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帮助大家认识到了绍足底筋膜炎的概念。 足底筋膜炎是指在脚底处平坦的韧带由于在脚跟和鞋垫之间不正常的拉长而发生的炎症。跖腱膜一旦拉紧,韧带处就有可能会有许多小型撕裂,最终就使得韧带红肿,导致一给这只脚施加压力时就会很痛苦。 一般来说,足底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疼痛,可能确实影响到你走路的能力。 但不幸中的万幸是,每100名患者中,绝大多数人都能够采用简单的家庭疗法或物理疗法即可治愈,大约只有5名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来根除疾病。 今天我们先从足底筋膜炎的居家治疗方法开始: 1、让脚休息一下。缓解足底筋膜炎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限制你花在脚上的时间。你在脚上施加的压力越少,你的脚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愈合。另外,如果你正疼着,就尽量避免在诸如混凝土之类的硬表面上锻炼。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选择在草地上锻炼(就像这次清明踏青时那样)。 2、做简单的拉伸。一整天都要时不时地伸展你的脚趾和小腿以防止硬化。通过放松韧带,你可以加强足弓部的肌肉,并可以减轻疼痛。 3、在脚后跟处敷冰块。这样做可以帮助减轻炎症状况,缓解由足底筋膜炎引起的疼痛。或者你可以把一个高尔夫球或一个装满水的瓶子放在冰箱里,在其冻结成冰后用它来按摩你的脚底。按摩时切记一定要彻底按摩足弓内部以减轻炎症状况,缓解由足底筋膜炎引起的疼痛。 4、如果疼痛增加请避免使用加热垫。不可否认有些患者可以通过使用加热垫缓解疼痛,但是,热也有可能引起炎症从而使症状恶化。我们不建议居家使用加热垫或热敷的方式治疗足底筋膜炎,务必注意。 5、使用夜间固定支具。夜间固定夹可在脚踝处固定出完美的90度角,从而保证脚趾保持向上伸展的状态以伸展足弓。这可以防止在夜间发生僵硬和痉挛的情况,并能保持整晚的韧带持续伸展。 文章转载自“知足有方也”
Hi,老朋友最近过得怎么样? 关键词:足跟痛是怎么回事? 足底痛,又称足跟痛,学名足底筋膜炎,是跑友常见的五大伤痛之一,对部分跑友造成不小的困扰。据估计,每年大约有200万人患有足底筋膜炎,相当于10%的人在一生中遭受足底筋膜炎的折磨。研究显示,足底筋膜炎在运动和非运动人群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跑步人群中高发,是常见的足部疾病。 01.什么是足底筋膜及其功能 足部是人体的基部,跟房屋的地基一样,如果地基不稳会造成房屋结构不良。 足底筋膜有如一片扇形软体组织,它位於蹠骨与跟骨之间的一片筋膜组织,它起自脚跟处的跟骨,向前止于脚趾,由于脚趾头有五个,所以足底筋膜向前分叉为五束; 主要功能是维持足弓的高度,保持正确的步姿,平常在行走或跑步时,这片组织会承受体重使蹠骨与跟骨分离的拉力,并且因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给予活动时所需的扭力,弹性以及吸收与地面的反作用力。 02.足底筋膜炎并非炎症 所谓炎症,一般有红,肿,热,痛,的表现,但足底筋膜炎除了疼痛以外并没有肿胀,发红,发热的变现。所以足底筋膜炎并非炎症,而是由于反复的细微损伤,过度紧张引起足底筋膜炎的劳损和退化。 03.足底筋膜炎的典型表现 最典型的症状:晨起下床,脚落地时,足跟部疼痛最为明显,走动一会后疼痛有所缓解,长时间走后疼痛再次加剧;疼痛位置在足跟靠内侧处,这里恰恰是足底筋膜从足跟发出的起点处,也有患者反映疼痛在足底中部;足底筋膜炎女性更为多见。 04“诱发足底筋膜炎的常见因素” 1.足部背伸幅度不够通常认为患者足底筋膜炎的脚,踝关节活动度会一定程度下降。自行背伸踝关节(脚背往上抬),如果与对侧对比,活动度下降,表明小腿后群腓肠肌紧张,此时如果足底部疼痛,提示足底筋膜发炎。 2.肥胖超重或者肥胖人群由于体重较大,使得足底承受及较大的压力,足底筋膜容易受到过大体重的牵拉而导致劳损。因此,希望通过跑步减肥的胖纸们要当心了。 3.久站的职业工作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比如教师,业务员以及商场营业员也是足底筋膜炎的高危人群。 4.突然增加跑量足底筋膜炎往往发生在近期突然增加跑量,提高跑步强度的跑友身上,因此,循序渐进任然是跑友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5.扁平足/高弓足由人体生物力学的观点看来,足部距下关节过度外翻会造成足弓低下扁平,连带拉扯足底筋膜,造成筋膜发炎;而高弓足的患者,因為足底筋膜比一般人紧绷、缺乏吸震的效果,长年下来也会因為足底肌肉筋膜疲乏而疼痛发炎,严重的甚至长跟骨骨刺。 05.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方法 1.选择符合生物力学设计的鞋子 2.矫治鞋垫支撑,分散压力 3.夜间夹板拉伸及冰敷镇痛 4.体外冲击波治疗 5.自我康复锻炼 足部是人体的基部,如果地基不稳会造成人体结构不良,足踝专家洪主任与您共同关注足部健康!
