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马俐君医生

医师资格证审核通过

医师执业证审核通过

执业证书编号:1103*********70

人脸识别认证 认证通过

所有服务均由本人提供

病友推荐度 3.2 同行推荐度 50

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会让您获得性价比最好的治疗!愿我们携手度过难关!

消化系统肿瘤(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肝癌、胆囊癌和胰腺癌等)、乳腺癌、肺癌、泌尿道肿瘤及恶性胸腹水的精准诊疗;恶性肿瘤细胞治疗及微波/射频消融治疗。

马俐君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6年本科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在职学习中医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2000年硕士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和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联合培养硕士,2004年博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先后工作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后被引进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作为科主任成功组建上海市同仁医院肿瘤内科。工作在肿瘤内科临床第一线近40年,一直从事恶性肿瘤的综合诊疗工作,对恶性肿瘤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及射频/微波消融等微创治疗有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开展了多项临床新技术、新疗法:1988年成功应用中药“参苓白术散”治疗肿瘤化疗后腹泻,2000年成功将体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应用于临床,2003年建立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大规模培养体系,与导师一道完成上海市首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2004年开展了国内领先的新技术—超声空化效应毁损肿瘤血管及射频消融术治疗实体瘤,2010年开展了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射频热凝治疗晚期实体瘤新疗法。主持和参加多项“药物临床试验”及“全国肿瘤治疗方案多中心研究”工作,2021年牵头TIL细胞治疗晚期肿瘤及新药优替德隆持续静脉滴注72小时治疗晚期肿瘤的IIT研究,获得了满意疗效,不仅为临床应用开辟了新思路,也为后续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胃肠道支架的临床应用研究,其研究成果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863”子课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重点课题、上海市科委面上课题等科研课题16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 20余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三版《人体生理学》专著1部、肺癌脑转移等专家共识3部。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