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对过敏的看法和理念的文章,但是因为惰性却一直没有写。当来诊的病人越来越多“被过敏”后,我实在忍不住要写一点东西,也希望找一些同道一起来做一些相关研究思考和治愈病例报道,以供有缘人参考。 “医生,我小儿流鼻涕,会不会成鼻炎呀?”,“医生,我们有过敏性鼻炎,对蛋奶过敏”,“医生,我们过敏,对大米过敏”。。。我在临床上总能见到各类型过敏的病人,越来越多的病人告诉我他们过敏。最严重者连大米、面食也过敏,很可怜。近一年来我曾治过两个小儿都对大米过敏,其中有一个七岁左右的小儿甚至四五年没吃过米饭,天天都是面食,蛋奶类更是想都不敢想。当这个小孩被治好后,她非常高兴的说“终于可以吃米饭了!”。大家统一的思路都是觉得过敏需要避免这些过敏源。但其实,大部分过敏是完全可以治愈并脱敏的。 我们为什么会过敏呢?过敏真的就是过度敏感?过敏真的不能治疗只能逃避吗?难道过敏的人天生就过敏吗?如果不是,又为什么后来过敏了呢?我们现在对大米,对奶蛋过敏,要是我们哪天对氧气也过敏了怎么办?很多问题都需要主动去解决。 临床对病人观察发现,很多病人其实并不是生来就过敏,往往是生了某次病后,某个症状一直没好,然后才被检查和诊断出过敏。而往往我们会认为是因为过敏导致了生病,很少有人去想是不是因为生病导致了过敏,过敏也许只是这次生病的一种症状表现。 现代医学的过敏理论已经深入人心,这里我想谈一下从中医的角度去认识这个过度敏感。过敏,西医学认为是免疫反应过度,是一种机体的过度敏感,所以这种思维方式指导下的治疗,无论你是用中药还是西药,都只是在抑制这种敏感反应,而并没解决人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敏感反应的最根本原因。所以我们只能避免过敏源,因为这种反应会反复发作。 究竟是过敏,还是根本没治好?但是在中医的角度来看,任何免疫反应,都是人体自愈能力的一种自我调整,也就是中医讲的人体正气的调节作用。从局部来看,我们可能是看到了自愈能力反应的增强,或叫“过度免疫”。但是从整体来看,人体的这种反应其实是减弱的。内经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为人体的正气弱了、不足了,才会让邪气趁虚而入,我们才会生病。因为局部的邪气存在,所以我们机体会调动正气去抗邪去调整,这就会出现各种病理症状,就会出现这种过度反应。但是从整体来看,我们依然是正气偏弱的,也就是我们的自愈和自我调节能力有限,但是又没有完全衰弱,所以这种自我调节就会反复发作,以要达到自愈为止。但是为什么我们会对营养物质过敏呢?难道我们真的营养过剩到机体已经在出现排斥反应了吗?其实是因为这些物质可以养我们的正气,本来正气已经衰疲没反应的情况下,正气得到一些营养支持,自然又会出现排邪反应。 为什么很多人都是在某次生病后出现所谓的过敏呢?为什么过敏有的会有呼吸道症状,有的会有皮肤症状,有的会有消化道症状?往往这些症状和某次生病的经历有关。比如感冒,我们会流涕,会发烧,或咳嗽等表现,西医去检查,也多会发现有炎症反应,这也同样可以说是过度敏感,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人体正在对抗体内的邪气,在自我调节,说明自愈能力正在工作。但是如果这个感冒咳嗽一直没治好,最后就会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咳嗽甚至哮喘。再比如腹泻,有可能是因为积食消化不良或胃肠型感冒导致,但是腹泻严重了,伤了胃肠道的功能,突然发现对某些食物消化吸收能力弱了,以前不拉肚子的食物现在吃要拉肚子了,然后又被诊断过敏。我想很多过敏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这就值得我们思考。难道真的是过敏源导致了我们流鼻涕、咳嗽或腹泻?亦或是当初的感冒流涕、咳嗽或腹泻根本就没有被完全治愈呢? 中医从整体正邪的层面来看问题,并不是基于西医学的免疫学检查或指标。而现在的过敏反应检测完全是体外实验结果,人体是很复杂的结构和功能整合体,体外的结果和体内的反应根本不可能完全相同。也就是说这种检测结果依然存在问题,体外检测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人体内部反应结果。在西医学看来是反应过度的病症中,在中医辨证体系下,我们看到的却是正虚而邪实,很多慢性的疾病反应更多的还是正气虚,也可以说是人体的自愈能力还未强大到可以排除邪气自愈的地步。但是正气只要存在,就会一直出现排邪反应。正气强的,反应会强一些,正气弱的,反应会弱一些。 抑制过敏反应,解决问题吗?在中医的辨证理论体系下,大部分过敏完全就是可以治愈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扶持正气帮助人体去排除邪气,当邪气一但被排完,问题就得以解决。所以中西医在此的思维完全就是相反的。西医看到的是过敏源这个诱因和正气排邪的反应,但是他们看到的是反应过度,所以治疗需要抑制这种反应,抑制人体的正气和自愈能力。而中医呢,看到的是正气不足和邪气久留,治疗就会去扶持人体的正气去帮助排邪,让反应从根本上被治愈。 古人讲用药如用兵,这个道理就像打仗。你(正气)很强大,谁都不敢欺负你,就不会有敌人(邪气)进来。但是当你(正气)不够强大时,敌人(邪气)就会乘虚而入。敌人(邪气)进来了,但是你的军队(正气)不够强大,没能把敌人消灭。人体自然就会增派军队去打仗,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局部免疫反应过度。