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疾病: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疗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MAD)是引发急腹症的一种较少见血管疾病,该病发生率较低,中青年人群中多见(50岁左右),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原因较多,常见有高血压、吸烟、动脉粥样硬化、暴饮暴食、酗酒、血管壁发育不全、创伤及医源性血管损伤等。SMAD破口大多数起始于肠系膜上动脉(SMA)前壁凸出部分,距离SMA起始处1.5~3.0cm,该部位异常血流动力学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病最危险之处在于夹层破裂或肠管缺血坏死。症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突发中上腹疼痛,多为隐痛,少数可表现为剧痛;有些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血便等。体检可无阳性体征,仅表现“症状与体征分离”的特点,重症患者可出现腹部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提示可能存在肠坏死。也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体检中发现。诊断对于怀疑为SMAD的患者,推荐进行CTA检查明确诊断。CTA的影像学特征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1)直接征象:SMA呈双腔影,假腔呈“新月形”包绕真腔,假腔内血栓形成者“新月形”为低密度影,假腔内未形成血栓者,“新月形”与真腔呈等密度影,真假腔之间为内膜片,真腔可不同程度的受压变细,甚至闭塞,部分患者可以观察到假腔的入口和出口,以上直接征象特异度强,可用于SMAD的诊断。(2)间接征象:肠壁增厚或变薄、肠壁不强化或强化减弱、肠管积气、肠管扩张、肠壁坏死等,以上间接征象缺乏特异度,不能单独用于SMAD的诊断。分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分型很多,考虑到临床实用性和全面性,推荐使用Yun分型,该分型不但简单实用,而且涵盖了绝大多数的ISMAD,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上治疗SMAD。Yun分型示意图。Ⅰ型:假腔有入口和出口;Ⅱ型:假腔有入口无出口(Ⅱa型假腔无血栓,Ⅱb型假腔内血栓形成);Ⅲ型:肠系膜上动脉(SMA)闭塞。治疗保守治疗适应证:(1)Ⅰ型,假腔内压力小、破裂风险低,应首选内科保守治疗;(2)Ⅱa型,且假腔直径≤2cm,此时假腔破裂风险较小,可首选内科保守治疗;(3)Ⅱb型,假腔内血栓通常会逐渐机化吸收,狭窄的真腔逐渐重塑,应首选内科保守治疗;(4)Ⅲ型,可首选内科保守治疗。内科保守治疗包括:单纯观察、禁食、胃肠减压、止痛、控制血压、通便等治疗。对于腹痛的患者,应考虑肠缺血的可能,应给予禁食,禁食时间应根据患者的腹痛情况决定,待腹痛好转后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直至腹痛消失后恢复正常饮食;对于单纯表现餐后腹部不适或腹痛的患者,应调整饮食习惯(少量多餐)和饮食结构(食用易消化食物),通常情况下腹部症状会逐渐好转并消失。对于腹胀明显者,可予胃肠减压,改善症状。对于中?重度的腹痛患者,应适当止痛,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但需要规避强效镇痛对病情的掩盖。理想的血压是控制在120/80mmHg以下,以预防夹层撕裂和假腔破裂。对于严重腹痛,且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者,应考虑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是否需要仍存在争议,对于假腔内无血栓形成或真腔无严重狭窄者,常规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或许并不能使患者获益;而对于真腔严重狭窄者,推荐给予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预防真腔内继发性血栓形成。约80%的患者内科保守治疗有效,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内科保守治疗失败。内科保守治疗失败是指在内科保守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症状、体征无缓解,甚至加重,或影像学表现进展(如夹层持续向远端撕裂或假腔持续增大等),甚至出现肠坏死或SMA破裂。内科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通常需要积极干预。腔内治疗适应证:(1)Ⅱa型,且假腔直径>2cm,此时假腔破裂风险较大,应首选腔内治疗;(2)内科保守治疗失败,且无肠坏死的患者,应采取腔内补救治疗;(3)SMA破裂者,尤其是SMA局限性破裂者和紧急情况下需抢救生命者,可以尝试覆膜支架封闭破裂口或栓塞治疗(栓塞SMA主干容易导致急性肠缺血,甚至肠坏死,而单纯栓塞假性动脉瘤失败率较高,所以不推荐常规使用栓塞治疗)。腔内治疗包括支架、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栓塞。研究报道约有20%的患者需要进行腔内治疗,但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腔内治疗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支架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中?远期疗效肯定。支架植入的患者术后应严格抗血小板治疗,可参考冠状动脉或外周血管疾病支架植入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双抗”治疗1~12个月,即阿司匹林100mg/d联合氯吡格雷75mg/d。外科手术治疗适应证:(1)肠坏死的患者;(2)SMA破裂的患者;(3)不适合腔内治疗或腔内治疗失败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旁路手术(如胃网膜右动脉转流术)、血管修补术、动脉内膜切除术+补片成形术、开窗术等;针对肠坏死的患者,应切除坏死的肠管。随着腔内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复合手术室的广泛应用,单纯外科手术率会越来越低。随访(1)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通常在确诊后的1个月时进行随访,如果内科保守治疗成功,则应在半年后随访1次,之后每年1次,直至SMA完全重塑或连续随访2次ISMAD无变化;一旦内科保守治疗失败,即疾病进展,通常情况下应进行干预。(2)腔内治疗后的患者通常在术后3个月、半年、1年时进行随访,之后每年1次,直至SMA完全重塑或连续随访2次ISMAD无变化;考虑到存在支架再狭窄和闭塞的风险,建议支架植入的患者,在SMA完全重塑或连续随访2次ISMAD无变化之后,每3~5年随访1次,了解支架的通畅情况。(文章仅供参考,具体诊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