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宁
副主任医师
3.5
口腔科马俊峰
副主任医师
2.9
口腔科杨凯
副主任医师
2.9
口腔科叶小明
副主任医师
2.9
口腔科姚志文
副主任医师
2.9
口腔科邓舒文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鄂佳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郭娜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郝璐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黄秀娟
主治医师
2.9
孔令佳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林健生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刘智飞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王利娜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杨清河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叶彬峰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张明辉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张湘阳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赵晓丽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韩永杰
主治医师
2.9
李明亮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王英
主治医师
2.9
口腔科朱晓晶
主治医师
2.9
23个小动作让你拥有超人般的记忆力(转载)---来自http://www.360doc.com( 大柒,收录于2009-7-19) (这个网站可以设立自己的图书馆,可收集自己喜欢的文章) 此方法来自于一本叫《海马记忆训练》的书 一、唤醒身体 1、闭上眼睛吃饭。 2、用手指分辨硬币。 3、戴上耳机上下楼梯。 4、捏住鼻子喝咖啡。 5、放开嗓子大声朗读。 6、闻咖啡看鱼的图片。 二、寻求脑刺激 7、到餐馆点没吃过的菜。 8、把自己的钱花掉。 9、专门绕远路。 10、用左手端茶杯。 11、听不同类型的歌曲。 12、一天睡觉6小时。 三、积极锻炼左右脑 13、去陌生的地方散步。 14、判断自己是右脑型还是左脑型。 15、用直觉作决断。 四、补充脑营养 16、甜食让你变聪明。 17、吃早餐能活化大脑。 18、多咀嚼可以提高成绩。 五、越运动脑子越好 19、每天快走20分钟。 20、多做“手指操”。 21、尝试全新的运动。 六、改善脑活性 激发灵感 22、记住每次成功的感觉 23、对自己说“肯定能行” 24、写100自己喜欢的东西 25、变换视角看问题 26、一想到就说出来 27、让脑偶尔无聊一下 28、看从来不看的电视节目 29、亲身体验是脑最宝贵的财富 30、做个倾听者十分科学。 根据这本书,我总结了一些可以养成的小习惯: 1、每当桌上满是食物的时候,就闭着眼睛吃饭。 2、经常用手指分辨硬币(或象棋子也不错)。 3、戴上耳机上下楼梯。 4、放开嗓子大声朗读。 5、到餐馆点没吃过的菜。 6、左手端茶杯。 7、听不同类型的歌。 8、每天23:00前睡觉,5:00起床。(太残酷了,但可以很好的把早晨的时间利用起来) 9、在陌生的地方散步。 10、每天吃点甜食(这个最喜欢)。 11、吃早餐。 12、多咀嚼。 13、每天快走20分钟。 14、一天十次“手指操”。 15、每季度学一项新运动。 16、记录成功的事。 17、每天出门前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并说:我肯定能行。 18、写100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每天拿出来看看。 19、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20、每周给自己半小时的无聊时间。 21、每周看一到二次自己没不看的节目。 22、做个倾听者。 23、每天找个时间专门背一些东西。
患者:患者今年15岁,在11岁的时候发现牙齿缺少,共缺失13棵(按成人32棵计算)而且上颚发育不全,去过很多医院都让在18岁之前做矫正然后镶牙.化验、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检查出来原因么?以后她会不再遗传给后代,现在已经15岁了要怎样治疗,由于上颚骨发育不全我们这里的医生说,她只能补4棵牙,虽然缺少13棵北京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李江宁:你好!你咨询的患者是女孩吗?有一种遗传性疾病叫外胚层发育不全。可遗传,患者没有汗腺,毛发(头发),指甲及牙齿发育有障碍,但这种疾病主要是发生在男性。你可以看一下患者是否有这些表现。她的这种情况遗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较大。我建议可以到大一点的口腔专科医院去检查之后确定你现在是否作治疗。上颌发育差,要分析后才能决定这个阶段扩大上颌骨是否还有意义。最好是尽可能的解决骨骼的问题后,最后再作镶牙(修复)处理,否则不能获得很好的效果。但是整个治疗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和可观的费用,而且还需要较高的技术。建议尽早检查一下。
患者:上前牙完全遮盖住下前牙,同时咬合不自然,不舒服.牙齿缝隙比以前大了一点, 化验、 于1998年因暴牙做过正畸(已拔牙),当时效果可以,现在突然发现有点复发, 可以再进行矫正吗,我想有一个健康的口腔,北京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李江宁:可以考虑重新正畸,但是需要在正畸前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照相,拍X线片等等)你复发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 1保持器未坚持戴用,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2你的骨骼形态有变化 3原有的口腔周围肌肉的不良活动不利于你的保持,这一点也很重要,需要你自己长期的坚持锻炼改正。你已经拔牙了,如果重新做,难度是加大了,但还是应该可以重新做的,主要还是看你的目前情况再具体定矫治计划。但是如果你重新做,要花不少钱的。
总访问量 222,905次
在线服务患者 42位
科普文章 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