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概述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概述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脂肪肝概述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当肝内总脂肪量超过30%时,用B超才能检查出来,被B超检查确诊为“脂肪肝”。而脂肪肝患者,总脂量可达40%-50%,有些达60%以上,主要是甘油三酯及脂酸,而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只少量增加。脂肪肝的病因学肝脏弥漫性的脂肪变常呈区带性分布,而且与许多临床上所见的疾病有关。在发达国家,酗酒,肥胖,糖尿病是大脂滴型脂肪肝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原因包括营养不良(尤其是伴kwashiorkor病的儿童进食蛋白质缺乏饮食),先天性代谢紊乱(糖原,半乳糖,酪氨酸或高半胱氨酸),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及伴发热的系统性疾病。小脂肪滴型脂肪肝可发生于妊娠急性脂肪肝,Rey综合征,一些肝脏毒性药物(丙戊酸,四环素,水杨酸盐)及先天性代谢缺陷(如尿素循环酶缺乏或FFA在线粒体中的氧化障碍.局灶性脂肪肝很少见,对它的了解也不够。这种脂肪变呈结节性,而且常位于肝包膜下。在超声或CT下,呈多发性占位特征病变。在肥胖或酒精性肝病患者这种局灶性脂肪变很常见。脂肪肝的病理学当脂质堆积明显时,肉眼观肝脏增大,表面平滑且苍白。镜下观,肝脏总体结构可正常。甘油三酯沉积并相互融合形成大的脂滴而将细胞核推至周边。在典型的病例中,如酒精性脂肪变性,肝细胞内充满脂肪空泡,将细胞核推至周边,肝细胞外形像大的脂肪细胞。在小脂滴型脂肪变性,在内质网及未融合的次级溶酶体内可见小的脂滴,肝细胞胞浆呈泡沫样,胞核位于中央。脂肪肝的分类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重度肥胖者脂肪肝性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这类脂肪肝的治疗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基本原则为“一适两低”,即适量蛋白、低糖和低脂肪,平时饮食注意清淡,不可过饱,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限制热量的摄入。同时要加强锻炼,积极减肥,只要体重下降,肝内脂肪浸润即明显好转。脂肪肝的分类酒精性脂肪肝 :据对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饮酒后乙醇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生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此类脂肪肝发展的危害性较大,但轻度酒精性脂肪肝只要戒烟酒4—6周后,其转氨酶水平就能减少到正常水平。脂肪肝的分类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如重症营养缺乏病人表现为蛋白质缺乏性水肿,体重减轻,皮肤色素减退和脂肪肝,在给予高蛋白质饮食后,肝内脂肪很快减少;或输入氨基酸后,随着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脂肪肝迅速消除。脂肪肝的分类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平均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这类病人一方面积极采取病因治疗,另一方面要求低糖低脂肪低热卡及高蛋白饮食,病人脂肪热卡占总热卡的25%以下为宜。脂肪肝的分类 妊娠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临床表现为严重呕吐、黄疸上腹痛等,很难与暴发性病毒肝炎区别。及时终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转,少数可经自然分娩或剖腹产而脱险。脂肪肝的分类 药物性脂肪肝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化学药物,西药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硷以及砷、铅、银、汞等,此类脂肪肝应立即停用该药,必要时辅以支持治疗,直至脂肪肝恢复为止。脂肪肝的分类 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 、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脂肪肝属于一种病理现象,不需要单独作为一种病来治疗,也绝非无药可医。当你发现有脂肪肝时,应及早到医院认真检查,找出病因,对因治疗,绝大多数脂肪肝是可以恢复正常的脂肪肝的分类 脂肪肝按自身体素质不同、饮食习惯不同等导致脂肪肝的发病原理不同,一般可分为肥胖、过食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营养缺乏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妊娠性脂肪肝和不明原因的隐源性脂肪肝等。 脂肪肝按轻重程度不同又分为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问题。轻度脂肪肝是治疗脂肪肝的最佳时期.