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细菌性阴道病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阴道内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其他细菌大量繁殖,主要由加德纳菌、动弯杆菌、普雷沃菌、紫单胞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及人型支原体。2、临床表现: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性交后加重,可伴有外阴轻度搔痒或烧灼感。典型分泌物特点: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妇科检查:阴道粘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分泌物粘度低,易从阴道壁拭去。3、诊断:下列四项由三项阳性就可临床做出诊断。(1)、匀质、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常粘附于阴道壁。(2)、阴道PH>4.5(PH值通常为4.7~5.7,多为5.0~5.5)。(3)、胺臭味试验(whifftest)阳性。(4)、线索细胞(cluecell)4、治疗:治疗原则:应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首选治疗方案:甲硝唑400mg,每日2~3次,连服7天;2%克林霉素软膏阴道内涂抹,每次5g,每晚1次,连用7天;或0.75%甲硝唑软膏,每次5g,每日2次,共7日。可选择治疗方案:甲硝唑2g,单次口服;或克林霉素300mg,每日2次,连服7日。性伴侣治疗:不需常规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本病与不良妊娠结局如羊膜绒毛膜炎、胎膜早破、早产有关,因此任何有症状的孕妇及无症状的高危孕妇(胎膜早破、早产史)均需治疗。多选择口服用药,甲硝唑200mg,每日3~4次,连服7日;或克林霉素300mg,每日2次,连服7日。
1、发病原因:月经血、白带、大小便的刺激。糖尿病患者糖尿、粪瘘患者粪便及尿瘘患者尿液的长期刺激、浸渍。穿紧身化纤内库,经期使用卫生巾等导致局部透气性差、潮湿。2、临床表现:外阴皮肤粘膜搔痒、疼痛、烧灼感,性交痛、活动、排尿及排便时加重。外阴局部充血、肿胀、糜烂,常有抓痕,严重者形成溃疡或湿疹。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粗糙、皲裂,甚至苔癣样变。3、治疗:原则:消除病因,局部保持清洁、干燥,局部应用抗生素。病因治疗:积极寻找病因,治疗糖尿病,修补粪、尿瘘。局部治疗:0.1%聚维酮碘液或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紫草油。还可选用中药水煎熏洗外阴,每日1~2次。急性期还可选用微波或红外线局部物理治疗。
总访问量 57,689次
在线服务患者 16位
科普文章 2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