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丁
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黎柱培
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刘俊彪
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刘真文
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符传创
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陈耀汉
副主任医师
3.5
精神科郑丽华
副主任医师
3.5
精神科魏江辉
副主任医师
3.5
精神科郑玉玲
副主任医师
3.5
精神科梁炯航
主治医师
3.5
杨茂增
副主任医师
3.5
精神科欧海燕
副主任医师
3.5
精神科何婉婷
副主任医师
3.5
精神科蔡业清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苏海桓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黄轮炽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陈章凡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甘晓文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袁广超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卢圳耿
主治医师
3.5
姚慧慧
主治医师
3.5
中医精神科夏韵妍
主治医师
3.2
精神科郭庆忠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刘洁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陈子霞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李子良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莫燕青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郑铭珍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胡小芹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唐瑞强
主治医师
3.5
叶秀儿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梁耀国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熊灿标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熊锦卫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翁薇洁
主治医师
3.5
精神科张少霞
副主任医师
3.2
精神科阮燕山
副主任医师
3.2
精神科陆奕彬
主治医师
3.1
精神科谢志桦
主治医师
3.1
精神科彭大利
主治医师
3.1
梁静仪
医师
3.1
电休克治疗(ECT)可有效治疗心境障碍,而抑郁症是其最重要的适应证。尽管起效快速且疗效确凿,但很多患者在ECT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记忆损害的副作用,尤其是采用双侧电极放置及治疗次数较多时。尽管大部分患者的认知损害在治疗后数周即逐渐恢复,但也有患者担心,ECT「会把脑子电坏」,造成永久性的损害,甚至升高日后罹患痴呆的风险。 患者的担心可以理解:ECT的长期认知效应仍不甚明确。 现有研究证明,电休克不会增加痴呆的风险,甚至有降低痴呆的趋势
慢性头晕为临床常见症状,其诱发因素多样,其中神经科和耳科疾病、精神障碍和功能性头晕居其前3位病因。头晕头痛常伴随各类精神心理疾病的出现,在排除了外力或者常规疾病的情况下,若频繁出现头晕头痛等问题,就要考虑是否得了精神心理疾病。人格特质是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恐惧和(或)焦虑性特质人群易发生各种类型的焦虑障碍,神经质性特质人群也易发生广泛性焦虑和抑郁障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慢性头晕患者多有恐惧和(或)焦虑性、神经质性特质,也易伴发焦虑和抑郁障碍,提示三者之间存在重要的关联性。01 焦虑症:患有焦虑症的人,经常坐立不安、心神不宁、注意力无法集中,在疾病进展期通常伴有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头昏、眩晕、恐惧、晕厥、心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等症状。长时间不引起重视,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社会功能和工作能力下降。02 抑郁症:头痛、头晕、疲乏、失眠、颈椎痛、消化道不适等,都是抑郁症最常见的躯体症状。有些患者自述有漂浮的感觉,头痛有严重的紧缩感,像是脑袋被箍住一样。当这些患者躯体症状较严重时,他们往往不会感觉到心理上的疾病。除此之外,睡眠障碍、疲乏也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当抑郁症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时,若只是按躯体症状诊治,很可能会漏诊。03 植物神经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如不及时治疗,长期不愈会导致情绪紧张、焦虑、免疫功能下降,会并发其他疾病,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植物神经是贯通全身的,因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也是遍及全身的,除去上面那些症状外,还会出现头痛、头晕、低烧、畏寒、呕吐、便秘、胸部有压迫感等症状。04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由于长期精神紧张、疲劳,或者突然发于头痛、失眠之后的一种病症。其症状主要有多梦、心悸、失眠、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耳鸣、眼花、精神萎靡不振等,有时也出现心慌、气短、乏力、容易焦虑、烦躁不安、喜怒无常或悲伤欲哭等症状。除了以上疾病症状会导致头晕头痛,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导致头晕头痛。例如经常抽烟喝酒的人,宿醉后很多人第二天会感到头晕头疼十分忍受,这是由于酒精对头部神经血管造成的刺激导致的,而吸烟感到的头疼则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与各类化学物质通过肺部分解进入血管,再由血管输送进入大脑并残留在血管中造成堆积,所以才会出现阵痛、头晕等问题。因此,想要摆脱头晕头痛,除了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治外,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温馨提示:头痛头晕的危害不容小觑,出现症状后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您已经出现了头痛头晕的症状,建议及时到专业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若长期拖延,只会对身心健康产生更大的威胁。
「医生,我又胖了,这个月就长了二十斤,啤酒肚都出来了」,「少吃点,注意克制饮食。」 「我已经努力了,我吃什么都胖,喝口水都长肉!」 从事精神科治疗的你一定对这样的对话不陌生。 氯氮平等抗精神药物在控制精神症状的同时,体重的飙升、代谢异常等也应运而生,虽然这并不致命,但对于越来越看重形象的年轻人来说,也造成了不小的心理负担。 年长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也是不可忽视的麻烦。但幸运儿也不少,有人服用好几年依然身材苗条,这副作用也分三六九等? 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改善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及代谢异常。但不同的患者治疗效果也是千差万别,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降低氯氮平引起的食欲增加与下丘脑中的瘦素、神经肽—Y 等受体有关,而 TMEM18、 SH2B1 及 GNPDA2 基因在下丘脑处于高表达状态。 因此,二甲双胍与下丘脑中这些基因表达的相互作用导致治疗反应性存在个体差异。 综上来说,这三种肥胖基因与服用氯氮平患者的代谢异常有关,也影响其对二甲双胍的治疗反应性。
总访问量 339,527次
在线服务患者 807位
科普文章 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