脂肪肝病变程度 根据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进行分类,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单纯性脂肪肝:肝脏的病变只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根据肝细胞脂变范围将脂肪肝分为弥漫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肝,以及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脂肪肝病变程度二、脂肪性肝炎:是指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基础上发生的肝细胞炎症。据统计,长期大量嗜酒,40%左右会出现这种情况,而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般很少发生脂肪性肝炎。脂肪肝病变程度三、脂肪性肝纤维化:是指在肝细胞周围发生了纤维化改变,纤维化的程度与致病因素是否持续存在以及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有关。酒精性肝纤维化可发生在单纯性脂肪肝基础上,而非酒精性则是发生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肝纤维化继续发展则病变为脂肪性肝硬化。脂肪肝病变程度四、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是脂肪肝病情逐渐发展到晚期的结果。近年来,随著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增多,脂肪性肝硬化已占到中国肝硬化病因的第二位(第一位是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在酒精性肝炎中肝硬化的发生率为50%以上,少部份非酒精性脂肪肝也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脂肪肝的危害首先预示着肝脏代谢异常。 一般来说,营养过剩形成的脂肪肝是一种良性肝病,如果波及的肝细胞不多,患者常常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但是,脂肪肝反应出的肝脏代谢异常,却有可能影响其他器官产生严重的疾病。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脂肪肝的危害第二种预示便是:肝脏功能受到了一定的损害。 脂肪肝使肝内合成的磷脂和血浆脂蛋白减少,长此以往将会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并引起记忆力衰退和动脉硬化。脂肪肝的危害第三种预示是:存在慢性肝细胞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可能。 有人担心脂肪肝会不会变成肝癌,其实脂肪肝与肝癌并无直接关系,但如果同时罹患病毒性肝炎,或者继续嗜酒无度,则有可能迅速形成肝硬化。研究显示,70%的肝硬化最终会演变为肝癌,肝硬化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状态。脂肪肝的危害第四种预示: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衰退。 肝脏脂肪堆积,使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而白蛋白是维持组织器官功能的重要蛋白质。白蛋白低下的人,食欲极差,疲乏无力,易感多种疾病。脂肪肝的危害第五种预示:寿命缩短。 不同病因所致的脂肪肝及其并发的基础性疾病,都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或轻或重、或近或远的影响。例如,肥胖症和糖尿病并发脂肪肝,患者虽无性命之忧,但生命质量却大打折扣。调查发现,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可有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肾脏疾病,唯独少见肝脏疾病。可见,肝脏的健康,对人的寿命影响直接而深刻。成年标准体重公式是:男性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女性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10。脂肪肝临床表现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据记载,约25 %以上的脂肪肝患者临床上可以无症状。有的仅有疲乏感,而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故更难发现轻微的自觉症状。因此目前脂肪肝病人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脂肪肝临床表现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易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脂肪囊泡破裂时,脂肪颗粒进入血液也可引起脑、肺血管脂肪栓塞而突然死亡。若肝细胞脂肪堆积压迫肝窦或小胆管时,门静脉血流及胆汁排泄受阻,出现门静脉高压及胆汁淤积。因急性化学物品中毒、药物中毒或急性妊娠期脂肪肝,其临床表现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的表现,易与重症肝炎相混淆。脂肪肝临床表现此外,脂肪肝病人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脂肪肝表现多样,遇有诊断困难时,可做肝活检确诊。脂肪肝病因1. 