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玉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科主任
消化内科陈拥军
主任医师 教授
院长
消化内科陈亮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副院长
消化内科陈琳琳
主任医师
3.5
消化内科郑兴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消化内科唐毅
主任医师
3.4
消化内科包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消化内科谢兰
副主任医师
3.3
消化内科孙怡
副主任医师
3.3
消化内科龙晓奇
副主任医师
3.3
樊景云
副主任医师
3.3
消化内科杜恒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消化内科梁宁林
副主任医师
3.3
消化内科姚勇
主治医师
3.3
消化内科王卉
主治医师
3.3
消化内科高明生
主治医师
3.3
消化内科李前龙
主治医师
3.3
消化内科粟春林
主治医师
3.3
消化内科刘杰
主治医师
3.3
消化内科曹丽鹏
主治医师
3.3
王能
主治医师
3.3
消化内科王易尚
主治医师
3.3
消化内科舒梅铃
主治医师
3.3
消化内科熊欢
主治医师
3.3
消化内科杨彬
医师
3.2
消化内科刘天宇
医师
3.2
消化内科何素玉
医师
3.2
消化内科奉镭
医师
3.2
消化内科姜楷
医师
3.2
消化内科潘金
医师
3.2
雷洪军
医师
3.2
消化内科张描
医师
3.2
消化内科罗兰
医师
3.2
消化内科陈袁
医师
3.2
俗话说“人有三急”,如果解大便总是特别急、憋不住、次数很多,还带血、带脓,伴明显腹痛等等,那就不正常了。小新近1年反复腹痛、腹泻、脓血便,近1月加重。这天小新到医院做完相关检查等后,医生告诉他,他的肠道有问题,是“溃疡性结肠炎”。小新问:“溃疡性结肠炎是个什么病呢?就是肠道上长了溃疡吗?和胃溃疡一样吗?”医生:“不,完全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特殊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常简称溃结,和克罗恩病CD同属于炎症性肠病IBD范畴。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免疫失衡是IBD最终发病的关键因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病情轻重不等,反复发作,慢性病程,目前无完全治愈方法,但通过有效地治疗,大部分患者可病情稳定,生活同样丰富多彩。UC的特点为局限于结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炎症,由直肠起病,并且可以以倒灌式方式从直肠向结肠近端连续蔓延发展,最终累及全结肠,少数严重患者可累及回肠末端。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是UC的主要临床症状。起病多为亚急性,少数急性起病。如反复便血大于4-6周,需注意排查是否为UC。消化系统表现(1)腹泻和黏液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少的每天2-3次,多的每天可达10余次,甚至20余次以上。黏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2)腹痛 多有轻至中度腹痛,为左下腹或下腹阵痛,亦可累及全腹。常有里急后重,便后腹痛缓解。重者如并发中毒性巨结肠或炎症波及腹膜,可有持续剧烈腹痛,更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3)其他症状 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1)发热 一般出现在中、重型患者的活动期,呈低至中度发热;高热多提示有严重感染、并发症或病情急性进展。(2)营养不良 肠外表现中毒性巨结肠约5%的重症UC患者可出现中毒性巨结肠,此时结肠病变广泛而严重,本并发症易引起急性肠穿孔,预后差。直肠结肠癌变多见于广泛性结肠炎、幼年起病而病程漫长者,病程>20年的患者发生结肠癌风险较正常人增高10~15倍,因此UC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肠镜。其他并发症结肠大出血发生率约3%,肠穿孔多与中毒性巨结肠有关;肠梗阻少见,发生率远低于CD。在临床上对于IBD的确诊尚缺乏金标准,必须综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后病情转归情况才能综合判断。UC无法治愈,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急性发作,黏膜愈合,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一般轻度的UC可选择5-ASA(5-氨基水杨酸)制剂,如美沙拉嗪;中重度UC,可选择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抗、维得利珠单抗)等。部分患者综合评估后还可选择粪菌移植等方法。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肠穿孔,或有癌变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粪菌移植FMT1.活动期患者应充分休息,调节好情绪,避免心理压力过大。2.急性活动期可给予流质或半流饮食,病情好转后改为高营养、易消化的少渣饮食,调味不宜过于辛辣。注重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性疾病。不宜长期饮酒。3.按医嘱服药及定期医疗随访,不要擅自停药。反复病情活动者,应有终生服药的心理准备。炎症性肠病专病门诊时间:遂宁市中心医院河东分部周二全天遂宁市中心医院院本部 周五全天
总访问量 218,138次
在线服务患者 206位
直播义诊 1次
科普文章 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