氧嘧啶导致严重的肝毒性概率较其他药物高。使用卡比马唑后可能导致胚胎病概率较高,因为往往不作为妊娠期的用药选择。因此,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主要是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那么,这两种药物应该如何选择呢?在怀孕的不同阶段,这两个药物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哦。⑴ 未打算怀孕阶段:可选择甲巯咪唑,因丙硫氧嘧啶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肝脏损害,如选择丙硫氧嘧啶,需要您定期注意监测肝功能。⑵ 备孕阶段:此时,如您以前服用的药物为甲巯咪唑,应尽快将甲巯咪唑换成丙硫氧嘧啶;⑶ 妊娠初期~妊娠12周之内:妊娠前3个月,是胎儿对用药最敏感的阶段,因此,在妊娠前3个月应首选丙硫氧嘧啶,因甲巯咪唑被报道可能会导致胎儿皮肤发育不全和“甲巯咪唑相关的胚胎病”,如鼻后孔和食管的闭锁、颜面畸形等;但如孕妇之前已经使用较小剂量甲巯咪唑且疗效稳定,不想换药,也可不改变治疗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妊娠中期做详细的超声检查确保胎儿发育正常。⑷ 妊娠12周后~分娩:此时,胎儿对药物的致畸敏感性降低,可停用丙硫氧嘧啶,换用甲巯咪唑,因丙硫氧嘧啶可能引起肝脏损害,甚至导致急性肝脏衰竭。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的等效剂量比是20∶1 (即丙硫氧嘧啶100mg=甲巯咪唑5mg),在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转换时应当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血象和肝功能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妊娠期间,应采用最低有效的药物剂量来保持孕妇的甲状腺功能略高于正常水平,每 2~6 周复查甲状腺功能,每 4 周检查一次肝功能,同时不要与甲状腺素联用,因为这种联合疗法会增加母体对于甲状腺拮抗类药物的需要量,会增加胎儿的致畸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甲亢患者,除了备孕阶段和妊娠早期(妊娠前3个月)外,可优先选择甲巯咪唑。目前,并没有结论表明在妊娠期间服用甲状腺拮抗类药物会导致畸形率显著升高。因此,患有甲亢的孕妈妈们,在您备孕和孕期注意合理选择药物,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好,定期产检,一样可以拥有非常健康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