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 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养成以下饮食习惯。 1、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鱼和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际营养组织建议:人们每天摄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应的应该摄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国货精品鸿洋神中老年型鱼油为例,每天必须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为30%的鱼油胶丸,才能保证人体的基本需要,纽崔莱深海鲑鱼油胶囊每粒含EPA180mg和DHA120mg,每天两粒即可保证预防效果。ω-3脂肪酸治疗量为3~4g/d,选用纽崔莱深海鲑鱼油胶囊10~13粒/天即可。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5、药物学家在对银杏叶的研究中十分惊喜地发现,一片小小的银杏叶,所含成分之多,药理活性之强大出人们意料,其中仅是黄酮类成分就有20多种,另有萜类、酚类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有人将之形容为一座微型宝库,也是毫不夸张的。大量的药理实验结果显示,银杏叶中有重要药理活性作用的成分有两大类:银杏黄酮甙和银杏苦内酯。它们别具一格的作用机制与目前临床上一些常用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是不相同的。其一是银杏苫内酯可选择性的抵抗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是人体内一种很强的可引发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的内源性活性物质,是诱发心脑血管疚病,特别是引起中风、心肌梗死的隐形杀手,危 险性很高,而银杏苦内酯则是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克星。其二是银杏黄酮甙具有对付白出基的高强本领。银杏黄酮甙已被证实能有效地对抗和消除自由基,并起到延缓衰老的良好作用。特别是近期来自国外的信息。认为银杏叶可用于预防和医治早期老年痴呆症患者,尤对帮助恢复和改善记忆力作用明显。其三是银苦内酯和黄酮甙两者有协同作用,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循环,在缺氧情况下保护脑和心肌细胞。另外可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故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剂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以及脑震荡、脑外伤后遗症等患者均有较为良好的功效,且一般少见出现不良反应,作为保健药物易为人们接受。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 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 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定期体检 定期做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浓度。老年人应每年做体检一次,并要对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监测,尤其在有各种刺激因素时(如情绪的变化、运动量的变化),机体往往处于应激状态更应做详细检查。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脂类糖类代谢紊乱、血液粘滞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低,易使血栓形成,故就达到期监测,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11月20-23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会议(CDS2013)在福州召开。本次会议迎来了创纪录的6438名与会者(2012年与会者约5000名)和1000余篇投稿,组委会准备的会议资料供不应求。会议主题是“更关注临床,更关注应用”,多个会场出现了座无虚席的现象。本次会议最大亮点之一无疑是《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南”)的发布,以下介绍指南更新的意义和更新要点。制定新指南的意义CDS第7届主任委员翁建平教授阐述了制定新指南的意义。据翁教授介绍,我国指南是在凝聚国内证据和参考国外证据的基础上编撰而成。从2003年CDS组织编撰我国第一版指南开始,历经2007年和2010年的第二、三版指南,到今年已是第四版(征求意见稿)。在这个过程中,来自中国的证据越来越多,因此指南是符合国情和疾病变迁特征的。近3年来糖尿病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基于肠促胰素的药物[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积累了更多临床经验、肥胖成为关注重点之一、更强调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全球各大糖尿病学会的指南更新了降糖治疗路径。更重要的是,国内循证医学证据日益增多,包括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CONFIDENCE研究、3B研究、MARCH研究、CHECK研究全国肥胖伴2型糖尿病治疗现状调查、OPENING研究等。