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列普
主任医师 教授
大内科主任
儿科高群英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副院长
儿科熊耀珍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儿科吴晓玲
主任医师 教授
3.4
儿科程灏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儿科赖学锋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儿科曹宁丽
主任医师
3.3
儿科丁国标
主任医师
3.3
儿科李云胜
主任医师
3.3
儿科曹志强
主任医师
3.3
高荫槐
主任医师
3.3
儿科江建华
主任医师
3.3
儿科刘昌宝
主任医师
3.3
儿科骆霞
主任医师
3.3
儿科齐爱华
主任医师
3.3
儿科万美珍
主任医师
3.3
儿科王洪通
主任医师
3.3
儿科吴晓明
主任医师
3.3
儿科乐庆胜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李健
副主任医师
3.3
刘秋实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刘筱芬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席芳芬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余湘华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袁纯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张文胜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汪龙辉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宋军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万小红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阳斌
副主任医师
3.3
黎海燕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许亚红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向明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胡晓凤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曾晓靓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郭相锐
主治医师
3.3
儿科龚伶超
主治医师
3.3
儿科吴封平
主治医师
3.3
儿科张卉
医师
3.2
冬季来临,儿科门诊的压力也将随之增加。冬季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而呼吸道感染又是儿童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 1。加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及早做好儿童哮喘防治尤为重要。目前仍有家长对哮喘疾病认知不足或存在误区,可能导致其依从性低造成失访,进而造成患儿无法得到正确、规范的诊治。其实门诊就诊时家长们向医生抛出的问题,既是其认知盲区或误区,又是临床医生需要科普的重点。7大儿童哮喘常见问题解读已为大家盘点好,快来一起看看吧! 1、医生,我家孩子好好的怎么会得哮喘了,确定不是普通的咳嗽吗? 哮喘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1,其本质是慢性炎症性疾病。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免疫、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遗传学背景和神经信号通路与哮喘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而吸入或食入过敏原、呼吸道感染、冷空气、药物等为诱发哮喘症状的常见危险因素。简单总结即孩子哮喘并非偶然而来,而是与多种因素相关 。咳嗽是感冒、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常见的共同症状,究竟是不是哮喘,要先看符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完善相关检查后方能确切的告知家长孩子是否为哮喘。 2、我家孩子的哮喘严重吗? 病情严重程度是以治疗后能达到哮喘控制时所需的药物级别来进行回顾性评估,因此常需在控制药物规范治疗数月后进行评估 。 轻度:第 1 级或第 2 级治疗方案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 中度:使用第 3 级阶梯治疗方案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 重度:需要第 4 级或第 5 级阶梯治疗方案治疗的哮喘。 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非固定不变,会随着治疗时间会发生变化。 3、孩子这么小就得了哮喘能根治吗? 