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良医生简介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公示信息或医生本人提供
平台受限于更新时效,可能出现信息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李石良

李石良

信息 纠错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主页

寄语

各位患者朋友好,感谢您的信任来到我这里就诊,因为就诊患者较多,且需要做治疗,故每次门诊时间长,无法满足患者的加号要求(鉴于此,本平台只能针对病情进行咨询服务,对于有关挂号加号的问题恕不再接待),建议大家预约挂号后就诊。

寄语
各位患者朋友好,感谢您的信任来到我这里就诊,因为就诊患者较多,且需要做治疗,故每次门诊时间长,无法满足患者的加号要求(鉴于此,本平台只能针对病情进行咨询服务,对于有关挂号加号的问题恕不再接待),建议大家预约挂号后就诊。

专业方向

针灸科 中医科

专业擅长

擅长慢性软组织疾病与疼痛的超声诊断与超声引导针刀治疗。
主要擅长病种:顽固性头痛、足跟痛、肩周炎、各部位腱鞘炎及腱鞘囊肿、网球肘、学生肘、膝周软组织损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背部韧带损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 各部位滑囊炎、腕管综合征、颞下颌关节炎、鼻炎等。

我的团队

石翀
石翀 医生助手

执业地点

  • 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
  • 北京联合诊所针灸科

个人简介

李石良,医学博士,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及福建中医药大学三校教授。

从事针灸临床工作近30年,针刀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软组织疾病与疼痛,较早在国内外将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是国际上最早将超声可视化技术应用于针刀临床的学者之一,提高了针刀与神经阻滞治疗的精准性与安全性。在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领衔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优势病种(颈源性头痛)的诊疗标准及临床路径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颁布实施;2012年提出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的针刀治疗方案;2013年在全国推广针刀结合蝶腭神经节刺激治疗鼻炎的临床技术,并与2018年研究出这一技术的超声可视化方法,产生广泛影响。在国内外率先完成系统的针刀应用解剖学研究。培养了十余名针刀医学专业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和众多的基层医务人员,参与了主要的教材编写工作,是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疼痛、针灸及针刀医学专家。曾任日本滋贺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瑞士MONTREUX 中医中心中方专家组组长,多次赴美国、瑞士、韩国、巴西等国讲学。接受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针刀技术,推动了针刀疗法在国内外的推广。
临床专长:脊柱相关疾病、慢性软组织疾病与疼痛的超声诊断与超声可视化治疗。 主要擅长病种:颈源性头痛、足跟痛、肩周炎、各部位腱鞘炎及腱鞘囊肿、网球肘、学生肘、膝周软组织损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背部韧带损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 各部位滑囊炎、腕管综合征、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等。
超声引导下针刀结合蝶腭神经节刺激术治疗慢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

社会任职

上合组织成员国医院联盟传统医学特色技术联盟名誉主席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超声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疼痛康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北京高新疼痛诊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
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兼实验针灸分会常委
北京眩晕研究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眩晕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医师学会眩晕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疼痛康复论坛》 执行主编
《中国医药导报》编委
《针刀医学》栏目副主编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刀刀法手法学》副主编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编委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编委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编委

获奖荣誉

2014年5月出版针刀医学史上第一部专科临床解剖学著作——《针刀应用解剖与临床》,奠定了针刀医学临床解剖学基础,该著作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2016-2017年度学术著作一等奖
获国家级著作一等奖一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科研成果

参加或主持课题多项(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
主编著作4部。