随着更多临床证据的产生和更新,糖尿病防治方法和治疗管理策略均发生了较大改变,有必要对现有指南进行更新,以便使与糖尿病防治相关的新临床证据能更快地转化到我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2013年版指南的指导思想是应对新形势、反映新进展、更关注临床、更关注应用。指南更新要点翁建平教授、纪立农教授和陆菊明教授分别对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了解读,整理如下。糖尿病并发症的流行病学指南补充了中国城市医院糖尿病截肢的临床特点。2010年39家医院共有1684例患者截肢,因糖尿病足截肢者475例(28.2%),占非创伤性截肢的39.5%。在这475例患者中,男性占65.9%,平均年龄66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30个月。糖尿病截肢患者合并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病变、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的比例分别为50.1%、74.8%、28.4%和25.9%。提出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由于公共卫生资源的限制,预防糖尿病应采取高危人群优先的策略,应根据糖尿病风险程度进行针对性筛查。2013年版指南首次提出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总分≥25分者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暂不推荐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切点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6.5%作为诊断切点,但是在我国,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切点的资料相对不足,且HbA1c测定的标准化程度不够,因此暂不推荐在我国将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切点。降糖药物的选择和治疗路径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和费用仍是选择治疗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上市时间长、经过大型临床试验和其他循证医学证明具有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药物被放在优先位置上。在积累我国临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指南对药物治疗路径作了修改,体现为取消了二线和三线治疗的备选路径,以及提出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2周至3个月)强化胰岛素治疗路径。减重治疗减重治疗的适应证分为可选适应证[体质指数(BMI)≥32 kg/m2,有或无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慎选适应证(BMI 28~32 kg/m2且有2型糖尿病,尤其是存在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和暂不推荐[BMI 25~28 kg/m2,如果合并2型糖尿病,并有向心性肥胖,且至少有以下代谢综合征组分中的2个:高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高血压],其中暂不推荐仅适用于临床研究。2010年版指南不作上述分类。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路径主要依据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不再强调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综合控制目标空腹血糖控制目标改为4.4~7.0 mmol/L(2010年版为3.9~7.2 mmol/L);血压控制目标改为<140/80 mmHg(2010年版为<130/80 mmHg)。甘油三酯控制目标为<1.5 mmol/L(2010年版为<1.7 mmol/L);合并心血管病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目标为<1.8 mmol/L(2010年版为<2.07 mmol/L或较基线降低30%~40%);未合并心血管病,但是年龄>40岁并有≥1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者,LDL-C控制目标为<2.6 mmol/L(2010年版为<2.5 mmol/L)。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2010年版要求具备4项(BMI、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标准中的≥3项。2013年版改为具备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85 cm)、高血糖、高血压、高空腹甘油三酯、低空腹HDL-C这5项中的≥3项,其中高血压标准为≥130/85 mmHg(2010年版为≥140/90 mmHg),空腹HDL-C标准为<1.04 mmol/L(2010年版为男性<0.9 mmol/L和女性<1.0 mmol/L)。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2011年我国卫生部(现卫生计生委)发布的行业标准。