酒是祸首,长期饮酒,导致酒精中毒,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2. 长期摄入高脂饮食或长期大量吃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3. 肥胖,缺乏运动,使肝内脂肪输入过多。4. 糖尿病。5. 肝炎。6.某些药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损害。脂肪肝发病率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几年在欧美和我国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在某些职业人群中(白领人士、出租车司机、职业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为25%;肥胖人群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8%;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平均年龄只有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脂肪肝能引发五种常见病1. 肝硬化和肝癌。脂肪肝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引起肝细胞缺血坏死,从而诱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多种恶性肝病。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2. 消化系统疾病。3. 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4. 影响性功能。5. 影响视力。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大多数脂肪肝病人治疗的基本方法,也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众所周知,热能的来源为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其需要量与年龄、性别和工种等因素有关。过高的热能摄入可使人的体重增加、脂肪合成增多,从而加速肝脏细胞脂肪变性。因此,应该制定并坚持合理的饮食制度,瘦肉、鱼类、蛋清及新鲜蔬菜等富含亲脂性物质的膳食,有助于促进肝内脂肪消退,高纤维类的食物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这对于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尤其重要。饮食治疗高纤维类的食物有玉米麸、粗麦粉、糙米、硬果、豆类、香菇、海带、木耳、鸭梨、魔芋等。同时,应注意充分合理饮水,一般地,成人每日需饮水2000ml,老年人1500ml,肥胖者因体内水分比正常人少15%~20%,故每日饮水量需2200ml~2700ml,平均每3小时摄入300ml~500ml;饮用水的最佳选择是白开水、矿泉水、净化水以及清淡的茶水等,切不可以各种饮料、牛奶、咖啡代替饮水。如果是营养过剩性脂肪肝的人,饭前20分钟饮水,使胃有一定的饱胀感,可降低食欲、减少进食量,有助于减肥。饮食治疗脂肪肝的人要注意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即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重视脂肪的质和量,糖类饮食应适量,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需要提醒的是,脂肪肝的人应以低脂饮食为宜,并且要以植物性脂肪为主,尽可能多吃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菜籽油、茶油等),尽量少吃一些饱和脂肪酸(如猪油、牛油、羊油、黄油、奶油等),同时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如动物内脏、脑髓、蛋黄、鱼卵、鱿鱼等。在糖类摄入方面,应吃一些低糖类饮食,不能吃富含单糖和双糖的食品,如高糖糕点、冰淇淋、干枣和糖果等。饮食治疗脂肪肝的人还应该坚决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实行有规律的一日三餐。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脂肪肝,应坚决戒酒。同时,过量的摄食、吃零食、夜食、间食以及过分追求高品位高热量的调味浓的食物会引起身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因此应尽量避免。饮食方式无规律,如经常不吃早餐,或者三餐饱饥不均会扰乱身体的代谢动态,为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提供条件。有研究表明,在一天能量摄取量相同的情况下,固定于晚间过多进食的方式比有规律的分3次进食更容易发胖。此外,进食速度过快者不易产生饱腹感,易因能量摄入过多促发肥胖症。运动治疗运动种类:脂肪肝的人主要选择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动态运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分钟)、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做广播体操、跳绳和游泳等,这类运动对脂肪肝的人降脂减肥、促进肝内脂肪消退的效果较好。运动治疗运动强度:脂肪肝的人应根据运动后劳累程度和心率(脉搏)选择适当的运动量,以运动时脉搏为100~160次/分钟(以170减去实际年龄),持续二三十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一二十分钟内消失为宜。