这是所有家长都关心的问题。目前哮喘仍不能根治。哮喘发生机制仍没有完全明确,哮喘患儿自身存在的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神经因素等特质性无法通过药物去除。哮喘患儿呼吸道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慢性炎症等基础情况,在外界的刺激因素作用下容易导致哮喘反复发作。但不能根治不代表不能获得良好的控制,哮喘可以通过规律的治疗和专门的护理,实现哮喘临床控制。部分孩子随着年龄增加,是有缓解的可能的。 确诊后,哮喘控制治疗应尽早开始,同时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并将患儿纳入哮喘长期管理体系,对家长进行哮喘防治教育,对患儿定期监测、随访、评估、指导用药,以减少哮喘急性发作,防止气道重塑,维持正常活动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2016 年版) 中根据年龄分为
最近天气变幻莫测不少小朋友都感冒甚至得了肺炎 但其实还有一种慢性疾病藏在这些常见呼吸病症中 那就是——儿童哮喘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 据估计,全世界有3亿人罹患哮喘哮喘的发病率还在增加,尤其是在儿童之中。 20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90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9%,2000年为 1.97%,2010年为3.02% “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对支气管哮喘的定义: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 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 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 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 · 病毒感染 · 遗传和产前因素 · 过敏原暴露 父母一方患有哮喘的儿童出现哮喘的风险为 25%。如果父母双方均患有哮喘,则此风险增加至 50%。母亲曾在妊娠期间吸烟的儿童可能更易患哮喘。哮喘同样与其他与母亲相关的因素有关,比如怀孕年龄过早,孕期营养差,以及缺乏母乳喂养等。早产儿以及出生体重低也是危险因素。 需格外注意的三大外部因素 1、病毒 2、运动 3、变应原(过敏原) 病毒 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特别是在年幼儿童患者中,在幼儿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与病毒诱发哮喘有关。 运动 症状性哮喘患者中有80%存在运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呼吸道水和热量的丢失激发运动诱导的病理/促炎症反应,大多数患儿在发作期以外可参加正常的日常活动,有少部分中重度患儿需要每日使用预防性药物才能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 变应原(过敏原) 儿童哮喘中,过敏性哮喘占40%~50% 过敏原可引起气道中各种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加剧气道炎症,从而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诱发哮喘发作 如何判断儿童哮喘 √频繁的喘息发作——多于每月1次 √ 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 3岁后仍有症状 √ 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 √ 症状在接触以下物品或在下列情况下出现或加重 √毛皮动物、化学气雾剂、花粉 √ 气温改变 √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断剂) √ 运动 √ 呼吸道(病毒)感染 √烟雾 √剧烈情绪波动 √ 症状在服用哮喘药物后减轻 什么是喘息:呼气时出现高音调的哮鸣音。 儿童哮喘常见的喘息有 持续喘息:>4周以上的喘息 反复喘息:≧3次的喘息 儿童哮喘的危害:如果发展为成人哮喘可能带来终身困扰。 面对儿童哮喘我们要应对如下误区: 误区一: 儿童哮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治自愈? 确实,有一部分哮喘儿童随着生长发育,如:早期一过性喘息: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主要是环境因素导致的肺发育延迟所致,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哮喘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甚至部分儿童确实可以不治自愈,但还是有不少患儿在成年之后仍会复发。并且,如果儿童时期规范治疗,哮喘控制得好,那么成年时的自愈率也越高。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儿童哮喘如果不及时治疗,一旦气道壁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即气道重塑,则会终生影响其肺功能。 