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剑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胃肠外科王权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胃肠外科王大广
主任医师 教授
3.7
胃肠外科赵平伟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胃肠外科徐越超
主任医师 教授
3.7
胃肠外科曹雪源
主任医师 教授
3.7
胃肠外科张洋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6
胃肠外科李伟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胃肠外科王贺雷
副主任医师
3.4
胃肠外科孙东辉
副主任医师
3.4
康振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胃肠外科于金海
副主任医师
3.4
胃肠外科何亮
副主任医师
3.3
胃肠外科孙璇
副主任医师
3.3
胃肠外科杨家骍
副主任医师
3.3
胃肠外科陈岩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张路遥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孙迪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刘志成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高锋
主治医师
3.3
张绍鹏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赵银泉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王淑华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张华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马胜杰
主治医师
3.3
普外科马强
主治医师
3.3
胃肠外科夏明杰
医师
3.2
胃肠外科陈羽佳
医师
3.2
胃肠外科王超
医师
3.2
胃肠外科刘宾
医师
3.2
徐赫男
医师
3.2
胃肠外科张加鑫
医师
3.2
胃肠外科邢雁鹏
医师
3.2
胃肠外科国瑀辰
3.2
胃肠外科穆剑锋
医师
3.2
胃肠外科奚世文
医师
3.2
直肠癌与“痔疮”,无论从病因、病理、治疗及预后上来说,都有相当大的不同。为什么要将这两者放在一起讨论呢?原因是可能有高达88%的直肠癌病例有可能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大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癌症的第二位,而大肠癌中约60%均为直肠癌。专家提醒,40岁以上人群最好定期做肠镜检查。直肠癌是消化道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如不及早诊治,可危及生命。直肠癌初期很容易被误诊为“痔疮”,这种误诊有的是患者的自我误判,有的是医务人员的臆测。之所以有很高的误诊率,主要是直肠癌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等。其实只要患者提高警惕,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是完全可能的。如能早期发现,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肛肠痔瘘病” (俗称“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多发的直肠肛门疾病。主要见于成年人,但任何年龄的人都可发病,其中以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发病率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病情并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疮”约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3%,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约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2%。故有“十人九痔”之说。一般来说,大多数“痔疮”不需要做任何特殊治疗,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无多大影响。 直肠癌经常被误诊为“痔疮”。这是因为直肠癌与“痔疮”这两种病症均有大便带血的症状。“痔疮”包括内痔和外痔,一般不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痔疮”的存在容易造成其他疾病的误诊。直肠癌与“痔疮”都会出现大便带血,但“痔疮”患者的大便带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下来,因此与大便不相混合,更没有粘液存在。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带有血液、粘液等,并常伴有较明显的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变形等症状。患者不要一发现便血或一摸到肛门口有小肉赘,就大惊失色,当然也不能满不在乎,自认为就是“痔疮”,无关紧要,这样就就有可能让症状相似的“痔疮”掩盖了直肠癌的病情,从而延误治疗时机。而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医,以检查确诊。 临床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直肠癌病例,在获得确诊和治疗前,很多均曾经不同程度的被误诊误治过,误诊率0%~88%之间,直肠癌的误诊率在最容易误诊的癌症中高居第一位。