亦有人认为,运动量的大小以达到呼吸加快,微微出汗后再坚持锻炼一段时间为宜。运动治疗运动实施的时间带和频率:根据研究,同样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下午或晚上锻炼要比上午锻炼多消耗20%的能量。因此,运动锻炼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或晚上进行;散步的最佳时间是晚饭后45分钟,此时热量消耗最大,减肥的功效也最好。运动实施的频率以每周3~5天较为合适,具体应根据实施者的肥胖程度、余暇时间以及对运动的爱好等因素来决定。如果运动后的疲劳不持续到第二天,每天都进行运动也可以。药物治疗到目前为止,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一般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肝泰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等等。上述药物虽然很多,但大多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其疗效以及安全性,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选用,切不可滥用。治疗脂肪肝误区误区1:脂肪肝不是病,看不看无所谓 脂肪肝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应该重视。这是因为:其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现已明确为隐源性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前期病变,并为肝功能衰竭的少见原因;其二,即使是单纯性脂肪肝,肝脏也要比正常肝脏脆弱,较易受到药物、工业毒物、酒精、缺血以及病毒感染的伤害,从而导致其他类型肝病发生率增高;其三,对于超重和肥胖者而言,脂肪肝的出现可能提示“恶性肥胖”,这种人很容易发生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生冠心病、脑中风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治疗脂肪肝误区误区2:瘦人不会患上脂肪肝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脂肪肝似乎只是胖人的“专利”,瘦人不会患上脂肪肝,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尽管肥胖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诱因之一,但瘦人同样可以患上脂肪肝。由于长期饥饿、节食或肠道病变所致的营养不良以及蛋白质供应低下或者吸收不良,都能引起人体内的白蛋白合成减少,从而促使脂肪组织的分解和动用,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进入肝脏,最终导致肝内脂肪积蓄,形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治疗脂肪肝误区误区3:脂肪肝根本不可能治愈 事实上,单纯性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如能及时去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疾病,肝内脂肪沉积在数月内就可完全消退。例如,酒精性脂肪肝戒酒绝对有效;多数药物和工业毒物性脂肪肝,在及时停药或脱离有毒工作环境后亦可康复;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在补充热量和蛋白质后即可好转;而肥胖性脂肪肝如能有效控制体重和减少腰围,则肝内脂肪沉积亦可很快消退。但是如果单纯性脂肪肝已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则病变完全康复常需半年乃至数年以上时间,少数患者即使去除病因仍可进展为不可逆转的肝硬化。治疗脂肪肝误区误区4:治疗脂肪肝主要依靠保肝药物 至今,国内外尚未发现治疗脂肪肝的灵丹妙药,而防治肥胖性脂肪肝这类现代都市病,通过节食、锻炼等措施减肥比保肝药物治疗更为重要,尤其是单纯性肥胖性脂肪肝。对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减肥则是确保保肝药物起效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脂肪肝的综合治疗中,保肝药物仅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措施,主要用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脂肪性肝炎患者,是一个短期的强化行为。而需要病人长期高度重视和调整的,是病人的饮食、运动和不良行为的修正。这些非药物治疗措施需要贯彻终身,否则脂肪肝就是治好了也会复发。治疗脂肪肝误区误区5:有了脂肪肝就得服用降血脂药物 尽管高脂血症与脂肪肝关系密切,但两者之间通常并非因果关系,至今国内外尚无降血脂药物能够有效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的正规临床试验结果。 目前认为,脂肪肝假如不伴有高脂血症,那么就不要用降血脂药物。有脂肪肝又有高脂血症,需根据高脂血症的原因、程度以及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酌情决定是否要用降血脂药物。