75 g OGTT试验服糖后3小时血糖水平被取消,且空腹血糖标准改为≥5.1 mmol/L(2010年版为≥5.3 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标准改为≥8.5 mmol/L(2010年版为≥8.6 mmol/L),3个时间点只需有≥1个时间点符合标准即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老年糖尿病强调在不出现低血糖的前提下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控制目标,达到适度血糖控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我国研究显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OSAHS患病率在60%以上。基于此,2013年版指南增加了关于OSAHS的阐述,强调应加强医务人员对两病共存的认识,进行相应筛查。糖尿病的特殊情况糖尿病合并感染的防治增加了如下要点:所有≥2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须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64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在65岁以前接种过疫苗,接种时间超过5年者须再接种一次;≥6个月的患者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19~59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未曾接种乙肝疫苗,则应该接种;≥60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未曾接种乙肝疫苗,可以考虑接种。此外,指南新增了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的内容。总结翁建平教授总结说,2013年版指南更体现中国人群特点、更符合中国医改需要、更反映中国糖尿病研究和防治策略进展、更强调标准化路径、更提倡可广泛落实的措施。CDS将为指南的应用努力提供更多的传播渠道和手段、更有效的临床辅助工作、更科学的结构化管理、更简明的反馈评估,医护工作者应主动将指南要求落实到临床实践中,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将指南落实纳入医院质量管理。
JAMA杂志今天发布了2014年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2014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新指南包含9条推荐和一种治疗流程图来帮助医生治疗高血压患者。JNC8九条推荐:表1 2014年美国高血压指南(JNC8)推荐意见表推荐内容推荐等级推荐一在≥60岁的一般人群中,在收缩压(SBP)≥150mmHg或舒张压(DBP)全90mmHg时起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SBP <150mmHg和DBP<90mmHg的目标值。强烈推荐——A级推荐二在<60岁的一般人群中,在DBP≥90mmHg时起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DBP<90mmHg的目标值。30~59岁,强烈推荐——A级18~29岁,专家意见——E级推荐三在<60岁的一般人群中,在SBP≥140mmHg时起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SBP<140mmHg的目标值。专家意见——E级推荐四在≥18岁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在SBP≥140mmHg或DBP≥90mmHg时起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SBP<140mmHg和DBP<90mmHg的目标值。专家意见——E级推荐五在≥18岁糖尿病患者中,在SBP≥140mmHg或DBP≥90mmHg时起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SBP<140mmHg和DBP<90mmHg的目标值。专家意见——E级推荐六对除黑人外的一般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初始降压治疗应包括噻嗪类利尿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印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中等推荐——B级推荐七对一般黑人(包括糖尿病患者),初始降压治疗包括噻嗪类利尿剂或CCB。一般黑人:中等推荐——B级;黑人糖尿病患者:轻度推荐——C级推荐八在1≥8岁的CKD患者中,初始(或增加)降压治疗应包括ACEI或ARB,以改善肾脏预后。该推荐适用于所有伴高血压的CKD患者,无论其人种以及是否伴糖尿病。中等推荐——B级推荐九降压治疗主要目标是达到并维持目标血压。如治疗1个月仍未达目标血压,应增大初始药物剂量,或加用推荐意见6中另一种药物。医生应继续评估血压并调整治疗策略,直至血压达标。 如应用2种药物血压仍未达标,自推荐药物列表中选择加用第3种药物并调整剂量。患者不能同时应用ACEI和ARB。如患者由于有禁忌证仅用推荐意见6中的药物不能使血压达标,或者是须应用超过3种药物使血压达标,可选择其他类降压药。对经上述策略治疗血压仍不能达标的患者,或者是需要临床会诊的病情复杂者,可转诊至高血压专科医生。专家意见——E级JNC8高血压管理流程图:图1. JNC8推荐管理流程图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中风、肾衰甚至死亡。新指南中推荐的起始治疗血压水平、治疗目标、以及治疗用药均有严格的证据支持。该指南制定专家组成员来自于Eighth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协会。新旧指南有何不同?该指南制定专家组指出,与旧指南相比,新指南的证据级别更高。