误区二: 用药后没有症状,就表示哮喘治好了? 用药后没有症状,就表示哮喘治好了? 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真正病因。使用缓解药物后,虽然症状消失了,但是气道炎症仍然可以持续存在。哮喘的治疗,必须定期(3~6个月)评估。它犹如海面上露出的冰山一角,实际上水面下还隐藏着更大的冰山。 患儿应坚持使用治疗气道炎症的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预防哮喘发作,避免气道重塑。 早发现,早治疗 √70%以上的哮喘起始于3岁前 √持续性哮喘的肺功能损害往往开始于学龄前期 √ 早期干预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婴幼儿时期哮喘的发病模式和肺功能水平决定以后病情的发展及其预后 √每日低剂量吸入激素对长期身高无影响作用。与严重哮喘带来的风险相比,哮喘控制不良对儿童不良后果更大。
冬季来临,宝宝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状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呢? 感冒分为哪两种?它们有什么异同? 感冒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1、普通感冒 症状:以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咽喉痛这类的鼻咽部症状为主; 病毒: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有上百种,其中以鼻病毒最常见(30%~50%),其次为冠状病毒(10%~15%)、呼吸道合胞病毒(5%)、副流感病毒(5%)、腺病毒(<5%)和肠道病毒(<5%)等。 2、流行性感冒 症状:浑身酸痛的和发高烧的情况比较严重。 病毒:引起流感的病毒主要有两种类型——甲型(也叫A型)和乙型(也叫B型)。根据病毒表面蛋白种类的不同,甲、乙型流感病毒又进一步分类为不同的亚型,如H1N1,H3N2,H7N9等。 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毒力一般较强,产生的并发症通常也比较严重,如病毒性心肌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简单来讲:尽管两种类型感冒的诊断和表现的症状不尽相同,但护理手段是大同小异的,多喝水、多睡觉、多休息。 对症使用退烧药退烧,生理性海水盐鼻腔喷雾剂清洗鼻涕,淡盐水漱口缓解咽喉痛等。 2、输液、吃消炎药就能感冒好得快吗? 感冒时我们不主张时常吃药和打针,护理得好可以不用药自愈。 普通感冒发烧不应该滥用输液,输液不过是暂时缓解了发烧的症状,并不能把感冒病毒从身体里彻底清除出去。此外,由于输液室患儿数量众多,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因此提醒家长们不要迷信输液,输液不仅会给宝宝增加注射的痛苦,而且还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以及输液反应的风险。 而且通常人们都会误以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事实上抗生素是抗菌类药物,只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有作用,对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由于宝宝心、肝、肾等脏腑娇嫩,病情变化快,因此宝宝感冒家长不能掉以轻心,要细心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须及时去看医生。 儿童感冒用药的原则是:能不用药不用药,能少用药不多用药,能口服尽量口服。 市面上的感冒药(如氨酚黄那敏、酚麻美敏、美敏伪麻、愈酚甲麻那敏、伪麻美芬等),基本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药,即只能控制感冒表现出来的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不会缩短感冒病程,因此用药控制症状并不能让感冒好得快,精心护理,耐心等待宝宝自身抵抗力战胜疾病比较好。 儿童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容易让孩子重复摄入同一种药物:复方的意思是一种药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观察一下我们给孩子吃过的感冒药不难发现,感冒药只是帮助缓解症状,但不会缩短病程:那为什么很多人会热衷于吃感冒药,而且觉得感冒药是有用的呢?这是因为感冒药里所含的成分的确能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流鼻涕等症状,让孩子感觉更舒服一些,但却是“治标不治本”,不能根除感冒病因,感冒的痊愈只能依靠提高自身免疫力将体内的病毒打败,而感冒药对此毫无作用。也就说不论吃不吃药,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都需要5~7天的病程才能痊愈。 由于国内还没有对儿童感冒药进行年龄上的限制,因此国内仍然在各个年龄段广泛使用这类儿童感冒药,家长们需要自己格外注意。