治疗脂肪肝误区误区6: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不能多活动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性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与饮食结构西化和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而在节制饮食的同时,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中等量的有氧运动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脂肪肝伴有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非但不要加强休息,反而需要增加锻炼。脂肪肝患者最好的锻炼是大步快走,每次至少数公里,每周5次以上。治疗脂肪肝误区误区7:少吃油只吃不经就不会得脂肪肝 不在于吃荤吃素,而在于吃多吃少。由于喝酒也是引发脂肪肝的诱因之一,长期饮酒者即使只吃素食也很容易患上酒精性脂肪肝。事实上,不仅动物脂肪(肥肉)和植物油会转化成体内脂肪,碳水化合物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转化为脂肪。治疗脂肪肝误区误区8:水果多多益善 新鲜水果富含水分、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经常食用无疑有益于健康。然而,水果也并非越多越好。因为水果中含有一定量的糖类,长期过多进食可导致血糖、血脂升高,甚至诱发肥胖,因此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患者不宜过多吃水果。 我们应时刻考虑膳食热量过剩可能对健康带来的危害,应尽可能选用柑橘、梨等含糖量低的水果,且量不能太多,必要时以萝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代替水果;两餐之间饥饿时可进食水果,以减少正餐进食量。治疗脂肪肝误区总之,对于温饱解决以后的广大群众而言,缺少的不是营养,而是运动;急需的不是补品和药物,而是科学的生活方式。当前只要我们做到“少吃、多动,少饮酒、慎用药”,就一定能够有效控制脂肪肝。 脂肪肝的预后大脂滴型脂肪肝本身无害,通常可逆转。甚至在局灶性病人(如妊娠期脂肪肝,早期分娩可挽救生命)也可发生逆转。酒精性脂肪肝可伴有炎症和坏死(酒精性肝炎)和长期肝损并出现肝硬化。小脂滴型脂肪肝发病较急,若病人存活往往可逆转。脂肪肝的预后 除了去除病因或治疗基础疾病外无特别的治疗方法,甚至肥胖和糖尿病性脂肪肝一般认为也不发展为肝硬化。虽然像酒精或四氯化碳(亦可导致肝坏死)的肝毒性物质最终可导致肝硬化,但是没有脂肪肝可导致肝硬化的直接证据,需要一些其他因素参与。脂肪肝的预后非酒精性脂肪肝预后多较好,无组织学或临床表现的进一步发展,有些患者可出现肝纤维化并发展为肝硬化。肥胖病人应减轻体重,虽然对其益处尚无证明。未经临床对照的报道表明熊去氧胆酸治疗有效。
[概述]斯蒂尔病本是指系统型起病的幼年型关节炎,但相似的疾病也可发生于成年人,称为成人斯蒂尔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 AOSD)。本病曾有过许多名称,国内有人长期沿用“变应性亚败血症”,1987年以后统一称为成人斯蒂尔病。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临床特征为发热、关节痛和/或关节炎、皮疹、肌痛、咽痛、淋巴结肿大、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及血小板增多,严重者伴系统损害。由于无特异诊断标准,常常需排除感染、肿瘤后才考虑其诊断,因此,临床上诊断成人斯蒂尔病十分因难。某些病人即便诊断为成人斯蒂尔病,还需要在治疗中密切随诊,以进一步除外感染和/或肿瘤的发生。本病男女罹病相近,散布世界各地,无地域差异,患病年令多在16-35岁,高龄发病可见到。[临床表现]1、症状和体征(1)发热是本病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其他一些表现如皮疹、关节肌肉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等表现可能在出现发热数周甚至数月才陆续表现出来。80%以上的患者发热呈典型的峰热(spiking fever),通常於傍晚体温骤然升高,伴或不伴寒战,体温39℃以上,但未经退热处理次日清晨体温可自行降至正常。通常峰热每日一次,每日二次者少见。 (2)皮疹是本病的另一主要表现,约见于85%以上病人,通常典型皮疹为橘红色斑疹或斑丘疹,有时皮疹形态多变,有的患者可呈荨麻疹样皮疹。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也可见于面部。本病皮疹的特征是常与发热伴行,常在傍晚开始发热时出现,次日晨热退后皮疹亦常消失。呈时隐时现特征。另一皮肤异常是约1/3病人由于衣服、被褥皺折的机械刺激或由于热水浴,受刺激相应部位皮肤呈弥漫红斑并可伴有轻度瘙痒,这一现象即koebner现象。(3)关节及肌肉症状 几乎100%患者表现有关节疼痛,有关节炎者也占90%以上。易受累的关节为膝、腕关节,其次为踝、肩、肘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远端指间关节亦可受累。发病早期受累关节少,为少关节炎,以后受累关节增多呈多关节炎。不少病人受累关节的软骨及骨组织可侵蚀破坏,故晚期关节有可能僵直、畸形。肌肉疼痛也很常见,约占80%以上,多数患者发热时出现不同程度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出现肌无力及肌酶轻度增高。(4)咽痛 多数病人有咽痛,常在疾病早期出现,有时存在于整个病程中,发热时咽痛出现或加重,退热后缓解。咽部出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肿大,咽拭子培养阴性,抗菌素治疗对咽痛无效。