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探月
主任医师
儿科主任
儿科刘超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儿科张喜芳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儿科孙文娟
主任医师
3.4
儿科李春力
主任医师
3.3
儿科关玉兰
主任医师
3.3
儿科王健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杨雪梅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张水娥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吴彪
副主任医师
3.3
李玲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陈燕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王利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行晓红
主治医师
3.3
儿科张培培
主治医师
3.3
儿科王德莉
主治医师
3.3
儿科周洋洋
医师
3.2
儿科施晓柯
医师
3.2
儿科王鑫鑫
医师
3.2
中医儿科尹连海
主治医师
3.2
李向云
主治医师
3.1
中医儿科张佩
医师
3.0
中医儿科张记成
医师
3.0
1、用稍凉的毛巾(约25℃)在额头、脸上擦拭。 2、将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泡澡,可使皮肤的血管扩张,体热散出。每次泡澡约十至十五分钟,约四至六小时一次。 3、肛温38℃以上者可使用冷水枕,以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 4、用温水加上 70% 的酒精,以一比一的比例稀释,稀释后的水温约为 37℃ 至 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 注意事项1、卧床休息:发烧时请卧床休息,以利於恢復体力,早日康復。补充水分。发烧时体内水分的流失会加快,因此宜多饮用开水、果汁、不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饮料。 2、避免穿过多的衣服或盖厚重的棉被,因为这会使身体不易散热,加重发烧的不适。 3、遵照医生嘱咐,定时定量服用药物。
作为临床一线医生,在急诊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急切的声音--“孩子发烧、抽了,怎么办?",特别是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们,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伟大的母亲会好不犹豫的把自己的手指塞进患儿口中、按压患儿人中、掐虎口,甚至是把宝宝放到浴缸里“物理降温”。。。。。下面几张图,你中招了几个?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热性惊厥的诊断及预防(各位看官,此处敲黑板哦) 1.定义 热性惊厥--根据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标准,该疾病为一次热程中(肛温≥38.5℃,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既往无无热惊厥史。通常惊厥发生于24h内,部分表现为惊厥起病,发作后或时立即出现发热,注意与癫痫鉴别。-----也就是说,热性惊厥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抽搐,如脑炎、癫痫、肿瘤等。 2.分类 单纯性和复杂性,此处作为简单了解内容,详情可咨询我哦(不是10086哦,哈哈),至于惊厥持续状态,属于超纲内容,后期有机会详聊哦。 3.病因 一句话--尚不明确(可见医学的发展还需咱们下一代的继续努力)。目前多认为与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鼻炎、肺炎等)、脑发育不成熟、遗传易感性(父母有类似病史)有关。因此,我们的宝宝们找对象记得多问问对方家人健康情况哦。。 4.诊断 目前多结合临床表现、家族史、必要时腰椎穿刺、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等,具体需要做哪项检查,需要医生的专业知识判断了。 5.治疗 一般热性惊厥持续1-3分钟可自行缓解,期间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参考下图(切勿出现片头出现的错误操作哦)。若大于5分钟,则需药物治疗,此时,我想大家应该记住的电话号码应该是120吧? 6.预后 单纯性热性惊厥预后良好,对于复杂性/惊厥持续状态的患儿,需要更专业的医生咨询。 最后,我们提醒各位宝爸宝妈,若出现下列情况,记得及时住院治疗: 有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 首次发作年龄<18月龄 感染重/感染原因不能明确 复杂性热性惊厥/惊厥持续状态(简单解释:反复抽搐不能自行缓解) 写到最后的话-----“女子本柔,为母则刚”,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大多数为母亲,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温暖与爱,现在我们需要把爱,毫无保留的传递给下一代,所以,作为新手父母,我们的面对疾病时候应该更加坚强、勇敢,避免焦虑与恐惧,因为我们传递爱的时候,也需要传递一些更积极的力量,相信我们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好孩子、一切也都会美好起来!!!!(比心)最后的最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我哦,必删
有时,单用一种药物来退烧,还没到下次服药时间又出现发热,这种情况下有些医生会建议同时或者交替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同时/交替用药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 很多父母关心的是孩子能否同时/交替用药。这个问题仍存有争议。一般来说,建议儿童交替用药,而不是同时用药,另外,父母需谨慎控制剂量,不要用药过量。 大部分患者一种退烧药就有效,但是如果服药后1-2小时体温仍不降,在对两种药物都耐受的前提下,可以服用另一种不同药物来帮助降温。这在有些情况下是可以救命的。为什么要等1-2小时再服药呢?因为药物起效通常需要45-90分钟。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多吃药。 同时/交替用药的时候,两种药物仍要遵循推荐的用药间隔。泰诺推荐每隔6小时用一次,布洛芬6-8小时。建议可以用纸笔记下来每次给药时间,避免遗忘。总之,这两种药物的药效是有人群差异的。为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尽可能服用最少剂量的药,这也是用药的最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