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萃阶
主任医师 副教授
普外科主任
普外科王树生
主任医师
院长
普外科屈陈江
主任医师 讲师
3.3
普外科张伯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普外科涂建成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普外科刘秋华
副主任医师
3.2
普外科蒋维
主任医师
3.1
普外科季振宗
主任医师
3.1
普外科陶磊
主治医师
3.1
普外科曹建国
副主任医师
3.1
王浩
副主任医师
3.1
普外科方健
副主任医师
3.1
普外科李建伟
副主任医师
3.1
普外科许永琪
副主任医师
3.0
普外科季良
主治医师
3.0
普外科顾益洲
医师
3.0
普外科耿锋
副主任医师
3.0
普外科陆建东
副主任医师
3.0
普外科杨卫新
主治医师
3.0
普外科郭科
主治医师
3.0
章超
医师
2.9
1.有症状的胆囊结石。2.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3.直径>3cm的胆囊结石。4.充满型胆囊结石。5.有症状的和有手术指征的胆囊隆起性病变。6.急性胆囊炎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有手术指证者。7.胆囊单发息肉直径超过1.0cm以上;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8.胆囊多发息肉合并胆囊结石; 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9.胆囊息肉伴有临床症状。10.胆囊单发息肉,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若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11.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12.胆囊息肉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迅速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一)适应症:胆囊结石1.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即所谓结石“静息状态”. 2.胆囊必须具备有良好的收缩功能:口服胆囊造影或脂餐后B超提示:胆囊收缩达1/3以上。 3.胆囊不能过大或过小,胆囊长径在6-8cm之间,囊内不能有分隔。 4.上腹部最好没有开腹手术史、穿孔等急性炎症史。 5.B超下:胆囊胆汁内透声良好、胆囊粘膜光滑、胆囊壁在3~4mm以内,结石为单个或多个(泥沙样结石除外),形态规整,结石可随体外的改变而移动。(二)禁忌症:1、胆囊萎缩、胆囊壁增厚,胆囊腔消失,合并胆总管结石者。2、胆囊管内结石无法取出,预计术后仍无法取出者。3、胆囊管经术中造影证实梗阻者。4、Mirizz综合症。5、证实胆囊已完全丧失功能。6、术中B超造影见胆囊管内结石,而术中胆道镜无法发现者。
氩氦刀临床肿瘤治疗的贡献 由于传统的低温冷冻治疗由于靶向性差、局部复发率高,主要用于中晚期肿瘤的姑息性治疗。氩氦超冷刀微创靶向治疗系统的出现,改变了对传统低温肿瘤治疗方法的认识。它具有操作简单,靶向性强,适应症广,治疗中靶区可以适时监测,术后可以立即评价,并且对病人损伤小,肿瘤消融效果确切等优势。2-5cm的肿瘤多数可一次治疗达到局部消融的目的,大于10cm的肿瘤可分次手术治疗或联合放疗,化疗,中医药治疗和免疫基因治疗,提高了中晚期肿瘤综合治疗的效果并且得到临床肯定。它是继射频,微波,激光,超声聚焦刀,伽玛刀,X-刀,中子刀之后又一新的肿瘤局部治疗手段。这项新技术的规范化治疗程序已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选择,使低温靶向冷冻治疗技术在肿瘤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氩氦超冷刀等体积冷冻为肿瘤根治性手术提供了机会 肿瘤组织由于含血量丰富,手术中出血,挤压是造成手术后早期转移的原因之一。氩氦超冷刀具有操作简便,超低温冷冻组织速度快、损伤小,不出血等特点。因而国内外已开始报告用于脑膜瘤,脑胶质瘤,肝癌等体积摘除。有研究资料表明手术切除前对肿瘤组织进行冷冻,可以减少手术中出血,防止术中肿瘤细胞扩散,有利于根治性切除。氩氦超冷刀术中定位准确,术中B超监测方便,实体肿瘤手术切除前对肿瘤组织进行超低温冷冻,瘤组织在冷冻状态下被切除是目前较理想的减瘤手术方法。同时有临床报告资料显示,术前对肺肿瘤组织实施冷冻,术后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与没有冷冻切除的对照组相比,病人转移和复发率减低,而存活期延长。 二、氩氦超冷刀靶向治疗为微创肿瘤外科提供了新的手段 肿瘤手术切除已成为目前临床首选治疗方法。然而手术创伤大,目前70%-80%以上的肿瘤病人入院确诊时已失去了常规根治手术治疗的机会。其中常见的原因有:病人肿瘤负荷较大,肿瘤转移,常规切除将影响脏器的正常功能;病人的身体状况或心肺等功能不能承受大的创伤性(开胸、开腹)手术。因而以彻底灭活肿瘤细胞消除肿瘤负荷为目的微创局部物理消融治疗手段可以为肿瘤临床提供新的选择。在局部治疗中手术疗效确切但损伤大,局部药物注射和介入治疗虽然损伤小,但疗效没有微创局部消融疗效好。美国氩氦超冷刀对病人的创伤小,恢复快,治疗肿瘤多数不会对脏器的正常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可以在B超,腹腔镜,胸腔镜的引导下开展微创外科手术治疗,也可以在B超,CT、MR,X-线模拟定位机及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实施靶向冷冻治疗。 三、美国氩氦超冷刀靶向冷冻治疗可以增强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局部治疗后亚临床病灶的处理以及局部治疗后全身治疗如何选择是肿瘤临床治疗的重要问题。全身治疗疗效有赖于局部肿瘤负荷的消除,局部治疗疗效的维持也有赖于全身治疗的配合。氩氦超冷刀治疗能够快速消除局部肿瘤负荷,可以极大的提高化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及放射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开辟了新的治疗和研究途径。巨大肿瘤合并脏器功能代偿不良不能耐受较大的手术及大面积瘤体消融治疗的中晚期患者;临床上常常以减体手术和减瘤负荷为目的姑息性冷冻治疗为主。对于主要瘤体实施冷冻或分次冷冻,可以部分缓解肿瘤消耗,减轻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主要瘤体冷冻后的残余病灶及影像学难以显示的亚临床病灶,冷冻治疗后综合治疗措施的应用尤为重要。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局部肿瘤组织冷冻后,对残余病灶局部药物注射,可以加强冷冻治疗效果,消除残余病灶。姑息性靶向冷冻治疗后放疗和化疗可以减少放化疗剂量和治疗时间,减少放化疗并发症的发生 四、氩氦超冷刀已逐渐成为不愿手术或不能手术肿瘤患者的第一选择 美国国际肿瘤权威阿尔克尼总医院专家教授坦言:超低温治疗法是如此有效,我认为不出几年,它将开始成为治疗癌症的第一选择。美国迪尼克斯医院凯教授说这种疗法对人体不象其他疗法那样具有创伤性,病人住院时间短,而且能确切的把癌细胞杀死,是肿瘤患者的理想选择. 五、美国氩氦超冷刀是晚期肿瘤患者的新希望 基于氩氦超冷刀的微创性及彻底摧毁实体肿瘤,对手术后复发、老年、身体虚弱者、不愿手术者,癌症扩散的患者,手术不能切除的大血管周围的肿瘤患者,放疗、化疗等治疗效果不佳或不再敏感、其他治疗手段失败者,都还有机会进行美国氩氦超冷刀治疗,急速、最大限度的减低肿瘤负荷,快速减轻痛苦,极大提高后续化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及放射治疗的效果并降低副作用,有效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总访问量 254,122次
在线服务患者 148位
科普文章 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