(5)其他临床表现 成人斯蒂尔病可有其他表现,如周围淋巴结肿大、肝大、腹痛(少数似急腹症),胸膜炎,心包积液、心肌炎、肺炎。较少见的有肾及中枢神经异常,周围神经损害。少数病人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充血性心衰、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贫血及坏死性淋巴结病。2、实验检查(1)血常规 90%以上患者中性粒细胞增高,80%左右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15×109/L。约50%病人血小板计数升高,嗜酸粒细胞无改变。可合倂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几乎100%病人血沉增快。(2)部分患者肝酶轻度增高。(3)血液细菌培养阴性。(4)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阴性,少数人可呈阳性但滴度低。血补体水平正常或偏高。(5)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 本病SF水平增高,且其水平与病情活动相关。因此SF不仅有助于本病诊断,而且对观察病情是否活动及判定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6)滑液和浆膜液白细胞增高,呈炎性改变,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表3、放射学表现在关节炎者可有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骨端骨质疏松。随病情发展,关节软骨可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此在腕关节最易见到这种改变。软骨下骨也可破坏,最终可致关节僵直、畸形。[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对出现下列临床表现及相关的检查,应疑及本病。 (1)发热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出现也最早,典型的热型呈峰热。一般每日1次。(2)皮疹于躯干及四肢多见,也可见于面部,呈橘红色斑疹或斑丘疹,通常与发热伴行,呈一过性。(3)通常有关节痛和/或关节炎,早期呈少关节炎,也可发展为多关节炎。肌痛症状也很常见。(4)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增高,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培养阴性。(5)血清学检查,多数患者类风湿因子和抗核体均阴性。(6)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而糖皮质激素有效。2、鉴别诊断在诊断成人斯蒂尔病之前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乙肝病毒、风疹、微小病毒、可萨奇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脑膜炎球菌菌血症,淋球菌菌血症及其它细菌引起的菌血症或败血症,结核病,莱姆病(Lyme病),梅毒和风湿热等。(2)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3)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4)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内肉芽肿,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动脉炎等。(5)其他疾病:血清病,结节病,原发性肉芽肿性肝炎,克隆氏病(Crohn氏病)等。[治疗原则及方案]本病尚无根治方法,但如能及早诊断,合理治疗可以控制发作,防止复发,用药方法同类风湿关节炎。1、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非甾类抗炎药(NSAIDS)、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等。(1)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急性发热炎症期可首先使用NSAIDs。近年,根据环氧化酶同功异构体理论,又将NSAIDs区分为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昔布类等)与非选择性NSAIDs。前者能明显减少严重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在选择使用NSAIDs时,有胃肠、肝、肾及其他器官疾病的病人应优先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无论使用哪一种NSAIDs都应遵循个体化和足量原则;不宜二种NSAIDs联合使用;一种NSAIDs足量使用1-2周无效可更换另一种。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约有1/4左右经合理使用NSAIDs可以控制症状,使病情缓解,通常这类病人予后良好。(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单用NSAIDs不起效,症状控制不好,或减量复发者,或有系统损害、病情较重者应使用糖皮质激素。常用强的松1-2mg/公斤/日。待症状控制、病情稳定1个月以后可逐渐减量。然后以最小有效量维持。