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退烧药不属于这里说的感冒药,因此市面上用于退烧的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是可以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放心使用的。 4、不用药的话,该怎样科学护理呢? 通常感冒症状的消失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如果宝宝只是流鼻涕,精神状态好的话,不用吃药,调节居室的湿度在50%以上,多喝水、多休息、多睡觉、少活动。 鼻涕可以通过使用生理性海水盐鼻腔喷雾剂清洗鼻腔来缓解,不要硬擦。鼻子部位擦破皮的地方可以涂红霉素外用抗生素药膏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 如果宝宝有痰吐不出来的情况也是正常的,吞下去的痰进了肚子也是正常的。痰产生的地方是呼吸道,吞下去的地方是消化道,不是一个地方,不会导致咳嗽时间加长。少量多次喝水可以促进痰液排泄。 5、感冒加重会诱发哪些疾病?有哪些症状? 如果感冒三天后发烧、咳嗽症状无缓解或者加重,有可能继发肺部感染而患上肺炎。 肺炎的典型症状可能包括 ——持续高烧不退(通常39度以上),伴出汗和冷战;持续咳嗽,咳嗽加深、加重,或者是成串剧烈咳嗽;呼吸明显增快,以致呼吸困难;有“喘憋”,以致于脸被“憋”得通红或者口鼻周围青紫等。 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刻就医,由医生评价孩子的病情来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进行其他更积极的治疗。 有的时候宝宝咳嗽的厉害了,家长们最大的担心就是怕转成肺炎,这是对咳嗽的认识误区。我们常说,咳嗽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在这个症状背后,有一系列引起咳嗽的病因,比如感冒、比如哮喘、比如肺炎等都可以引起咳嗽。肺炎只是引起咳嗽的病因之一。 而感冒引起的咳嗽是身体对感冒病毒入侵的一种防御手段,帮助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反倒容易避免进展为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所以国外有这样的一句话来形容咳嗽的积极意义,即“咳嗽是肺的看门狗”。 6、孩子反复咳嗽和感冒,家长要注意哪些方面? 应对宝宝反复感冒,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 感冒是会传染的疾病,可以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冒患者或者他们接触过的物品传染上,所以在感冒流行季节,家长要少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家长要给宝宝勤洗手,一岁以内的宝宝喜欢吃手,常常是因为处于口欲期,通过吃手认知世界以及满足自我安慰,不需要刻意纠正,但要注意把手洗干净,以避免感冒病毒通过吃手传染上。 还有,家长们也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从外面下班回到家里,要先换掉外面的衣服,漱漱口,清洁一下鼻腔,洗净脸和手后再抱宝宝。 7、宝宝经常感冒是免疫力太差吗?怎样才能减少患病次数? 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免疫力差的帽子,也不要滥用各类所谓的增强免疫力的药品。孩子的免疫力就是在不断地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年)中提供的数据显示,儿童平均每年感冒5~7次,因此7岁以下的儿童每年感冒5-7次很常见。尤其在冬天,孩子们户外活动时间少,室内的病毒浓度又高。每年感冒超过7次在医学上才定义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对于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平时尽量避免接触患病的人群,家中若有人感冒,应主动和宝宝隔离,或者带上口罩洗净双手后再与宝宝接触。宝宝的居室应该是一个无烟的环境,家庭成员应该尽可能戒烟,戒不掉的要远离宝宝居室吸烟。同时,推荐反复感冒的宝宝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以减少患病的次数。 感冒后胃口不好也很常见,家长注意给孩子的饮食多变换些花样,多些易吸收、不油腻的食物,避开不易消化的饮食,不用一次吃太多,更不要在孩子不想吃的时候强迫喂食,可以少食多餐的形式调理胃口,以保证宝宝摄取均衡营养。不推荐给宝宝用丙种球蛋白、干扰素、脾氨肽、匹多莫德等所谓免疫增强剂来提高免疫力,不仅没有长期的明确疗效,还有可能带来未知的药物来源的伤害,慎之。 8、宝宝感冒后咳嗽的厉害,该怎样护理和用药呢? 宝宝躺下睡觉时,鼻涕流到咽喉后部可刺激引发咳嗽加重,因此,可尝试将头部方向的床垫抬高30度角。 有研究表明,睡前一勺蜂蜜有减轻咳嗽症状且有助睡眠,但蜂蜜可能诱发过敏,1周岁以内的宝宝禁用。 提升空气质量,因为咳嗽跟呼吸的空气有很大关系。如果空气太脏,霾太重,或者是太干燥,宝宝就咳得厉害。所以,在家里护理宝宝时,若天气好,应多开门开窗通气换气,使屋里的空气保持清新流通;若天气不好,要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若空气干燥,要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使室内湿度保持在50%-65%左右,湿度太大也不好,容易使房间滋生霉菌。 