这是因为直肠癌是一种善于“伪装”的癌症:大便带血(便血)、大便带黏液、腹泻、排便困难,这些症状不仅容易让人想到“痔疮”,还容易误诊为肠炎、细菌性痢疾及肛裂等,很多直肠癌患者均是被当成这些疾病治疗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病情发展到晚期时才获得正确的诊断,但是业已错过了早期治疗、获得理想疗效的机会。这是一种多么可怕与危险的情景啊! 为了能早期发现直肠癌,建议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与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患者可在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随着病程发展、癌肿增大,癌肿可阻塞直肠出口,引起便秘、大便变细或变形、腹胀等症状。 (2)大便性状改变。出现大便变稀、大便带血和黏液。80%~90%的直肠癌可有便血,血液呈鲜红或暗红色,常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在粪便中可见到脱落的肿瘤组织,但这时往往已不是早期。 患者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就要认真对待,就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就诊时要注意不要轻易相信医生没有进行检查所得出的结论,如“痔疮”或菌痢等。中国人所患的直肠癌70%都位于直肠中下段,这为临床医生作指诊检查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一般说来,直肠指检能发现75%以上的直肠癌,简单的乙状结肠镜检查几乎能发现所有的直肠癌。故区别直肠癌与“痔疮”在临床上只需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就能达到目的,做一次直肠指检只需几元,做一次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不会超出100元。如医生没有要求做检查,患者不妨自己主动提出要求做指诊检查与肠镜检查。千万不要由于羞于检查、或怕检查带来的痛苦,在医生开出检查单后拿着单子不做检查,从而延误了早期发现的时机(这类例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有许多临床专家一再强调:患者发现便血后不要自己总认为是“痔疮”,一定要认真对待,及时就医。患者可主动提出要求做指诊检查与肠镜检查,以早期确诊,或排除患有直肠癌的可能性。 了解更多 阅读 2302 投诉
腹膜后肿瘤,主要包括原发于腹膜后潜在腔隙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以及由其他部位转移来的继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上常说的腹膜后肿瘤,通常情况下仅指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其多数属于软组织肿瘤,占后者的15%。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占恶性肿瘤不及1%。腹膜后肿瘤中恶性肿瘤占80%,最常见为间叶组织来源的肉瘤,占42%。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SEER数据库的统计资料计算,我国每年腹膜后肉瘤新发病例应在10000人左右。 发生于腹膜后的软组织肿瘤以脂肪肉瘤最为常见,其次为平滑肌肉瘤。腹膜后肿瘤虽发病率低,却涵盖了数十种组织学类型和生物学行为各异的肿瘤,加之解剖结构特殊和瘤体巨大,让许多被名牌医院拒绝的病人失去了生命的希望。 腹膜后肿瘤由于位置深在,通常情况下早期并无明显的症状体征。而当患者感觉腹部胀满或者摸到腹部包块时,肿物往往已经巨大。由于腹膜后肿瘤本身也缺少特异的临床表现,因此很少能够早期发现。 而到了后期,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不典型。例如压迫肠管导致的消化道梗阻,引起患者的腹胀及恶心、呕吐,亦或肿瘤坏死、出血导致患者的发热,患者无法进食导致的消瘦或恶液质等情况,与其他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并无本质区别。仅少数有功能的肿瘤由于分泌一些激素,可以影响血压或者血糖等。 凭借精确的术前评估,精密的团队合作,精准的手术技巧,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结直肠外科的王权教授团队再次攻克腹膜后肿瘤这一艰巨的手术难题,让许多被名牌医院,大牌教授拒之门外的病人重燃生命的希望。(1)无法“一手掌握”的巨大腹膜后脂肪肉瘤(2)腹膜后肉瘤侵犯右侧髂总动脉,切除后人工血管重建(3)腹膜后肿瘤侵犯下腔静脉,右输尿管,游离重建,完整切除(4)极其罕见的来源于下腔静脉的肉瘤,完整切除肿瘤及下腔静脉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是与中华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平级的二级机构,隶属国家卫计委主管,由吴咸中院士创建。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壮大,其成员涵盖了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最高级别的中西医医院的顶级专家。目前共有委员90名,其中常务委员23名,天津南开医院的王西墨院长任主任委员,吴咸中院士担任名誉主委。9月11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进行了第三届委员会换届选举,我院孙东辉教授、吉大三院张海山教授作为吉林省代表当选为全国委员。在常务委员选举中,孙东辉教授由于在结直肠肛门疾病以及TEM手术和双镜联合结直肠手术的突出贡献,全票当选为普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孙东辉教授在此之前已经当选亚洲内镜腹腔镜协会终身会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学组委员和中国肛肠网常务编委等,本次当选将将进一步推动省内学术和技术进步,感谢广大患者和同道的支持。孙东辉
总访问量 4,416,695次
在线服务患者 2,287位
科普文章 1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