病情严重者可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通常剂量500-1000mg/次,缓慢静滴,可连用3天。必要时1-3周后可重复,间隔期和冲击后继续口服强的松。长期服用激素者应注意感染、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及时补充抗骨质疏松的相关药物,如抑制破骨细胞的二磷酸盐、调整钙、磷代谢制剂及钙剂。(3)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用激素后仍不能控制发热或激素减量即复发者;或关节炎表现明显者应尽早加用DMARDs。使用DMARDs时,首选甲氨蝶呤(MTX),剂量7.5-15mg/周。病情较轻者也可用羟基氯喹。对较顽固病例可考虑使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及环孢素A。使用环磷酰胺时,有冲击疗法及小剂量用法,两者相比较,冲击疗法副作用小。临床上还可根据病情在使用MTX时基础上联合使用其他DMARDs。当转入慢性期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时,可参照类风湿关节炎DMARDs联合用药,如MTX+SASP;MTX+HCQ;MTX+青霉胺;MTX+金制剂。在多种药物治疗难以缓解时也可MTX+CTX。如病人对MTX不能耐受可换用莱氟米特(LEF),在使用LEF基础上可与其他DMARDs联合。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定期观察血象、血沉、肝肾功能。还可定期观察铁蛋白(SF),如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血象正常、血沉正常,SF降至正常水平,则提示病情缓解。病情缓解后首先要减停激素,但为继续控制病情防止复发,DMARDs应继续应用较长时间,但剂量可酌减。(4)植物制剂部分中草药制剂,已在多种风湿性疾病治疗中应用。(5)其他药物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国外已有应用。静脉内注射丙种球蛋白尚有争议。2、手术治疗进入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成人斯蒂尔病患者应定期对受累关节拍摄X照片,如有关节侵蚀破坏或畸形者,应参照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术治疗,行关节成形术、软组织分解或修复术及关节融合术,但术后仍需药物治疗。[预后]不同患者病情、病程呈多样性,反应本病的异质性。少部分患者一次发作缓解后不再发作,有自限倾向。多数患者缓解后易反复发作。还有慢性持续活动的类型,最终出现慢性关节炎,有软骨和骨质破坏,酷似类风湿关节炎。须强调指出的是成人斯蒂尔病是一种排除性疾病,至今仍无特定的统一诊断标准,即使在确诊后,仍要在治疗、随访过程中随时调整药物,以改善预后并经常注意排除感染、肿瘤和其他疾病,从而修订诊断改变治疗方案。
简介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Gilbert综合征),是一组综合的病症,系1092年法国医师Gi lbert首先报告,为非溶血性、非结合性胆红素血症所致的黄疸。先天性病人家族中约有25%~50%的人有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从严格的定义讲,其特点为非溶血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而血清胆酸正常,肝功能正常。但近年来在定义上有些争议的是也包括部分轻度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后间接胆红素增高病人以及BSP试验异常的病人,将这类病人也归于本综合征。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自幼年起的慢性间歇性黄疸,可呈隐性;但是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血清胆红素低于102.6μmol/L,一般小于51.3μmol/L,有昼夜或季节性波动,约1/3病例在常规检查时正常。可因疲劳、情绪波动、饥饿、感染、发热、手术、酗酒、妊娠诱发或加重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常见征象,一般认为其发生率在足月儿约为50%一70%,而在早产儿则可能更高一些。黄疸可以是一个生理现象,也可以是多种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而未结合胆红素的过度升高可以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可造成婴儿早期死亡或产生严重的后遗症。发病原因 目前多数人认为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的肝细胞中微粒体器中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不足影响非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结合反应的正常进行以致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也受到障碍因而造成肝细胞对非结合型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功能的双缺陷。