新指南的证据均来自于随机对照研究,所有证据级别和推荐均根据它们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评分。专家组指出,新指南旨在为高血压人群建立一个相同的治疗目标。不过,专家小组强调,尽管新指南提供了高血压开始治疗的时间点、治疗用药以及治疗目标等。但是,指南并不能作为临床决策的替代品,临床医生在具体治疗时仍需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表2,高血压新旧指南对比主题JNC7JNC8(2014高血压指南)方法◎由专家委员会进行非系统性文献回顾,包括一系列研究设计◎由专家小组在方法学团队的支持下,确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文献回顾标准◎推荐意见基于共识◎由方法学家进行最初的系统回顾,内容限定为随机对照试验(RCT)◎接下来对RCT证据进行回顾分析,专家组根据标准草案拟定推荐意见定义明确了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没有对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进行定义,但定义了药物治疗的界值治疗目标对单纯高血压患者和有复杂合并症(糖尿病和CKD)的高血压患者分别制定降压目标对所有高血压患者制定相似的降压目标,除非是有证据支持对特定人群采用不同目标值生活方式推荐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意见提出修改建议基于生活方式工作组的循证推荐提出修改建议药物治疗◎推荐5类药物用于起始治疗,但是推荐噻嗪类利尿剂作为多数患者的起始治疗药物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基于RCT证据推荐4类药物(ACEI、ARB、CCB和噻嗪类利尿剂)及其剂量◎对合并有强适应症的患者(如糖尿病、CKD、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规定了特定类别的降压药物◎基于相应证据,对不同人种、合并CKD和糖尿病人群推荐特定类别的降压药物◎给出了完整的口服降压药表格,包括药物名称和常规剂量范围◎专家组采用预后试验中的剂量制定出降压药物表格涉及领域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观点解决了多个问题(血压测量方法、患者评估、继发性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难治性高血压、特殊人群高血压)对RCT的证据回顾聚焦在几个特定问题,专家组认为这些问题有最高优先级别,属当务之急的问题。指南发表前的文献回顾过程由美国国家高血压教育计划协作委员会(NHBPEP)联合39个主要专业、公共和志愿组织及7家联邦机构共同完成由来自专业和公共组织以及联邦机构的专家完成新指南回答了三个常见问题:何时开始降压治疗专家组对需要开始治疗的血压水平进行明确。指南推荐,6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达到150/90即应开始降压治疗;治疗目标值如上述。但是,专家组强调,新指南规定的这一血压界值并不是重新定义高血压,此前由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7定义的高血压水平(>=140/90 mm Hg )仍然有效。血压处于这一范围的人群,均应通过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血压治疗目标值新指南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总体概括如下: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治疗目标值应为 150/90 mm Hg;30-59岁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应低于90mmHg。但是这一年龄段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的推荐治疗目标值目前没有充足的证据支持,30岁以下高血压患者舒张压的治疗目标值也没有证据支持。因此专家组推荐,这类人群的高血压治疗目标应低于140/90 mm Hg。此外,对于60岁以下罹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合并非糖尿病性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指南推荐的治疗目标值和60岁以下普通高血压人群一致。高血压治疗起始用药对于非黑人的高血压群体(包括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指南推荐起始用药包括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以及噻嗪类利尿剂;对于黑人高血压群体(包括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推荐起始用药为钙通道阻滞剂或噻嗪类利尿剂。此外,指南推荐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起始或继续抗高血压治疗时,应该使用ACEI类药物或者ARB类药物,以改善肾脏功能。表3 基于证据的降压药物剂量表药物类别药物名称初始每日剂量RCT中的目标剂量(mg)每日服药次数ACEI卡托普利50150-2002依那普利5201~2赖诺普利10401ARB依普罗沙坦(Eprosartan)400600-8001~2坎地沙坦412-321氯沙坦501001~2缬沙坦40-80160-3201厄贝沙坦753001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25-501001美托洛尔50100-2001~2CCB氨氯地平2.5101地尔硫卓缓释剂120-1803601尼群地平10201~2噻嗪类利尿剂苄氟噻嗪(Bendroflumethiazide)5101氯噻酮(Chlorthalidone)12.512.5-251氢氯噻嗪12.5-5025-100*1~2吲达帕胺1.251.25-2.51表4 降压治疗方案的调整策略表策略描述细节A先选用一种药物治疗,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若血压仍不能达标则加用第二种药物;◎如果服用第1种药物的初始剂量未达标,应逐渐滴定到最大剂量以达到目标血压;◎如果使用两种药物血压仍未达标,则选用第三种药物(噻嗪类利尿剂/ CB/ CEI/ RB),避免ACEI和ARB联合使用。