也可以选择让宝宝吸入水蒸气的方式缓解咳嗽。睡前在浴室内放会儿热水,待蒸气充满浴室,把宝宝抱进去尽可能多待一些时间,让呼吸道通过多吸入一些水蒸汽获得充分的湿润,这个方法也有助于缓解鼻塞和咳嗽。还可以用妈妈们蒸脸的蒸汽机让宝宝的呼吸道湿润,但蒸汽机里不能使用自来水或矿泉水,要使用蒸馏水或者凉白开。 如果是痰多粘稠不易咳出引起的咳嗽,可以对症选用单一成分化痰的药,如氨溴索糖浆,或者是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咳嗽厉害影响睡眠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治疗,雾化的药物可以只是单纯的生理盐水,用它来保持呼吸道湿润,减少刺激引发的咳嗽,或者根据症状在雾化机里添加支气管扩张的药物成分沙丁胺醇溶液或异丙托溴铵溶液,必要时也可能用到消炎的激素成分如吸入用布地奈德。需要强调的是,雾化治疗的这几种药物都是处方药,需要看医生根据宝宝病情开写处方。 特别提醒:如果宝宝感冒后咳嗽时间过长,咳嗽加深、加重,或者发展为成串剧烈咳嗽,呼吸明显增快,以致呼吸困难,有“喘憋”现象,以至于脸被憋得通红或者口鼻周围青紫等,应及时带他去医院看医生,由医生根据他的病情来诊断是否继发了细菌感染并发症,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必须使用抗生素时,不要盲目拒绝。 9、宝宝发烧怎么办?退烧药该如何选择和使用? 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通常不成正比,个人的体质不同,体温调节的敏感度也会不同。有的人轻微感冒就能烧得很高,有的人即使身上有严重感染也不见得有很高的体温。 绝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发烧是由于感冒、耳部感染或者支气管、咽、扁桃体、肺部感染等引起的,这里说的“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细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 通常情况下,腋下温度超过37.2℃,耳温超过37.8℃,口腔温度超过37.5℃,肛门温度超过38℃定义为发烧。腋温37.3℃?38℃为低热,38℃?39℃属于中度发热,39℃?40℃属于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 宝宝发烧的时候要记得多给宝宝喂水,水分排泄的过程可以加速宝宝体内热量的排出。但是一定要少量多次地喂,不要一次喂太多,否则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对非常小的宝宝,家长可以使用药用滴管,像喂药一样去喂水,把滴管插到宝宝嘴里,往里面挤水,少量多次地喂,虽然家长辛苦点,但能保证把水及时喂给宝宝喝。 鼓励大一点的宝宝多喝水,可以和他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喝水,可以跟他玩干杯的游戏,或者跟他玩谁喝得多谁赢的游戏。宝宝在趣味游戏中是很容易接受建议的。我们要做智慧的家长,想一些办法来帮助宝宝不那么抗拒地把水喝下去,把体温降下来。 对于腋下温度超过38.5℃的宝宝,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使用退烧药的目的主要是缓解发烧给宝宝带来的不适,以便宝宝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荐宝宝发烧时使用的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退烧药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下面分别介绍如何给宝宝用这两种药来退烧。 同时我们要注意退烧选择含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而儿童用的氨酚烷胺颗粒、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酚麻美敏混悬液等复方感冒药中往往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在服用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时,不要同时服用上述复方感冒药,否则会因重复用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造成肝损伤,服药前一定要仔细核对药物成分,避免含相同有效成分药品重复服用。 特别提醒: 1、宝宝3月龄以下,有任何生病的迹象,都应该去医院,尤其是当宝宝发烧超过38℃(腋下温度)或咳嗽的时候; 2、宝宝感冒后出现脸色不好、发蔫,或是呕吐、腹泻次数比较多的时候; 3、宝宝在家护理后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出现剧烈的咳嗽、呼吸加快、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 4、三个月到三岁之间的宝宝,肛温在38℃或以上,持续发烧三天以上或者宝宝表现黏人,不喝水等状态; 5、任何年龄的宝宝,口温,肛温或耳温在40℃或以上,或者腋下温度达到39.4℃或以上时; 6、任何年龄的宝宝有热性惊厥首次发作时; 7、任何年龄的宝宝发烧超过5天时,哪怕每天发烧只持续几个小时,也要带去医院看医生。
总访问量 876,580次
在线服务患者 963位
科普文章 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