病症体征 主要表现为自幼年起的慢性间歇性黄疸可呈隐性;黄疸可以持续存在达老年但是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血清胆红素低于102.6μmol/L一般小于51.3μmol/L有昼夜或季节性波动约1/3病例在常规检查时正常可因疲劳情绪波动饥饿感染发热手术酗酒妊娠诱发或加重黄疸病人一般情况尚可多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病人可伴有易疲劳肝区不适消化不良等有时Gilbert综合征患者也可伴有轻度溶血性贫血除偶见显性黄疸外无异常体征肝脾常不肿大根据血清胆红素的浓度不同可将本综合征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较重型多见血清胆红素低于85.5μmol/L;重型的血清胆红素大于85.5μmol/L常在新生儿期即出现黄疸由于本病可与一些具有临床后果的疾病相混淆而导致处理错误因而临床确诊较为重要下列几点高度提示Gilbert综合征:1.慢性间歇性或波动性轻度黄疸有发作诱因可有家族史一般状况良好无明显症状2.体格检查除轻度黄疸外无其他异常体征肝脾多不大3.一般肝功能(ALTASTAKP胆汁酸)正常仅有血浆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水平的波动性升高4.无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证据5.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正常如在12~18个月内经2~3次随访无其他实验室异常发现即可诊断为Gilbert综合征检测UGT1启动子内TATAA序列或基因有无突变有助于诊断诊断检查诊断由于本病可与一些具有临床后果的疾病相混淆,而导致处理错误,因而临床确诊较为重要。下列几点高度提示Gilbert综合征:1.慢性间歇性或波动性轻度黄疸,有发作诱因,可有家族史,一般状况良好,无明显症状。2.体格检查除轻度黄疸外,无其他异常体征,肝脾多不大。3.一般肝功能(ALT、AST、AKP、胆汁酸)正常,仅有血浆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水平的波动性升高。4.无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证据。5.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正常。如在12~18个月内经2~3次随访,无其他实验室异常发现,即可诊断为Gilbert综合征。检测UGT1启动子内TATAA序列或基因有无突变有助于诊断。实验室检查:大多数病例的黄疸轻微,血清总胆红素在22.1~51.3μmol/L,少数至85~102μmol/L或更高,主要为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升高。血清胆酸正常,其他肝功能试验正常(如ALT、AST和γ-GT)。无溶血证据,红细胞脆性试验正常。尿胆红素阴性,粪中尿胆原量正常,尿中尿胆原量不增加。其他辅助检查1.胆囊显影良好,胆囊造影可无异常。2.苯巴比妥试验苯巴比妥能够诱导肝脏微粒体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促进非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降低血浆非结合胆红素的浓度。口服苯巴比妥2周,3次/d,每次60mg;服完药物后测定血浆胆红素的浓度,多数病人黄疸改善,血清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甚至可达正常;如系UGT1的完全缺如所引起的黄疸则无效。3.低热量饮食试验2~3天内每天给予1674kJ(400kcal)饮食,若血浆间接胆红素值增加大于100%,或增加25.65μmol/L,有诊断意义。恢复正常饮食后12~24h,降至基础水平。低热量饮食试验对本病的敏感性约80%,特异性几达100%。饥饿引起Gilbert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机制可能是多因素的,与饥饿引起的下列改变有关:肝内胆红素配体和Z蛋白含量降低;血红素分解代谢增加;脂肪组织内脂解,游离脂肪酸增加,引起胆红素游离和释放入循环;肠蠕动减弱,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4.给Gilbert综合征病人示踪剂量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间接胆红素,并测定24h后在血浆中存留的百分数,Gilbert综合征病人的数值比正常人增高。5.肝活检查无明显改变,偶可见少量脂肪性变,偶在终末性肝血管周围有脂褐素样色素沉着。肝穿刺取活体组织做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测定,其活力较正常人明显减低。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到肝细胞内的粗面内质网及其上的蛋白微粒均显著减少,滑面内质网则增加肥大。治疗用药 (一)治疗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应注意避免导致黄疸加重的诱因苯巴比妥和其他能诱导UGT1活性药物:给本病患者口服苯巴比妥格鲁米特(导眠能)氯贝丁酯(祛脂乙酯)1周后血清间接胆红素会降至正常其机制可能为胆红素廓清加速(由于酶诱导)和胆红素转换率减低但仅有暂时性效果苯巴比妥30mg3次/d可以增加Y蛋白的合成可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而促进肝细胞的结合功能以降低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原卟啉锡(Tin-protoporphyrin)能竞争性抑制血红素加氧酶减少胆红素生成但其对本病的价值尚待证明(二)预后Gilbert综合征系一良性疾病良性经过预后良好
总访问量 670,364次
在线服务患者 230位
科普文章 13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