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护心七要素
进入盛夏,很多人认为,寒冷的冬天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炎炎夏日心血管病人要安全的多。事实上,很多悲剧提醒我们,如果心血管病人在夏季麻痹大意,一样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病,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季节性变得越来越模糊。冬季因为寒冷刺激使体循环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心肌缺血,严重者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同样,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速,心率加快,也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加之出汗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压粘稠度增加及散热导致体表毛细血管扩张、回信血量减少,也容易诱发心肌缺血。 既然夏季对心血管病患者影响如此之大,患者朋友们当然要小心防范,避免悲剧发生。科学护心,应注意以下七要素: 一、避免过劳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现代人尤其是中青年人,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过度的忙碌、劳累极易使本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发生疾病,甚至出现“过劳死”。 二、情绪稳定 夏季天气闷热,昼长夜短,容易出现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出现情绪烦躁甚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另外,情绪激动、大喜大悲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等,严重者可诱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三、合理饮水 夏季人们普遍出汗较多,补水非常重要。不注意补水,会导致血液浓缩,粘稠度增加形成血栓。而心衰患者如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水分可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因此,建议心血管患者少量多次补水,补水以白开水为宜,可适量饮用绿豆汤、菊花茶等。 四、清淡饮食 对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应控制膳食总热量,减体重,避免咖啡、浓茶、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限制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摄入。提倡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吃瘦肉、鱼类、黑木耳、豆制品等,尽量以植物油为食用油。少食动物油脂、肥肉、动物内脏、脑、蛋黄、鱼子等。应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 五、优质睡眠 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人身体的各项机能正常运转。良好的睡眠可以使呼吸心跳稳定,减轻心脏负担,减少心脏病发作。夏季很多人睡得晚,起得早,加之出汗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容易使人萎靡不振,因此,建议心血管患者尽量保证早睡、早起,中午适当午睡,以半小时为宜。如出现睡眠障碍,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改善睡眠。 六、适量运动 夏季很多人对晨练情有独钟。应该注意,一天中的早4时―10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段。原因是晨起血液粘稠度高、血小板复合聚集度高、冠状动脉张力高容易痉挛,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应避免在此时间段锻炼,可改在傍晚太阳落山之后运动,时间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量力而行,运动量不宜太激烈,以免发生危险。 七、遵嘱服药 部分高血压患者夏天血压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甚至一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停药后血压也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夏天一部分患者确实需要调整降压药物,但提醒患者不要自行停药或减药。患者应密切监测自己的血压变化并记录,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降压药物。也有部分心血管病患者认为夏天胃口不好,吃得少,可以停用降脂药物。应该注意,一些有冠心病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服用的“他汀”类降脂药物,除了降低血脂,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逆转斑块的作用。因此,夏季不能随便停用降压、降脂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须长期服用。 最后,提醒心血管病患者朋友,夏季如果外出旅游,除注意防暑外,应带好日常口服的阿司匹林、降压降脂等药物,同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一旦有胸痛发作,立即停止一切运动,舌下含服以上药物,及时自行或请他人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以免延误抢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