如果还不能把敌人消灭,那战争(症状)就成了持久战。同时,你的军队派出去后,身体后方军队就相对减少了。因此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用药呢,就是增加他的军队力量,帮助军队消灭敌人,而不是一味劝降。现在的西医治疗或西医式思维治疗,都是去劝降。打不赢咱们就不打了吧,退一步,战争暂时性消失,临床症状缓解。但是敌人(邪气)还在,你退一步,他就进一步,最终还是会遇到一起,还是要打。所以经常我们会遇到有这样的情况,即使把所有过敏源控制完,但临床症状却依然还是在复发。 再比如说受寒流鼻涕,这就是有敌人进来了,这个寒气就是敌人。机体就会有免疫机能去战争,这个战争的反应就会有流鼻涕的过程。机体的正气强,鼻涕流完寒气也就跟着被排掉了,机体就自愈了。正气弱的,我们需要帮助一下,还是把寒气排干净然后会自愈。而西医式方法呢,就是用药去止这个流鼻涕的症状,鼻涕可能不流了,但是邪气排不出去,然后就会出现过敏性鼻炎或咳嗽甚至哮喘。 有人说不理解什么是邪气?其实很简单,凡是一切可以引起炎性反应的,或在体内被留存但是机体又不需要的,我们都可以叫邪气。用中医来讲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受风了,受寒了,体内有湿了,有瘀血了,有气滞了,有痰了等等。这些都可以叫做邪气。有了邪气,机体在正气作用下就会通过一些方式去治调整、去排泻。比如受了风寒,人体会通过调节皮毛和呼吸道去排泻;比如积食,人体会通过消化系统去调整。这些都是人体自己的自愈方式和排邪反应。正气强的,排完自己就好了,正气弱的,排不出去,机体就会长期有症状。而这种症状一般会在某种引起机体正气(自愈能力)波动的诱因下加重,所以产生了所谓的过敏。 基于这种理论支持下,我们在临床上也确实通过提高人体的正气(自愈能力)和刺激治疗,让很多人脱敏。过敏不再是需要长期逃避过敏源,而是可以主动迎战和自愈。以后我们还会陆续有相关典型案例报道。本文只作理念性讨论,供有缘人参考。
⑴、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不可过度劳累,要保持足够的睡眠; ⑵、在家庭环境里,应避免直接用敏感语言明示患儿症状; ⑶、在患儿抽动时应给予忽视,视而不见状; ⑷、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培养孩子建立自信,缓解压力; ⑸、不可让孩子参加剧烈运动,如军训、长跑、竞技性体育活动及重体力活动; ⑹、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⑺、应与学校老师沟通,避免给予患儿敏感性语言批评教育,要很好的配合治疗期患儿的教育工作; ⑻、注意治疗期的饮食,不吃油腻、生冷、含铅量高的食物,服药期间不吃辛辣、海鲜、方便面、膨化食品,应以清淡佳肴为宜,适当补充营养; ⑼、季节交换期,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应注意患儿的脱、穿衣,谨防感冒,因为感冒极易引起患儿复发或症状复发、加重。 ⑽、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且不可看过于激烈、刺激画面,对于重症者应避免看电视。避免使用电脑,如确有学习需要,每次使用电脑不宜超过半小时,严禁杜绝过度使用电脑或玩游戏。 ⑾、在治疗期间应按时复诊,确保及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提高康复进度。 ⑿、压力过大:主要是指学习压力,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心切,给上学或还没上学的孩子报了许多课外班,如琴、棋、书、画、外语、电脑班等等,而且要求孩子学好、考上几级,使孩子长期处于一种精神高度紧张中,心情得不到放松,长此以往,易发抽动。 ⒀、情绪得不到宣泄:有些年轻的父母对孩子管教较严,经常打骂孩子,打后不许孩子哭;有些学龄期孩子的家长,训斥孩子后不许孩子“犟嘴” ,故此孩子的不满情绪得不到宣泄,多发抽动。 ⒁、精神刺激:有些家长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孩子受到惊吓,变得胆小、恐惧、敏感、内向、多疑、抽动,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还会出现逆反心理,甚至发展为仇视社会、违法犯罪。 ⒂、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否是引起抽动症的病因,目前尚没有确切的根据,但上呼吸道感染可诱使抽动症患儿症状加重已被临床所证实,因此减少感冒次数,可缓解症状、缩短病情。 具体病情可至门诊当面咨询
伤寒论:“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感冒一类的病症,尤其是风热感冒出现脉浮,热甚,应该用清凉解表的,解表药里头也要用石膏了。如果用了艾灸的方法,中医称艾灸为“火攻”,其实是不利于内热实证的,灸就是用来治疗虚寒的方法。本来就热甚,继之以灸火,反助其热,热因火动,必然使咽干口燥的症状加重甚至流鼻血或者吐血。因为凡是内热都往上涌,尤其在感冒初期的时候,必须知道寒热虚实,掌握热要用辛凉解表的方法去治疗,否则热要是用热攻,必造成误治。
总访问量 545,843次
在线服务患者 935位
科普文章 6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