足部疾患日益增多,所以很多父母从宝宝出生时就开始关注他们的足部发育,在儿童诸多足部问题当中,最常见的是儿童扁平足。 什么是扁平足? 扁平足(平足)指的是正常足弓的缺失,或称为足弓塌陷。平足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宝宝的足弓常常在4-6岁形成,大部分宝宝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 儿童平足形成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儿童双方父母都是扁平足,那么他自己是扁平足的概率非常高,一般是基因遗传子在作怪。所以,当父母都是扁平足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的留意孩子的足部发育。 2.足骨先天性畸形 儿童生下来就有足骨先天性畸形,那么他患有扁平足的概率也是极高的。因为先天的足骨畸形,影响脚部弹性或者弹性消失,从而引起扁平足。 3.穿鞋不当 儿童穿鞋不当也是扁平足的一大诱因。因为脚底神经非常多,鞋子的大小,软硬,面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走路。长时间穿鞋不当,导致走路姿势异常,从而引发扁平足。 扁平足的危害: 对小儿来说,扁平足的危害有以下4点: 1、扁平足经常会导致宝宝出现足底筋膜炎、脚底疼痛、跟腱炎,膝盖骨腱炎,髋骨腱炎、拇趾外翻、阿基利斯氏肌腱炎、腰痛及甚至颈痛等症状。 2、容易造成脚跟受伤。因为扁平足的人走路呈外八字状,脚趾朝外,鞋跟外侧与鞋底内侧容易磨损而使脚跟受伤。 3、扁平足的人无法长时间的行走或运动。如果长期行走或过度活动,容易造成足部的软组织过度使用而发炎,以及关节部位受力不当引起疼痛。 4、扁平足还可能会影响脊椎的正常发育。这是因为扁平足因缺乏脚弓支撑,舟状骨塌陷,脚底韧带拉长,再加上受到压力不均的影响,走路时脚跟往内旋转,影响脚跟,后小腿及膝盖,因为关节两侧韧带受到不一样张力的影响,使膝盖内弯,导致功能性短腿,进一步影响骨盆,使大腿及骨盆架倾斜旋转,使骨盆或尾椎骨下移,形成脊椎侧弯,导致斜肩。 值得注意的是: 平足 ≠ 平足症 也不是所有的平足都需要治疗。当平足者合并有疼痛等症状时,才被称为平足症,才可能需要治疗。 如何检测宝宝是不是平足呢?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种简单的检测平足方法: 注意:4岁以前的孩子,由于骨骼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有厚厚的脂肪层掩盖足弓,通常会形成假性扁平足现象。所以4岁以前的孩子出现扁平足现象并不用担心,4岁后足弓会慢慢形成。而4岁后的孩子,出现轻微扁平足现象,家长们就要注意了。 如何预防儿童扁平足症? 1.不要过早训练婴儿走路; 2.避免不良姿势:双膝向内、双膝向外W型或跪坐姿势,以及俯卧伏睡; 3.要保证孩子不能过于肥胖,太胖会超过足部的承受能力,导致骨骼塌陷; 4.在活动或者运动的时候要穿软硬适度的运动鞋,不能束缚足弓的正常发育; 5.锻炼足部肌肉; 1)赤足在沙滩或草地上行起走,屈曲足趾,足底外缘着地步行,有利于足部外侧肌肉和韧带的锻炼。 2)抓趾运动,用脚趾抓起物件,如毛巾、波子等,锻炼足底肌肉,帮助足弓发育。 3)足尖运动,踮起后跟,保持足尖站立约5秒,再慢慢地恢复后跟着地,锻炼小腿及足底肌肉,帮助足弓发育。 4)使用矫正鞋垫进行足弓支撑,防止足弓下榻以及避免足部疲劳。
总访问量 1,420,797次
在线服务患者 927位
科普文章 39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