将第3种降压药物逐渐滴定至最大剂量以达到目标血压。◎如果加至推荐的最大剂量血压仍未达标,则添加第2种药物(噻嗪类利尿剂/CCB/ACEI/ARB)然后逐渐滴定至最大剂量以达到目标血压;B先选用一种药物治疗,在增加至最大剂量之前加用第二种药物;◎先选用一种药物治疗,在增加至最大剂量之前加用第二种药物,将两种药物逐渐滴定至推荐的最大剂量以达到目标血压;C起始治疗时即采用2种药物联合,可以是自由处方联合或者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起始治疗时即采用2种药物联合,可以是自由处方联合或者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部分委员会成员推荐,若基线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或患者血压超过目标血压20/10mmHg,可直接启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表5 不同指南对成人高血压降压目标和起始药物选择的推荐表指南人群目标血压(mmHg)起始药物选择2014高血压指南(JNC8)≥60岁的一般人群<150/90非黑人: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或CCB<60岁的一般人群<140/90黑人:噻嗪类利尿剂或CCB糖尿病<140/90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或CCB慢性肾脏病(CKD)<140/90ACEI或ARBESH/ESC 2013一般非老年人群<140/90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CCB、ACEI或ARB<80岁的一般老年人群<150/90≥80岁的一般人群<150/90糖尿病<140/85ACEI或ARBCKD(无蛋白尿)<140/90ACEI或ARBCKD(有蛋白尿)<130/90CHEP 2013<80岁的一般人群<140/90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60岁)、ACEI(非黑人)或ARB≥80岁的一般人群<150/90糖尿病<130/80合并额外的CVD风险者:ACEI或ARB不合并额外的CVD风险者: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或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DHPCCB)慢性肾脏病(CKD)<140/90ACEI或ARBADA 2013糖尿病<140/80ACEI或ARBKDIGO 2012CKD(无蛋白尿)<140/90ACEI或ARBCKD(有蛋白尿)<130/80NICE 2011<80岁的一般人群<140/90<55岁:ACEI或ARB≥80岁的一般人群<150/90≥55岁,或黑人:CCBISHIB 2010黑人,低危人群<135/85利尿剂或CCB靶器官损伤或CVD风险<130/80专家点评:Harold C. Sox, M.D.:新指南证据级别更有说服力Harold C. Sox, M.D.,达特茅斯学院教授Harold C. Sox, M.D.指出,新版指南以及撰写指南的专家小组权威性更高。他指出,评价指南是否权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察:1,指南中最可信的部分是什么?2,指南是如何撰写制定的?3,撰写指南的专家小组成员扮演何种角色?4,指南获取公众信任的途径是什么?Harold博士认为,从这四个角度来看,新版指南权威性更高。Howard Bauchner, M.D.:可预见的学界争论,欢迎探讨Howard Bauchner, M.D. ,JAMA杂志主编近年来,在美国编写临床指南越来越复杂而且争议声越来越大。比如,美国传染病协会在制定莱姆病诊疗指南后却一直忙于处理冗杂的法律程序;美国预防工作小组在更新关于女性乳房钼靶检查的推荐建议后,引起了医生以及公众的很大争议。今年6月份,NHLBI宣布退出制定临床指南,转而挑选特定的机构来编写临床指南,比如,挑选ACC以及AHA协会来编写临床指南。新指南制定过程非常严谨、客观,这对于提高医生诊疗效果、改善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医学期刊也有责任来客观的推广这一重要指南。JAMA期刊很荣幸可以刊登这份指南,我们可以预见新指南可能引起的学界争论,我们也很欢迎这样的学术探讨。Eric D. Peterson:未来还需更多临床研究Eric D. Peterson,杜克大学医学中心教授Eric D. Peterson博士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里高血压治疗仍存争议,未来还需更多地临床研究。他指出,首先,需要进行更多地RCT研究来明确不同患者群体中需要进行干预的血压水平。其次,提倡建立一个调查小组,以便对高血压的综合诊疗指南进行更新。这样,新指南就可以与既往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高血压人群的治疗指南相契合;同时也会和心血管预防策略相契合。第三,从指南规范转换为诊疗措施的一些环节还需要深究。比如,如果在临床实践中,某些指南治疗目标可能比较刻板并且难以实施,那么此时我们有必要对临床的实际诊疗过程进行审核。最后,一旦需要进行治疗的血压水平明确之后,医生和患者均应合力达到这些目标水平。
总访问量 1,064,065次
在线服务患者 686位
科普文章 73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