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单纯屈曲椎体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小于椎体高度1/3者可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方法如下:1.定位骨折椎体后,采用牵引过伸按压法复位,复位后采用骨盆牵引,牵引时腰背部垫枕。2.住院期间采用我院秘制软伤外洗药、科室秘制外敷药进行局部治疗,以达舒筋活血,消肿止痛作用。3.在平乐郭氏正骨骨伤三期用药原则上,辨证用药。一般早期证属气滞血瘀,应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若出现腹胀、大便不通,可配合攻下祛瘀法治疗;中期瘀血未尽,筋骨未复,治宜活血和营,接骨续筋;后期患者因病久卧床,腰膝酸软,四肢无力,证多属肝肾亏虚,气血两虚,治疗应补益肝肾,调养气血。4.指导患者练功:一般在3天后,疼痛减轻,根据自身情况,在医师指导下行五点支撑,四点支撑,三点支持法,直腿腿抬高练功,练功的频次及强度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决定。病例一: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例二: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
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器具总论中记载着一种攀索叠砖法整复胸、腹、腑、胁挫伤的方法,该方法在医患合作下,攀索的同时,逐步撤去脚下的砖,靠患者自身重力,使受损的筋骨逐渐舒展,最后用竹帘围裹并固定,腰下垫枕平卧。短短的一段文字,讲述了胸胁部挫伤的原因,正骨方法,固定方法及调养方法。可见清代乾隆年间,传统医家在当时的条件下,正骨医术已经非常高明了。 原文及书中原图如下:攀索者,以绳挂于高处,用两手攀之也。叠砖者,以砖六块,分左右各叠置三块,两足踏于其上也。用法释义∶凡胸、腹、腑、胁,跌、打、蹦、撞、垫、努,以致胸陷而不直者,先令病患以两手攀绳,足踏砖上,将后腰拿住,各抽去砖一个,令病患直身挺胸;少顷,又各去砖一个,仍令直身挺胸。如此者三,其足着地,使气舒瘀散,则陷者能起,曲者可直也。再将其胸以竹帘围裹,用宽带八条紧紧缚之,勿令窒碍,但宜仰睡,不可俯卧侧眠,腰下以枕垫之,勿令左右移动。
穴位按摩可通过经络的传导与反射调节脏腑功能, 疏通经络、祛湿止痛、滑利关节、强筋健骨、扶正祛邪,对慢性关节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膝关节炎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可采用揉法、按法、摩法等简便的手法。按摩的力度由轻到重, 力度适宜, 按摩部位有酸、麻、胀感为度。下面介绍的穴位易于膝骨关节炎患者掌握,可作为膝关节的一种保健方法。 附录:适合患者掌握的按摩穴位及简单取穴方法。足三里: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四指向下,中指指尖处即是。外膝眼、内膝眼:屈膝,于膝关节伸侧面,髌韧带两侧凹陷中取穴。阳陵泉:屈膝90°,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即是阳陵泉穴。阴陵泉: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向上推,抵膝关节下,胫骨向内上弯曲凹陷处即是阴陵泉穴。血海:屈膝90°,手掌伏于膝盖上,拇指与其他四指呈45°,拇指指尖处即是血海穴。梁丘:坐位,下肢用力蹬直,髌骨外上缘上方凹陷正中处即是。鹤顶:正坐垂足,膝部正中骨头上缘正中凹陷处即是鹤顶穴。上述每穴按摩2~3分钟, 每次30分钟,每天一次,可配合我院制剂展筋丹或展筋酊使用。参考文献:黄金怀,蔡党玲,蓝芸.中医穴位按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19,17(20):2475-2478.
总访问量 2,537,403次
在线服务患者 1,375位
科普文章 267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